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許地山 > 空山靈雨 | 上頁 下頁
造成偉大民族的條件(1)


  ——對北京大學學生講

  有一天,我到天橋去,看那班「活廣告」在那裡誇讚自己的貨色。最感動我的是有一家剃刀鋪的徒弟在嚷著「你瞧,你瞧,這是真鋼!常言道:要買真鋼一條線,不買廢鐵一大片」。真鋼一條線強過廢鐵一大片,這話使我聯想到民族的問題,民族的偉大與渺小是在質,而不在量。人多,若都像廢鐵,打也打不得、鑄也鑄不得,不成才,不成器,那有什麼用呢?反之,人少,哪怕個個像一線的鋼絲,分有分的用處,合有合的用處。但是真鋼和廢鐵在本質上本來沒有多少區別,真鋼若不磨礪鍛煉也可以變為廢鐵。廢鐵若經過改造也可以變為真鋼。若是連一點也煉不出來,那只可稱為鏽,連名叫廢鐵也有點夠不上。一個民族的存在,也像鐵一樣,不怕鏽,只怕鏽到底。鏽到底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可是要怎樣才能使一個民族的鐵不鏽,或者進一步說,怎能使它永遠有用,永遠犀利呢?民族的存在,也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退到極點,便是滅亡。所以這是個民族生存的問題。

  民族,可以分為兩種,就是自然民族與文化民族。自然民族是「不識不知,順帝之則」的。這種民族像蘊藏在礦床裡的自然鐵,無所謂成鋼,也無所謂生銹。若不與外界接觸,也許可以永遠保存著原形。文化民族是離開礦床的鐵,和族外有不斷的交通。在這種情形底下,可以走向兩條極端的道路。若是能夠依民族自己的生活的理想與經驗來保持他的生命,又能採取他民族的長處來改進他的生活,那就是有作為,能向上的。這樣的民族的特點是自覺的、自給的、自衛的。若不這樣,一與他民族接觸,便把自己的一切毀滅掉,忘掉自己,輕侮自己,結果便會走到滅亡的命運。我們知道自古到今,可以夠得上稱為文化民族的有十個。

  第一,蘇摩亞甲民族(Sumerian Akkadian)。這民族文化發展的最高點是從西紀前3200年到1800年。

  第二,埃及民族(Egyptian)。發展的頂點是從西紀前2800年到1200年。

  第三,赫代亞述民族(Hittite Assyrian)。起自小亞細亞中部,最後造成大利烏王(Darius)的伊蘭帝國。發展的頂點是從西紀前1800年到800年。

  第四,中華民族。發展的頂點是從周到漢,就是西紀前1126年到西紀220年。

  第五,印度民族。發展的時代也和中華民族差不多,但是降落得早一點。

  第六,希臘羅馬民族。這兩民族文化是一線相連的,所以可以當做一個文化集團看。發展的頂點是從西紀前約1200年起於愛琴海岸直到羅馬帝國的末運,西紀295年。

  第七,猶太天方民族。這民族的文化從西紀前600年起於猶太直到回教建立以後幾百年間。

  第八,摩耶民族(Maya)。發生于美洲中部,時間或者在西紀前600年,到新大陸被發現後,西班牙人把這民族和文化一齊毀滅掉。

  第九,西歐民族:包括日耳曼,高盧,盎格魯撒遜諸民族。發展的頂點從西紀900年直到現在。

  第十,斯拉夫民族。這民族的文化以俄羅斯為主,產生于歐戰後,時間離現在太近,還不能定出發展的傾向來。

  我們看這十個文化民族,有些已經消滅,有些正在衰落,有些在苟延殘喘,有些還可以勉強支持,有些正在發生。在這十個民族以外,當然還有文化民族,像日本民族、斯干地那維安民族、北美民族等都是。但嚴格地說起來,維新以前的日本文化不過是中華文化的附庸,維新後又是屬￿西歐的。所以大和的文化或者還在孕育的時期罷。同樣,北美和北歐的民族也是承受西歐的統系,還沒有建立為特殊的文化。美利堅雖然也在創造新文化的行程上走,但時間仍是太短,未能如斯拉夫民族那麼積極和顯明。此地並不是要討論誰是文化民族和誰不是,只是要指出所舉的民族文化發榮時期好像都在一千幾百年間,他們的興衰好像都有一定的條件。若合乎興盛的條件,那民族便可以保存,不然,便漸次趨到衰滅。所以一種文化能被維持得越久長,傳播越廣遠就夠得上稱為偉大。偉大的和優越的文化存在於偉大的民族中間。所謂偉大是能夠包容一切美善的事物的意思,所謂優越是凡事有進步,不落後的意思。包容的範圍有廣狹,進步的程度有遲速,在這裡,文化民族間的優劣就顯出來了。進步得慢,包容得狹,還可以維持,怕的不能夠容而且事事停頓。停頓就是退步,就容易被高文化的民族,甚至於野蠻民族所征服。然則要怎樣才能使文化不停頓呢?不停頓的文化是造成偉大民族的要素。所以我們可以換一句話來問,要具什麼條件才能造成偉大的民族?現在且分列在下面。

  一、凡偉大的民族必擁有永久性的典籍和藝術

  典籍與藝術是連續文化的線。線有脆韌,這兩樣也有久暫。所謂永久性是說在一個民族裡,從他的世界觀與人生觀所產出的典籍多寓「恒久之至道,不刊之鴻教」(《文心雕龍·宗經》);藝術作品無論在什麼時代都能「奮至德之光,動四氣之和,以著萬物之理」,乃至能使人間「耳目聰明,血氣和平,移風易俗,天下皆寧」(《禮記·樂記》)。典籍和藝術雖然本身含有永久性,也得依賴民族自己的信仰、瞭解和愛護才能留存。古往今來,多少民族丟了他們寶貴的文化產品,都由於不知愛惜,輕易捨棄。我們知道一個民族的禮教和風俗是從自有的典籍和藝術的田地發育而成的。外來的理想和信仰只可當做輔成的材料,切不可輕易地舍己隨人。民族滅亡的一個內因,是先捨棄自己的典籍和藝術,由此,自己的禮俗也隨著喪失。這樣一代一代自行摧殘,民族的特性與特色也逐漸消滅,至終連自己的生存也陷入危險的境地,所以永久性是相對的,一個民族當先有民族意識然後能保持他的文化的遺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