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謝覺哉 > 謝覺哉傳 | 上頁 下頁
新文化戰士


  社會已在開始發出變革的信號。覺哉再也不能在窮鄉僻壤生活下去了。一九一一年春,他懷著求知的渴望來到了長沙。

  湖南是全國革命勢力發展較快的省份之一。長沙作為省會,以西方資產階級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為主要內容的「新學」傳播也較快,可以說各種實業界都在創辦學校,有商業的,有政法的,還有醫學和教會學堂。

  覺哉立即考入了設在長沙荷花池的湖南商業教員講習所。當時,他並不是因為有從商的目的而入學。如他自己所述:「這也是很奇怪的學校,百多學生,秀才占了半數,商業呢?誰也不是生意中人。」②實際上他和許多人一樣,是因為不滿舊學而帶著某種盲目性去入新學的,只想把它作為接受新思潮的一個跳板。

  在覺哉進入湖南商業教員講習所的第二年(即一九一二年),他的同鄉好友何叔衡也放棄在寧鄉雲山學堂的任教,進入湖南第一師範教員講習班學習。

  叔衡是覺哉的志同道合者和重要幫助者。

  叔衡結識毛澤東、蔡和森等一批青年救國者後,思想開始發生重大的變化。

  叔衡的進步極大地影響著覺哉,雖然他們不在一個學校,但卻常在一起討論問題。叔衡每有所得,總是不忘告訴覺哉,凡是叔衡閱讀過的進步書刊,總要批薦給覺哉閱讀。這樣,覺哉的政治視野逐步開闊,他開始投入到變革社會的洪流中去。

  在此同時,覺哉如饑似渴地接受了新學。產生了對新學的極大興趣。這期間,他接觸的知識非常廣泛。他除讀學校規定的必修課外,還閱讀了其它大量中外書籍,包括外國人的哲學作品和文學作品。同時也比較認真和系統地閱讀和研究了明末進步思想家王夫之、顧炎武、黃宗羲等人的著作和清朝康有為、梁啟超、潭嗣同等人主張維新變法的論著。如饑似渴地接受新文化,一方面豐富了他的知識,一方面促使他的思想開始發生很大的變化。這期間,覺哉開始由樸素的反封建的文人逐步向革命的新文化戰士轉變。

  ② 1941年4月13日《自傳》。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