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文集 | 上頁 下頁
縣長聯席會議閉幕講話(節錄)


  (一九四一年三月九日)

  10多天熱烈的會議,征糧工作總結、選舉運動、經濟建設及其他工作佈置——勝利的結束了。會議的特點,是大家從深入的實際工作中帶來很多新的經驗與新的工作方式。因此,會議內容很豐富,使得今後工作更有把握。

  邊區徵收公糧第三次指示信說:徵收公糧完結時,各縣要做一詳細檢討,這個檢討,是征糧工作的總結,同時是開展與改變其他工作的開端——例如「利用征糧工作中民主的經驗來充分準備進行鄉縣參議會的改選,利用民眾愛戴邊區和軍隊的熱忱來開展生產運動等」。

  這次會議,正是循著這指示進行。在總結征糧工作中各同志發言,有很多新的材料。特別值得提出的,即大家進一步認識了民主,有出人意外的功用;認識了民眾需要民主,不是空談,而是要和民眾切身利害的事實聯繫;認識了個別幹部的確落後于群眾,落後的原因由於沒有建立監督政府的機關所致;認識了民眾對於邊區和八路軍的擁護非常熱烈,個別地區表現不熱烈,是工作做得不好,壓抑了群眾的積極性;認識了知識有用,到處歡迎學生分子,這是說明知識一和實際接觸,馬上能起總結與指導作用。即是告訴我們富於工作經驗而學問不夠的同志,非加油學習不可。認識了新的工作方法方式,蘊藏在群眾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待我們去啟發去搜集。個人在房子裡是想不出來的。此外,認識了邊區雖落後,而群眾卻有無限的智力與財力,在這裡建立模範的民主政治和抗日堡壘,不待外援,完全可以做到。同時還認識了我們工作中有不少缺點,比如征糧工作中,正如邊府第三次指示信中說的:「我們工作中不是沒有弱點,也許弱點很多。且不講個別工作不大好的縣區,就是做得好的,也有出糧不公平的,出得太重的,幹部耍私情的。有的民主只是形式,沒有真正發揚人民的公意;有的雖然運用民主了,而因事先調查不周,解釋不清,致個別的,仍然委屈……」

  這些,我們已經或正在檢查,這次會議中,更使我們警惕著這些弱點不容繼續存在。它都不是客觀上有何困難,——客觀上阻擾我們的困難,如反動勢力等邊區已不存在或已削弱。——而是由於我們主觀的努力不夠,這裡就更加重了我們今後工作的責任。

  總結已做了,準備新做的,把已做的經驗運用和發揚到正在做的工作中去。我們在會議中交換了經驗,積累了知識,這是給予今後工作(主要是選舉運動與經濟建設)的完成與進步的保證。

  會議,不僅給專員、縣長同志們很大幫助,也給了邊區政府人員以很大的幫助,這是我對這次會議成功的估計。

  這裡已經說得很多了,我只想提出下列幾點。

  一、健全民主制度是基本

  邊區是邊區人民的,邊區政治要邊區人民來議來管,只有邊區人民真正來議來管,才能發揮出無限力量。這就是要很好把各級議會的工作做好。一切工作依靠人民、依靠健全的人民代表制度。因此,我們要除去把選舉運動與經濟建設、抗戰動員等工作並列的觀念,而是要把經濟建設、抗戰動員等工作放在選舉即民主制度的基礎之上。

  二、鄉市民主是民主制的基本,「百尺高樓從地起」、地基不結實,上面的寶塔縱修得好,是無用的。我們一切工作的實際在鄉市;人民來議國事管國事,最先而且最多的是鄉市。發動與健全鄉市工作的中心,即是建立鄉市民主制。我們不要忘記鄉市工作是主要而又是我們最弱的一環。人民不滿意的對象多是鄉市機關。這一方面由於我們領導不深入,上層作計劃,下層打折扣;另一方面,沒有抓住民主制做中心,沒有要民眾起來自己來幹。

  這次選舉運動,必須用大力做好鄉市一級,經濟建設、抗戰動員必須是鄉市選舉運動中討論的中心問題。有了基本的民主制,在這制度上人民來討論許多保衛邊區有益人民的許多基本問題。

  三、認識困難與克服困難

  邊區有克服一切困難的條件,但並不是說邊區的困難不大或沒有困難。日寇和頑固派的經濟封鎖啦,反動戰爭威脅的嚴重啦,文化與生產的落後啦,幹部的缺乏啦……我們要不在這些困難面前屈服,必須認識與分析這些困難。知道困難相當大,於是把它當作老虎打;知道困難這敵人是有隙可攻,於是或者各個擊破,或者釜底抽薪。總而言之,要把困難踏在腳底下來處理,而不是讓困難頂在頭上來壓人,因此認識困難是克服困難的開始。不認識,初必忽視,繼則張皇。兵法講:「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我們工作,也是如此。

  四、不遷就落後意識

  什麼叫做政治遠見:必定要發生而還未發生的事,早已看見而做了準備。必定要做而還來不及做的事,早已為他留著地位。什麼叫落後意識?不看見前進,古話說:「燕巢危幕」,燕子在梁上砌巢,房子起了火,她還在叫得很快活。政治遠見,不是人人都有。因此,有政治遠見的人須時刻喚醒意識落後的人,教他做準備。比如不肯出糧,不肯當兵,是老百姓的落後意識。而定要出糧,定要當兵,是必然要到來的事。不出糧,不當兵,邊區保不住,老百姓的田產性命都一掃而光。因此,必須在平常時期,說明時局怎樣危險,不打倒日本鬼子和漢奸,我們的土地、窯洞、妻子……都不能保。沒有足夠的兵,沒有足的軍糧,就不能打走日本鬼子和漢奸。出糧當兵,是自己的事,要時刻準備著。蘇聯算是太平了,可是蘇聯人民無日不在動員狀態中,千百萬的青年常常寫信把紅軍總司令,說我們只等你的命令一到,就馬上為保衛祖國而和侵略我們的強盜拼命。

  據說有些同志見老百姓不願當兵,於是對他說:放心,今年不會擴兵的。見不願出糧的,說你勉強了這一次。不從積極方面去提醒人,而遷就落後意識。結果,不僅工作效率減低,而且無法應付突然到來的工作。

  這只是一個例子。一句話:必須向前看,不要向後退;必須計算未來,不要只圖目前。

  五、向群眾學習,創造新辦法

  到廣大群眾中去收集新辦法,這就是深入。群眾有新辦法,但並不一定就完善,有規律,這就需要創造。這次征糧工作,因為深入了,發現了許多新辦法,把這些新辦法整理起來,作為今後工作的方針,就是創造。拿毛澤東同志話來說:「做群眾的學生,同時又做群眾的先生。」

  我們這次這樣做了,今後還須這樣做。比如選舉運動我們研究了,到實際做時,必定有些鄉做得好,有些鄉更好,有些鄉不好,我們就得檢查做得好和更好的,是用的什麼方式,拿來教訓那做得不好的地方。又如生產和節約,有同一土地的莊稼,甲家長得好,乙家長得差,用一樣多的錢,有的生活好,有的生活差,必得把好的所以能好的辦法加以研究,發揚出來。

  老百姓最能創造的,可是常常行而不知。政府人員知識較高,可是多坐在屋子裡想,不去實際考查,要求我們的同志深入鄉村,聽取老百姓的意見,而又能把老百姓的意見整理出條理來。這就叫做「理論與實踐的一致」。

  六、學習領導

  我們不單純是一個戰士,而且是一個指揮員。專員、縣長政務的責任,應多於事務的責任;一個人跑腿忙,不如領導一些人去跑腿,一個人能幹,不如幫助一些人都能幹,這是領導的一方面。

  各革命階級和黨派合作的政權,要使不同程度不同思想的人都能在總的政策與方針之下,各竭其力,各供其職,這不是件容易事,要能把握住正確政策,本身工作是模範,還要通曉人情世故才行。這是領導的又一方面。

  此外,從全面看問題,從歷史與發展看問題,從具體工作的表現看問題,使得每個計劃與行動,都合乎實際。

  我們必須有這樣領導的本領,而這些本領也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才能學到。

  七、越進步越不足

  在這次會議上講到了許多問題,並不是每個問題都有了解決。沒有解決而感覺不到,那就是你還沒開步走。如果深入了,覺得有了些辦法同時也看見了問題內容的繁複,不是這些辦法所能夠全部處置裕如,這就是你進步了,也就是你才開始感到不足。毫無疑義,這次會議上我們知道很多東西,也感到我們還缺乏很多東西。知道了不足,是大進步;今後更進步,還會感到更不足。選舉運動、經濟建設、抗戰動員越深入,問題就越多,我們希望問題多,希望今後各縣報告能多提問題和意見——從書本上直到鄉村裡的具體工作,大家說,大家想,互相推動,補益。到下次縣長聯席會議時,我們將有更多收穫,更加高興。

  (載1941年3月9日《新中華報》署名:覺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