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雜文選 | 上頁 下頁 |
關於相豬 |
|
相馬有馬經,相牛有牛經,相豬也有豬經。小時候在一個農民家裡看到一本草紙印的相豬的書,可惜當時不知道注意。但是,我鄉的農民,誰都知道一點子哪樣的豬好喂、肯長,哪樣的豬不好喂、不肯長。 同一個母親養出的兒女,高矮肥瘦不是一樣;同樣,同一個母豬養出的小豬,它們長成的速度、大小,也不一樣。 「買豬仔、看娘種,買狗仔、看爺種」。這句在我們鄉里流行的話,是否有科學根據,暫不管它。但我們鄉下養母豬的定要選擇好的小雌豬。架子高大的母豬,下的小豬多而且壯。「豬婆子到老一刀閹」,好的老母豬閹後,積膘快,可以長到二三百斤的肉。 我家沒養過母豬,我的鄰家養過。侍候母豬同侍候產婦一樣,晚上要有人睡在豬圈旁,生一隻侍弄一隻,放在軟草窩裡,要捧著它去就奶,要防備被母豬壓壞或咬它。小豬出生後二十至二十五天便可喂些白米粥,要有適當場所供小豬運動。這樣養出的小豬:肥嫩、活潑、有力,易於長大。 流沙河(離我鄉二三十裡)是著名產小豬的地方,百里以外的人都去那裡買小豬,也有販小豬的人冒稱是流沙河的,可見人們對小豬質量的重視。後來流沙河養小豬的經驗逐漸得到傳播,買小豬的不一定要去流沙河,但流沙河養母豬的仍然多。 買小豬和架子豬都要很好選擇,不一定每個好的小豬都能長成好的架子。同樣的槽戶,頂好的架子,在積膘時每月可長二十多斤至三十斤肉,不好的只能長十來斤,而且長不很大。何叔衡同志家裡喜歡養大豬,大的有三百斤以上的肉,毛主席到過他家裡,何老太爺最得意的是請毛先生看他的大豬。他們有一套相豬的經驗:如嘴要短,耳要大;皮薄脊毛稀,屁股一斬齊;腳的大小要勻稱,不要「夾襠」(後腿向裡彎);吊肚子豬不長油,拖豬皮豬易肥但長不大等。 養豬要有好飼料,是不待說的,但不一定要多花糧食。我父親不是一個體力勞動者,但煮豬食、調豬食,打掃豬圈,是親自動手的。青飼草要斬的細,煮的爛,調時要用手搓過,防止有硬的東西在裡面。豬食過涼過熱,都妨礙豬的生長。豬食內要用糠,「不喂糠,不塞肚」,孫猴子罵豬八戒是「饢糠的夯貨」,可見喂糠是由來已久。豬吃食是囫圇吞下,不細切久煮,不能消化。精飼料要有一些,但不要光吃精飼料。我在山東見一個農業社的豬槽,全是麥麩皮,我以為是不合算的,豬肚皮很大,吃下一肚皮精飼料,不可能馬上長出很多肉。 養豬要侍弄得好,要飼養得法,要靠勞動。養豬的勞動,婦女、老人以至小孩都幹得了。 「富人靠讀書,窮人靠養豬」,其實富人也願意養豬,不過自己不一定參加養豬的勞動。我在一個大地主家教過蒙館,他家養有二、三十只豬,豬圈在一個大院落裡,冬溫夏涼,豬睡在離地一尺多高的地板上,很乾淨。冬天醃上十多隻豬做很考究的臘肉,很好吃;我在那裡教一年書,吃臘肉的日子很多。中小地主、富、中、貧農都靠喂豬,只是喂的多少、大小不同,貧農喂不起大豬,長成架子就賣了,另外買進小豬。 說豬髒,是人使它髒的。其實豬愛乾淨,總揀乾淨的地方睡。睡和拉屎尿的地方它知道分開,只要你有此設備。 豬也知道聽人話。比如圈內加入一隻陌生的豬,就要打架,打架可以使豬退膘,這時要進行教育。教育的方法是用鞭子,邊打邊罵,打二、三次,它們就和好了。 豬要關起,尤其是積膘的時候,讓它吃了睡,睡了吃。所以平常罵那些只吃喝不勞動的人叫做「喂壯豬」。 記得在上海一個弄堂裡,看到一塊「販運名豬」的招牌;「名人」「名馬」的稱呼是熟悉的,「名豬」在我還是第一次聽到。上海的「名豬」是怎樣的,我不知道;但如我鄉的豬,黑白相間、毛色好看、皮薄、肉厚、背寬、腹大、腿壯;殺後破肚時有一股熱而香的氣沖出;吃起來肉香湯甜,可以稱得起「名豬」。 我不是一個養豬的而是一個吃肉的。不是養豬的講的話也許不對頭,是外行。是一個吃肉的,常感到現在市面供應的豬肉的質量不及我以前吃過的那樣好。我希望在發展生豬生產的工作中,除開調整購銷價格,使養豬的有利可圖;調整飼料的供應,使不因缺乏飼料而少養;農業社集體養和社員私養同時進行之外,還應該廣泛地收集民間飼養母豬、小豬、選種、相豬等經驗、技術,加以研究推廣,不僅要使豬的數量增加,而且要使豬的質量不斷地得到提高。 1956年12月4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