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日記 | 上頁 下頁 |
一九四三年四月(1) |
|
四月二日晴 上午散步約三裡。 有一人一生行善,死後,閻王問他來生要富抑要貴?他答:「皆不要,但願妻賢子孝,又願得山青水秀之地而居之。」閻王搖手曰:「此上界神仙清淨之福,不可不可!」 看隨園詩話並抄(略——編者注)。 「學者之病最忌自高與自狹。自高者如峭壁巍然,時雨過之,須臾溜散,不能分潤。自狹者如甕盎受水,容擔容鬥,過其量則溢矣。善學者其如海乎,旱九年而不枯,受八州水而不滿。無他,善為之下而已矣。」(《方正學文》) 四月三日晴 晨起林老以詩見贈。 壽謝老六十 不分農曆與新曆,花甲欣逢屬四三(1)。 羞稱作家多持筆,是真壽者最宜男。 看花眼似隔層霧,止水心如老一龕。 我欲問公何能爾,四三決定已深諳。 伯渠 卅二年四月三日 午前散步馬飼川口,察看建休養所地址,有黑格籃樹,幹曲枝多,其根皮可作染料——黃色。樹上有藤依附,名木老老滑。 夜次韻答林老見贈之作 屈指齒增長,如眉月又三。 萍飄天與地,彩舞女和男。 仁義為安宅,玄黃有定龕。 老懷同努力,世味已深諳。 四月四日晴兒童節 自壽偶成 何以慰餘年?香山借一聯:「莫道桑榆晚,紅霞正滿天。」 游李家渠,離川口十裡,新開集市,有四十多家小商。商人多綏、米人。商會長備中餐。回途至縣府李科長家,頗殷實。本曹姓,曹老兒死有媳,招李為夫,李南區人,先妻有子均攜至其家。曹老六十七,尚能勞動。經朱家溝炭窯處歸。 四月六日昨夜下雪深寸許下午雪停 致國仁: 昨天清明,去看淩波沒有?墳堆上想有了草了!沒有找百姓問這裡的清明習慣,只聽說「過節,要玩一天,吃點東西。」這裡革命經歷了十多年,青年人也許忘記了。我想,祭掃總是重要的,人儘管革命!總免不了「生——老——病——死」這自然秩序。至是否「苦」?那因人而異,佛家逃避現實,把安慰放在離開身子的虛空;革命者改造現實,把安慰放在社會永久幸福的創造,個人和社會融在一起,「苦」不應有也不會有。 插一掛紙錢叫「掛」,用鋤把四周修一下叫「掃」——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血杜鵑——惜這裡沒有映山紅,幫助我們的悲感。 小時父親帶我:除夕和上元往祖墳「送亮」(點香燭燒紙),清明祭墳。意思就是教小孩子熟知祖墳所在,一代傳一代,不要忘記。可惜,我二十以後,離鄉日子多,沒有這樣去帶兒子,恐謝放他們已不甚清楚,更不要說定定、飄飄們了。 「廬墓」二字相連的,墓如離廬太遠,掛掃不免荒疏。我裡岳家喜風水,把墳都埋得遠遠的,我當時想:富貴未可必,墳都會失掉(失掉墳是以前做子孫的一件大事),現想,墳失掉有啥要緊? 為著不占地又還留點紀念,最好火葬,用瓦器盛了,放在一定地方。 李太白推尊崔顥。崔《黃鶴樓》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李白見了題云:「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寫不得,崔顥提詩在上頭。」白旋到南京,《題鳳凰台》學崔詩:「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台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清太平降將陳國瑞有聯:黃鶴飛來複飛去,白雲可殺不可留。 春雪 昨日清明今日雪,今日寒來昨日熱;宿鳥啁啁凍不飛,柳枝盈盈壓欲折。老農佇立憂喜並(讀平聲):待晴種糜穀,雪融入土如膏濃;雪裡尋麥苗,嫩芽不敵寒威侵。老農問天天不語,天公不解農民苦。待將科學勝自然,大家吃飯不靠天。 四月七日晴風 早晨縣府備席餞送,本擬今日回去,因雪未化止。 看《水滸傳》裡有些詩,值得新詩家模仿。俟覓得全書抄下。現記數首於下: 「九裡山前作戰場,牧童拾得舊刀槍。順風吹起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五臺山賣酒漢子唱——民間的歷史歌) 「你在東來我在西,你無男子我無妻。我無妻時猶自可,你無夫時好孤淒。」(飛天藥義道人唱——猥褻的情歌)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鎮太山東。」(林沖題壁詩——武人而沾了點文士氣的詩) 「老爺生長在江邊,不愛交遊只愛錢。昨夜靈光來趁我,臨行奪下一金磚。」(混江龍李俊唱的——強盜本色的歌) 再答林老詩 毫氣未能吞八九,事業可言無二三。 六句人道花周甲,三索妻猶艮得男。 破曉已非據亂世,論詩何必絕塵龕。 老而求學如炳燭,過去將來仔細諳。 詩中「絕塵龕」指萬縣太白讀書處有絕塵龕。 四月八日晴 上午外出看麥,凍死的不多。據農民說:背地麥會凍死(背地種的很少),陽地的不會,長了幾寸深的也不會。又說下了肥的,地熱不會死。 今日縣府設席餞送——菜很多。 邊府未來車接。正人同志信,要我們多休養一時期。 四月九日晴有風 李白鸚鵡洲詩也是學崔顥的:「鸚鵡未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步地:還有地主將收回土地改作大批的步地(步地是二年中空一年種一年)。步地不要施肥,又省工,收穫量也好。如此使一大部分佃戶找不到地種。——鎮原四月六日報。 朱元璋的詩,也可以使新詩作者注意。詠接樹詩:「老幹將他砍去燒,從新接起舊枝條。雖然未曆風霜苦,自是先沾雨露饒。四五鍬泥牢護足,二三皮篾緊纏腰。東風看顧歸來後,吩咐孩童莫去搖。」詠菊云:「百花發時我不發,我若發時都嚇殺。要與西風戰一場,滿身披就黃金甲。」(還有一些,過去念過,現不記了。) 四月十日風沙 上午十時,侶林、高自川口回邊府。 必武同志見贈壽詩(六月十八日接到) 曾讀林公賀壽詞,我來補祝又嫌遲。 傳家絕業詩千首,報國多方筆一枝。 屢有文章驚海內,從無渣滓擾襟期。 流年算已周花甲,好學深思老不疲。 四月十一日晴 參加八路軍大禮堂會。 四月十二日晴 參加政務會議。 四月十三日晴 參加學委會。 四月十五日晴 要語摘錄:……闡明我黨政策,要求團結是拉……著重批評黨外人士是打,但打中有拉……達到進一步的團結。敢於說真話,敢於把話說穿,……表面上拉拉扯扯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表示誠心合作,必要時予以適當批評。地主士紳的意見看是個人問題,實質是代表階級。……所以要全面看問題,使他們認識全面。……不強詞奪理,不無原則解釋,不失黨的立場。要有大膽的自我批評精神,才能提高党的威信,……誠懇地自我批評同時也批評黨外人士看法的不正確,發生了良好的結果。 我們越大方,人家越擁護,越小氣,人家越脫離。基本群眾的代表太少,沒有培養群眾領袖,自下而上反映群眾的意見並不很多。 我們黨員還不習慣與黨外人士接近。「想和共產黨合作但不知如何合作。」從政治上個人關係上交朋友。應集中力量培養基本群眾領袖,成為抗日民主政權的骨幹。從區村培養起,逐漸成為較大範圍的群眾領袖,必須在群眾運動中培養才有可能。從思想上政治上教育群眾中的領袖轉變他們舊的觀念——新的人生觀和世界觀。統一戰線政權非有廣大群眾的基礎不能鞏固。要有基本群眾作依靠,地主、士紳才能更和我們合作,以至於依靠我們,才能真正貫徹我們的政策。 半世塵蹤如夢幻,一身雲影太模糊。只求借得湛廬劍,劃破胸中看有無。(朱嬰詩)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