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雜文選 | 上頁 下頁 |
想! |
|
富春同志說: 減少做筆記的時間,增加想的時間。 ——《解放日報》《學習》一七期 想!有所得,用筆記起。然多數人的筆記即使寫得好的筆記,也大抵是「學」而不是「想」。 什麼是「學」:精讀、摘抄、表解、參考,求瞭解文件本身的全部意旨。什麼是「想」:由這到那,由抽象到具體又由具體到抽象,即是把所「學」運到所「用」上去。不「學」只「想」離開實際事物,離開歷史經驗,「以感想當政策」必然大碰釘子,所謂「思而不學則殆!」(殆:危險的意思)只「學」不「想」,把書本當教條,不顧客觀條件,生硬地拿現成公式去套,也必然大碰釘子,所謂「學而不思則罔。」(罔:無知的意思) 想的方式:一、文件啟發我以想的門路,並不限制我以想的範圍,不要自己限在小圈子裡,不去「推陳出新」。二、文件是許多事實經驗的總結,要回想到事實上去求得證明;但各人知道的事實不同,新的事實又在發生,觀察事實的程度更大有差異,因而你想的和我想的不一樣,今天想的和昨天想的不一樣,這是想的歷程,必須經過而不可「躐等」的。三、「自滿」!不肯去想;有成見!想出來了也被拒絕;沒有充分時間!想不進去;不好問,不會看(看到「字裡行間」),不會聽,使想受到限制。這些,都起妨礙想的。四、要防止流於空想,「想」必須依據事實,事實不夠,暫可存疑。拚命要替某個「名詞」下定義,某件事做結論,或將來定如何如何,爭論不休,卻無佐證。這樣的想,不會有多的益處。 想的好處何在?過去認為對的,經過想仍以為對,但對的認識已全不同。比如統一戰線,行了若干年,講了千百次,也許以為沒有疑義了;然把毛主席在參議會的演說想一想:如何是「固定不變」,如何是「永久不變」,把中國革命諸特點來證明一下,把各種理論來證明一下,就會知道我們對統一戰線的認識還淺。而某些對統一戰線工作怠工或發生錯誤,是由於認識淺所致。 過去以為可以「得過且過」的,「天坍下來有長子頂」;「還不就是那麼一回事」,現試一想:由於我們「幼稚無知識」,由於「沒有或不完全有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統一的態度」,由於……致「害了自己」,「害了別人」,「害了革命」,我們可以羅列自己的別人的、過去的現在的無數事實來證明,這就會使得自己局促不安,由懺悔而補過而發生勇氣。 能學必學,能想必想。擺在面前許多迫不及待的工作要我們去做,首先就要求我們學會「想」。 1942年9月13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