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傳 | 上頁 下頁
訪問兩個故鄉


  延安,是謝老的第二故鄉。他在延安整整生活了十年。在這十年期間,他和延安人民朝夕相處,同甘共苦,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就連延安的一草一木,河邊的石頭沙子,他都那麼熟悉可親。全國解放後,他雖然身居北京城,但常常想延安。

  一九五六年五月十四日,他從北京動身赴延。到達延安後,就住在原陝甘寧邊區政府頂上的窯洞裡。這是謝老擔任邊區政府秘書長期間和林老居住過的地方,雖然自撤離延安後又近十年了,但當年在這裡工作生活的情景,一幕幕現映在他的眼前。謝老住在這裡,追憶起當年日夜相處的老戰友、老同志、老鄉親。第二天一早,他踏著從對面寶塔山頂射來的晨光,漫步在原邊區政府的院內和大禮堂門前,只見十多年前栽的樹,最大的已盈抱;從前住過七八年的窯旁插的柳樹,已一二尺圍;參議會會場題額,被胡宗南軍隊鏟去,尚未複題。那天,應地委和專署的邀請,他重題了「延安大禮堂」五個大字的匾額。在禮堂門前左側題擬記實,說明禮堂題字的變遷過程。

  在延安視察訪問期間,他整天忙碌不停,不顧疲勞地走訪老同志、老部下、老鄰居和周圍群眾。他訪問了棗園、楊家嶺、王家坪,核閱了當年鬥爭歷史的陳列展覽史料和實物;調查了李家渠、柳林兩個鄉的農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情況;參觀了他休養過的光華農場,同農民群眾,基層幹部,交談了當年農場的建設和蔣胡軍對農場的破壞情形。他向延安各級幹部講了話,勉勵他們繼續努力,奮發圖強,建設一個新延安。經過在延安十天的視察訪問後,他還決意要去綏德、榆林一帶邊遠地區看看,瞭解那裡的人民群眾的生活及解放後的變化。可是,正在準備動身北上的這天,忽然接到北京來電,要謝老儘快回京,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他懷著惋惜遺憾的心情,只好離別延安。臨別時,大家依依不捨,謝老特請延安地委、專署負責人和老同事、老鄰居及機關工作人員,在楊家嶺大禮堂和他剛補題匾額的延安大禮堂門前,合影留念。他以深沉緬懷的心情,向大家吟詩說:

  重到延安景倍鮮,舊時栽樹已參天。
  諸君莫問人何似,後約還須訂十年。

  到延安幾天後,他的秘書因病住進了醫院。那天謝老去醫院看望時,發現住院病人的家屬都在病房門口自設爐灶,起夥做飯,整個醫院煙霧騰騰。他便叮囑秘書要邊住院治病,邊瞭解群眾看病的困難情形,並要他出院時寫個調查報告。秘書遵照他的意見,以住院病人的身份,隨時和其他病人、家屬及醫護人員閒談,作了深入細緻的調查瞭解,出院時寫出了調查報告,以大量具體事實說明,由於住院費、醫藥費和生活費過高,群眾沒錢治病,更沒錢吃醫院的飯,只好個人設灶做飯。根據調查的情況,謝老向延安地委和專署負責人談了如何改進和整頓醫療工作的意見。回到西安,他又向省委談了這些情況。

  回到北京後,正值一屆二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謝老將他在延安視察所見的新變化和存在的問題,向大會作了彙報發言。出席會議的陝西省委書記,立即在會場打電話給省委,要求儘快派人去延安切實解決。這些問題後來據延安群眾來信說,經過整頓後,一般群眾住院費大大減少了,病房門口再沒有爐灶冒煙了,他們感謝黨和政府對陝北人民疾病治療的關懷。

  謝老還將他在延安視察的所見,特別是陝北老根據地人民的負擔問題,向毛主席寫了一封長信,要求中央研究減輕陝北人民的負擔的問題。毛主席給謝老的親筆回信中,稱讚謝老重訪延安做了件好事。謝老還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和國務院寫了書面報告。報告中說,老區的生產、生活是否恢復到戰前(一九四六年前)的水平,一些同志表示懷疑。謝老認為:有些方面是沒有恢復的,有相當一部分人和地區還很貧困。他指出,領導問題和幹部問題,是今天陝北老區的根本問題。而主要是領導水平跟不上現實的要求和工作作風不夠深入。其次是存在著驕傲自滿情緒,對新事物和先進的東西不大注意,因此表現在,對群眾的生活和疾苦關心不夠,對情況不很瞭解,不能掌握,對問題的處理和指導不切合實際,對民主制度的健全和運用不夠重視,等等。依據這些情況,他建議:要使陝北老區有休養生息的時間,要大力改善和加強領導。他的報告,引起了中央方面的重視,並採取了一些適當的措施。

  一九五七年三月,謝老到家鄉湖南訪問。這是他闊別三十年後第一次返回故鄉。他是一九二七年「馬日事變」的不久化裝離開長沙的。在革命的歷程中輾轉曲折,直到今天,才得以成行,回故鄉訪問。

  他在路經武漢時,停留了兩天,看了當年大革命失敗後,他隻身來到武漢尋找黨的聯絡地址,回憶當時的艱險情景。他還聽取了當地的工作彙報,參觀了正在修建中的長江上第一座大橋—武漢長江大橋。他興奮地走到緊張操作的工人中間,同他們熱情交談。他滿懷感慨地對工人們說:三十年前,如有你們在這裡工作,那我就方便多了。他視察了張公堤和江岸堤,稱讚群眾在防洪搶險中的優異成績。

  在長沙,謝老接見了當地各方面的老戰友、老鄉親。「寧鄉四髯」之一的王淩波的夫人姜國仁已是白髮蒼蒼了。她見到謝老好似見到親人一樣,感情激動,熱淚盈眶。謝老安慰她繼承先烈的遺願,在文教事業上做出新貢獻。

  謝老視察了有勤工儉學傳統的長沙女子師範學校。當他走進校園時,師生們驚奇的議論著,認不出哪一位是中央首長,因為他穿著樸素,說著滿口湖南方言,沒有一點「洋氣」和「大人物」的氣派。姜國仁校長領著謝老走進一座大教室裡。教室的黑板上,用紅粉筆繪成八個大字,「歡迎謝老,學習謝老!」當他坐到中間的一張椅子上時,師生們才認清了他就是要歡迎的「中央首長」。師生們互相詢問說:「他就是謝鬍子嗎?」

  謝老操著湖南口音和教師們作了親切的座談。他向教師們講述了湖南的革命歷史,耐心地解答了教師們提出的各種問題。他還向學生講了話,祝賀他們學好幼兒師範,為祖國培養建設人才。

  三月二十六日,謝老來到一別三十年的家鄉寧鄉縣。縣上為了安全,每去學校、農村視察訪問,都派了公安人員,跟隨保衛。謝老發現後,再三勸說,說這樣做會使群眾不敢接近,要求撤去公安人員。當他回到老家時,公安局長又親自出馬,帶領公安人員,將他家院的門前屋後,緊緊監護。有些群眾要去見謝老,也難得進門。一位七十多歲的老頭闖了進去,謝老一見面便雙手扶他坐在自己旁邊,細細端詳,才認出他是童年的朋友。倆人相敘舊情,感慨萬分。當謝老知道他生活困難時,送給這位老人一百元作生活零用。談話中,老人提到「進門難」的情況,謝老便堅持勸說公安人員返回縣上,可是公安局長還要親自守衛,夜間睡在謝老臥室門口的屋簷下。謝老懇切地對公安局長說;「只要有群眾就會安全的。」拉著公安局長睡到屋裡來。第二天后,來見謝老的群眾整天湧滿屋子,直到深夜還不舍離去。群眾議論說,謝鬍子哪裡象個大官,除了多一副眼鏡和多一根拐杖外,和鄉里人不是一樣嗎?

  他乘來訪群眾散去後的空隙時間,還召集鄉村基層幹部開了座談會。謝老熱情誠懇地說:我是回家來看望大家的,你們工作辛苦了,應多向我們這樣的「高高在上」的人提出批評意見。大家毫無拘束地談了許多農村當時存在的問題,特別是亂砍濫伐林木的情況非常嚴重。謝老語重心長地對大家說:我看到家鄉窮苦人民翻了身很高興,解放後有了可喜的變化,可是這件事情辦壞了,山上的樹木砍光了,這是造福萬代的大事呀!他期望基層組織要關心群眾的做飯燒柴、蓋房用材問題,要想個切實的辦法解決群眾的困難,以便有效地防止毀壞森林。

  謝老對於革命烈士親屬,有著深厚的階級感情。他一回到家鄉,便急切地想去看望「寧鄉四髯」叫的何叔衡和姜夢周兩位烈士的親屬。他早在延安時期,就日日夜夜地盼望著這個時刻的到來。他回到家鄉的當天晚上,即安排第二天一早去看望何叔衡烈士的夫人。她為了保護革命戰友,受盡了敵人的折磨,常常獨身逃進深山密林,歷盡了艱辛。可是,不幸事件就發生在這天。何叔衡烈士的夫人就在這天晚上逝世了!謝老悲痛萬分,深深感歎地說:「事情這麼湊巧,我為什麼不能和她再見一面啊!」他責怪自己為什麼不早來一天!他雙手顫抖著,提筆淚下,為何老太太書寫挽聯,挽詞說:

  何老太太千古!

  我與叔衡少同學,壯同事,同做共產黨員。可惜他在大革命中光榮犧牲了!

  我這次回鄉,擬來看您,而今天您又去世了!生死永訣,不得一面,萬分遺憾!叔衡同志的一生,是光榮的,當然您也是光榮的。您安息吧!

  謝老本想親自將挽聯送到何老太太靈前,以慰先烈。可是,這天一早就下著大雨,山間小路泥濘難行。謝老痛感傷情,只好囑託秘書吉世霖代他送去,於是由副縣長尹澤南陪同,徒步來到何叔衡烈士故居,將挽聯安放在何老太太遺體之旁,並轉達了謝老對子孫們的親切慰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