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文集 | 上頁 下頁 |
關於政權的三三制 |
|
(一九四〇年八月) 為什麼要行三三制? 毛澤東同志說:「在政權問題上,我們主張統一戰線政權,既不贊成別的黨派一黨專政,也不主張共產黨的一黨專政,而主張各黨各派各界各軍的聯合專政,即統一戰線的政權。共產黨員在敵人後方消減敵偽政權,建立抗日政權之時,應該採取我黨中央曾決定的三三制。不論政府人員或民意機關中,共產黨員只占1/3,而使其他黨派及無党無派人士占2/3」。 黨外人聽到,也許不免懷疑;真的嗎?是不是共產黨故弄虛玄?黨內也許有些人有點埋怨:我們用血換來的抗日政權,為什麼要讓出2/3? 然而黨中央的決定,是有真理的。 懷疑與埋怨的人,多少是染了點「以黨專政」的邪氣。不知道「黨」和「專政」2字從來不曾有、也不應該聯繫在一起。黨的爭取政權,是為被壓迫階級和被壓迫民族求得在政治上以及經濟文化上的自由平等,而不是為著黨員要做官做皇帝。資本主義國家是資產階級專政(資產階級常常是有幾個黨;在不妨礙資產階級專政範圍內,有時還可容許無產階級的黨合法存在),社會主義的國家是無產階級專政,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革命,是各個革命階級聯合專政,而都不是「一黨專政」。現國內的所謂「一個黨……」,不是根據創造中國國民黨的孫中山先生的道理。孫先生革命40年,由推翻滿清至晚年北伐,倡開國民會議,為的是「求中國之自由平等」,為4.5億人找出路,而不是為若干國民黨員升官發財。「一黨專政」的名詞,是舶來品,墨索里尼、希特勒兩位先生專賣的,實際是獨夫專制,靠威脅、利誘、欺騙來維繫其黨員,不是政黨的常軌。 這就可見:就是階級專政的國家,也不應該政權工作者都是那階級政黨的黨員。 第二,政權的性質,不決定於指導階級及其階級的政黨,而決定於任務。中國現階段革命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民權自由,即是說,對外解除帝國主義的壓迫,首先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因為如此,對內必須消減阻撓進步的做日本帝國主義統治的社會工具的落後勢力而實行民主自由。這個任務,是各個革命階級需要的,因而各個階級都在出力爭取。決不因領導階級及其政黨而有所改變。「共產黨員在敵人後方消減敵偽政權建立抗日政權」,這是共產黨——無產階級的政黨領導一切不願做亡國奴的各階級民眾,進行民族解放。階級利益和民族利益一致。無產階級、共產黨在出力,其它階級、黨派也在出力。沒有各階級、黨派聯合出力,就不會有各階級、黨派即民族聯合的勝利。如果說某黨槍多,政權就應歸某黨獨霸,那是違反歷史規律,背叛民眾要求,必然要使革命走向失敗,連他自己的黨也要走向失敗。中國十年內戰的經過,早已證明了這個真理。 槍是可以剿滅自由的,槍也可以保護自由。我們是用槍來爭取與保衛革命民眾的政權自由,而不是用槍來壟斷革命民眾的政權自由。 第三,統一戰線的各革命階級聯合的政權,十六年前孫中山在國民黨第一次大會宣言上,早已壯嚴聲明過,他說: 「國民黨之民權主義,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人所得而私也……。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而凡賣國殃民以效忠于帝國主義及軍閥者無論其為個人及團體,均不得有此等自由及權利」。 在今日,正如毛澤東同志說的: 「不論何人只要不投降、不反共,均可參加政府工作。任何黨派,只要是不投降、不反共的,應使其抗日政權下有存在與活動之權」。 孫中山對於「謀中國之統一與建設」的國民會議,主張由下列各團體派出代表:「一、現代實業團體;二、商會;三、教育會;四、大學;五、各省學生聯合會;六、工會;七、農會;八、共同反對曹吳各軍;九、政黨」。(見「北上宣言」) 不僅不主張國民黨獨裁,而且把各政黨和各民眾團體並列。我們欽佩孫中山先生的偉大,就是他真正懂得革命的性質和政黨的任務。如果說孫中山是「大無畏」、「無所私」,那末,繼承孫中山革命傳統的我們,首先應在政權組織上學他的無所私才對。 第四,政府中民意機關中,共產黨員只占1/3,並不是放棄党的領導,相反,為要實現領導,黨員在政府中民意機關中就不能超過1/3以上。什麼叫領導,領導是帶路的意思,有正確的政策與模範的行動,大多數人們自然跟著走。如果靠黨員占權位的人多,使少數人不敢不跟著走,那是壓迫,不算領導。我們知道:由政府下令「非黨員不得充任公務員」的,並不見得党的領導加強,而只引起廣大人民的反感。 怎樣才能實現三三制? 三三制不是可以規定在法文上的「制」,而是黨的政策運用上的「制」。僅僅懂得「制」的必要還不夠,必須研究怎樣才能使這「制」的內容與形式完全實現。 一,三三制是統一戰線政策的實際產物。黨的政策已在具體實施,如土地問題、租息問題、稅收問題、勞動保護問題、戰爭上人力與物力問題、民主實施問題,都是顧到這又顧到那,顧到這階級又顧到那階級,顧到這黨派又顧到那黨派。有實力的黨派,不只口頭而且是行動上大公無私,這是三三制政治基礎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三三制是建立在各階級聯合反帝反封建,目前主要是和日本強盜拼生死的上面。沒有後者,不同利益的階級不易真正聯合,沒有前者那聯合也只是偶然,易於破裂。三三制在這樣政治基礎上產生,而施行三三制後,可以使政治基礎更加發揚與鞏固。 這可見:要使三三制不成為形式,必須有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具體政綱,三三制是這些政綱的產物,也是這些政綱的實施者。 二,政權和民意機關的人選,是人民選的,你說共產黨員只占1/3,他偏要選你2/3或3/3怎麼辦?這在土地革命過的地區可能有此現象。另外,在新開闢地區,民眾對革命認識尚淺,任他自由選舉,也許選出的共產黨不夠1/3,而其2/3,多屬豪劣官僚,這又怎麼辦?我們答覆只有一個:真正實行民主。只要政權是統一戰線的,各階級的利益合法存在。那末,只要當權的黨不去包辦、壓抑,就絕不會選出只是一個黨的人。延安中區五鄉民選的征糧委員,每十二三家選1個,27個委員中,共產黨員合占9個;中區四鄉民選的征糧委員27個,非黨員的有11個;延川市參議員還是前年選的,60人中共產黨員只有13個。而這樣有黨員、有非黨員、有窮漢、有富人的議會或征糧委員會,一般都比純粹是黨員的積極些,因為都珍視自己參政的權利;內容豐富些,因反映了各階層各方面的情形。因而党的政策,得到充實;黨的信仰,更加提高。這是在邊區已經證明了的事實。關於新開闢區域,那裡反動力量的優勢,是由於積久壓迫民意所致,正須要大大發揚民主,來代替反動力量的優勢。如果不敢放手,想用黨去包辦,那做得好,是「明主」,不是「民主」;是伊尹周公之流來「訓」的胡說。做得不好,是以暴易暴。 事實告訴我們:邊區新收復區有的鄉沒有黨,選的征糧委員自然也沒有黨員,然而他們執行黨的政策,並不比有黨員的區域壞。華北某些區村,開始壞的人物仍握政權,但經過群眾的批評、算賬等鬥爭,滾蛋了。由民主而滾蛋,比由上級把他撤職,在提高民眾政治認識與改進政治機構的意義上,幾有天淵之別。那我們又何憚而不為? 黨要保證執行的是民主,各個革命階級——大多數民眾都能出來議事管事。他們在議事管事的過程中認識了政治,取得了經驗。這是政治推進的正軌。黨員在政權中民意機關中多幾個與少幾個,還是次要。 三,在共產黨佔優勢的地區,要使其他黨派與無黨派人士在政權與民意機關中占2/3,不是我們肯不肯的問題,而是會不會吸引他們的問題。中國人習慣于「怕槍」,卻不習慣於參政,也許有些開明和有用人士,此時正在埋著頭不肯問世。黨必須深切瞭解各階層人物,招致與禮遇他們,在選舉時提出他們到候選名單上來。其次,必須有真正的民主作風,別人對的,虛心採取;自己不對的,馬上改革。追求真理,沒有黨見,使他們真感到我們是大公無私。第三,要知道黨外人士的生活習慣言語行動,不能和黨員一樣,否則會使他感到不滿與不安。第四,要有誠懇、說服的態度,要知道有槍的人一句話不慎,常常可以使得人家一夜睡不著覺。而勉強人家服從自己的意見,也常常可以使人氣破肚子。 學習政治家風度,克服狹隘的觀點。是實行三三制中我們黨員所須注意的。 四,在全國範圍內,我們黨對革命的領導是樹立了的,這是由於党有卓越的政策和光輝的歷史。三三制則是要使領導深入到各個政權和各個民意機關中,由整個到個別、由外延到內苞,這就不僅是整個黨的質量問題,而是每個黨員質量都要提高的問題。「所謂領導權,不是一天到晚高喊的口號,也不是盛氣淩人地要人家服從我們,而是以黨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範工作來說服和教育非党人士,使他們誠意地接受我們的提議」(中央決定)。每個參加政權的黨員幹部應該都是政治水平和馬列主義覺悟程度高的、工作積極的才夠。當然,這是党對每個黨員應有的要求。 三三制前途的展望 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權性質是確定的,三三制的普遍實施也是確定的。因為中國革命發展不平衡的特性,現在有共產黨佔優勢地區的三三制,逐漸也會有共產黨和其他黨派勢力平衡地區的三三制,或其他黨派佔優勢共產黨只是參加的三三制,三三制內容不一樣,各黨派各階級調和與鬥爭的程度也就不會一致。然而總是抗日的,統一戰線的,總是向前進的。否則那就不會仍是革命的政權。 「有飯大家吃,有權大家享」。這是中華民族全體人民所擁護的真理,只有這樣真正的切實的做去,光明的中華民國才會快到,全體人民的徹底解放,才會快實現。 (載《政府研究會的報告》油印單行本 署名:覺哉)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