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雜文選 | 上頁 下頁 |
到農村去 |
|
有一位青年寫信給我,說他考高等學校沒有錄取,找工作沒有地方。「部長:請伸出手來吧!給我工作,無論是文書、會計、收發、勤雜,以及出版機關的校對,練習生都願意。」我複他的信,大意是: 「青年們要求工作是應該的,工作的路也是廣闊的,但你說的文書、會計、收發、勤雜、校對等,則是有限的。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圖景:一方是勞動生產的事業飛速發展,另一方是行政事務的機關相對的緊縮,這就使得你所要求的工作,不易如願以償。 「來信說:『青年只有一條共同的路,是勞動和鬥爭』,對的。我不知道你的家和你所接近的社會有何可以勞動的條件,如是農村,應該從事農業勞動和手工業勞動,象你有點文化的人,正是今天社會主義化的農村生產事業所需要的,你能對生產事業作出新的貢獻。你說的鬥爭,主要是對生產事業的困難進行鬥爭,而不是其他。 「行政機關的工作是有限的,生產事業的工作是無限的,我們不宜向有限的機關去擠,那裡是擠不出名堂的……」 這封信,我以為對某些復員建設軍人來說,也有用處。 「復員」,是說從哪裡「動員」來的,就「復員」到哪裡去。軍人同志絕大部分來自農村,復員後仍從事農業生產,是很自然的。我手邊有一份廣西的材料。 一九五四年二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二十五日,全省接收的復員軍人百分之九十八已在原籍妥善安置。 據容縣專區七個縣六九四個鄉的統計,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四年上半年止,復員軍人百分之九十八點六得到了妥善安置,大都安心生產,積極參加社會工作,湧現了大批積極分子和模範人物。 據合浦縣的統計,全縣復員建設軍人百分之八十六參加了農村互助合作組織。其中擔任党支書的有十八人,團支書的十四人,鄉長二十人,民兵隊長八十五人,民兵指導員四十五人。 這說明農村有廣闊的生產事業可做,雖然,放下「坦克車去開拖拉機,坦克手成為拖拉機手」的農莊,目下還不多,但農業上新的技術、新的知識的要求,特別是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組織——去年秋收前全國農業生產合作社共有二十二萬五千多個,今年二月初已增加到近六十萬個——的發展,急需要有象復員軍人那樣受過革命鍛煉、有相當政治文化水平的人去幫助、去參加,並逐漸成為農村社會主義化的生產骨幹。 今天復員的軍人,有的入伍已久,習慣於部隊生活,有的入伍雖不久,但他們沒有復員的打算。到農村從事農業生產,難免感到突然。但因為他們是農村來的,經過教育,農村又有廣大生活的路,所以他們很快就可以安居樂業。 廣西這樣,其他省(包括老解放地區)更是這樣。 復員軍人安置在農村,生活、生產資料(如房屋、土地、農具等)的困難未全部解決,或則本人羡慕城市生活,不安心在農村生產,這就要政府和人民具體地幫助解決其生產和生活上的困難,使之沒有顧慮;多方面進行教育,使之逐漸安心。 當然,有的也不宜於在農村中安置,如: 參軍前是教員、學生、工人、店員,而因為社會的改革與經濟的發展,原單位已改組或不存在,復員後不能返回原單位的; 在軍隊中已學會某種技術,如駕駛、電訊、醫藥等,可以做其已學會的工作的; 參軍前原無一定的職業的; 參軍時間長,年紀大,不能從事大的體力勞動的。 這一部分人和在農村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同樣是建設社會主義社會的積極因素,其安置也要求我們關心一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務部制定的復員軍人安置暫行辦法(已經國務院批准公佈)中說: 復員建設軍人家在城市的:如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或專門技術,勞動、人事部門在分配、介紹員工時,應予以優先就業的便利;如參軍時原有一定的社會職業,當地人民政府應盡可能幫助他們恢復原有職業;如參軍時原是機關、團體、工礦、企業的職工,原工作單位應予以吸收;如介紹或恢復原有職業確有困難時,應幫助他們從事其他生產。 各工礦、企業、事業部門和基本建設工程部門向各地招募或招考員工時,應給復員建設軍人規定一定名額,在年齡限制上適當放寬,優先予以吸收。 復員建設軍人投考中等以上學校時,在與群眾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錄取,並在年齡限制上適當放寬;原由學校參軍,復員後本人仍要求回原校學習的,原校應准予複學。入學或複學後,家庭生活困難的,應優先享受人民助學金的待遇。 這是安置復員建設軍人的另一道路。還不包括復員建設軍人自己組織的或參加的生產合作社在內。 據各地報告,被工礦、企業、事業部門吸收參加工作的復員建設軍人,大都是工作積極、守紀律、成績良好;但有些部門仍以不正確的眼光看革命軍人,不肯放手吸收復員建設軍人,這是不合政策也不合現實的,需要糾正。工礦、企業、事業部門招募或招考員工時,沒有給復員建設軍人規定一定名額,當地民政部門也沒有向之提出並介紹一些人去應募應考,這顯然是疏忽,應該糾正。 總起來說,參軍是保衛祖國、復員是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要流血,建設祖國要流汗。憲法第十六條規定:「勞動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切有勞動能力的公民的光榮的事情。國家鼓勵公民在勞動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勞動能力的復員建設軍人應該是有勞動能力的其他公民的表率。在勞動生產事業上,發揚軍人的革命傳統。要批判、洗滌那些只願享受不願生產的舊社會的剝削階級思想的殘餘。 勞動生產的園地主要是農村,那裡有廣闊無邊的美麗的原野,有許多已有的和新建的生產事業要做。農村的生活,表面上不象城市的生活緊張、繁華,而內容上則比城市豐富得多,優美得多。 蘇聯的城市比我國的城市要繁榮,可是蘇聯城市的青年,根據國家的需要,大批地到生荒地區開墾,在那裡建立農村,定住下來。難道蘇聯青年不羡慕城市嗎?但他們更羡慕農村,羡慕那廣闊的、待他們用勞動去培養的美妙的大自然。 必須糾正以為城市生活比農村生活好的錯覺和不願從事農村生產工作的思想。 自然,其他方面,也應如上面復員建設軍人安置辦法上說的,做好應有的安置。 成千成萬的復員軍人走上生產建設崗位,在每個軍人本身生活上是個巨大的改變;在國家的建設上是個巨大的措施。必須各方面做好準備工作,進行廣泛的宣傳教育和各項實際的設備,對已安置好了的也要進行教育和必要的幫助,使每個復員建設軍人,各得其所,繼續發揮其積極性與創造性,因而大大地鼓舞留隊的和正在走入隊伍的軍人的士氣,前後方一致以取得為解放臺灣的事業,為建設持久和平的事業的偉大勝利。 1955年3月14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