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許地山 > 道教史 | 上頁 下頁
第四章 道家最初底派別(6)


  寅 莊子底思想

  假若沒有莊子,道家思想也不能成其偉大,但在《莊子》裡,思想既然那麼複雜,要確知莊周底思想實不容易。《荀子·解蔽篇》說「《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以莊子為因循天道而忽略人道。更詳細的莊子學說評論存於《莊子》最後一篇《天下》裡頭。這篇把週末諸子評論過後,才介紹莊子底學說,看來,當然是傳莊子學說底人所造。本學派底學者自評其祖師底話當然更為確切,現當引出。

  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芒乎何之?忽乎何適?萬物畢羅,莫足以歸。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莊周聞其風而悅之,以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時恣縱而不儻,不以觭見之也。以天下為沉濁,不可與莊語;以卮言為曼衍;以重言為真;以寓言為廣。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傲倪於萬物。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其書雖瑰瑋,而連犿無傷也。其辭雖參差,而諔詭可觀。彼者充實,不可以已,上與造物者遊,而下與外生死、無終始者為友。

  從《天下》這一段可以看出莊子底學說底淵源。他承受了老子對於宇宙本體底見解,以宇宙本體為寂寞無形,而現象界則變化無常。生死與物我底分別本是人間的知識,從本體看來,只是一事物底兩面,故天地萬物乃屬一體。這是承傳田駢底齊物說,以萬物等齊,生死如一為立論底根據。至於他底處世方法,是「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他以天下為沈濁,不能用莊正的語言來指示,所以要用卮言、重言和寓言。在《寓言》裡三種言,說:「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藉外論之。親父不為其子媒,親父譽之,不若非父者也。非吾罪也,人之罪也。與己同則應,不與己同則反。同於己為,是之;異於己為,非之。重言十七,所以己言也,是為耆艾。年先矣,而無經緯本末以期年耆者,是非先也。人而無以先人,無人道也。人而無人道,是之謂陳人。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窮年。不言則齊。齊與?言不齊。言與?齊不齊也。故曰無言。言無言,終身言,未嘗不言,終身不言,未嘗不言。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惡乎然?然於然。惡乎不然?不然於不然。惡乎可?可於可。惡乎不可?不可於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萬物皆種也,以不同形相禪,始卒若環,莫得其倫,是謂天均。天均者,天倪也。」世俗的是非,在有道者看來,完全不足計較,因為萬物本無是非曲直,只是形狀不同,互相禪代,像環一樣,不能得其終始。有道者所交遊底是造物者與外生死、無終始者。他所過底是逍遙生活。莊周底人生觀是逍遙主義,而這個是從他所根據底齊物論而來。現在先略述他底齊物論。

  (一)齊物論

  莊周底齊物思想見於《齊物論》及《大宗師》。這思想是出於田駢底貴齊說。自齊宣王歿後,稷下底學者散于四方,田駢也去齊到薛,游于孟嘗君之門。他底思想,或者因此傳播到南方,造成了莊子底學說。《齊物論》好像是一部獨立的著作,現在所存或是全篇底一部分,後部像未完,或久已佚去,但其中所述已能夠使人明白了。《齊物論》底根本論點有三,便是是非、物我、生死底問題,今當分述如下。

  天地萬物與我本屬一體,故萬象都包羅在裡頭,無所謂是非真偽。如果依人間底知識去爭辯,那就把道丟失了。所以《齊物論》說:「道惡乎隱而有真偽?言惡乎隱而有是非?道惡乎往而不存?言惡乎存而不可?道隱于小成,言隱於榮華。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則莫若以明。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是亦一無窮,非亦一無窮也。」是非之爭一起來,就各執一端不能見道底全體,故說「道隱于小成」。「彼出於是,是亦因彼」,注說:「夫物之偏也,皆不見彼之所見,而獨自知其所知。自知其所知,則自以為是。自以為是,則以彼為非矣。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相因而生者也。」用現代的話講,是非之辨,含有空間和時間底相因,沒有客觀的標準。所以說「彼是」如方生之說,生者方自以為生,而死者亦方自以其死為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不能偏執一方之辭來評定。得道者要在道樞上,看是非只是相對的存在,互相轉運以至於無窮。道樞是彼此是非,種種相對的事物消滅了底境地。在道樞上看,莛與楹底縱橫不分,厲與西施底美醜無別,這就名為天鈞(或天均)。鈞便是齊底意思。

  其次,物我之見乃庸俗人所有。在這點上,莊周標出他底真人底理想。所謂真人,便是不用心知去辨別一切底人。《大宗師》說:「知天之所為,知人之所為者,至矣。知天之所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養其知之所不知,終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雖然,有患。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且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於道者也若此。古之真人,其寢不夢,其覺無憂,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眾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古之真人,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來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受而喜之,忘而複之,是之謂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謂真人。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顙頯,淒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與物有宜而莫知其極。」真人是自然人,他底知也是自天而生,成敗、利害、生死、愛惡等等對立的心識都不存在。看萬物與我為一,是「與天為徒」,是真人。在《齊物論》裡也說:「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物類同異底數目為巧曆所不能紀底,若立在「一」底觀點上也就無可說底了。

  其三,愛生惡死乃人底恒情,莊子以為現象界底一切所以現出生死變化,只是時間作怪,在空間上本屬一體,無所謂來去,無所謂生死。所以說真人是不知說生,不知惡死底。愛生底是不明死也可愛,《齊物論》用麗姬與夢底譬喻說:「麗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晉國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於王所,與王同筐床,食芻豢,而後悔其泣也。予惡乎知夫死者之不悔其始之蘄生乎?夢飲酒者,旦而哭泣;夢哭泣者,旦而田獵。方其夢也,不知其夢也,夢之中又占其夢焉,覺而後知其夢也。」死底境地為生者所不知,所以畏懼,不知生是「天刑」,故如《養生主》所說,死是「遁天之刑」,是「帝之縣解」。《大宗師》裡用子祀、子輿等四人底友誼來說明死底意味,今具引出。

  子祀、子輿、子犁、子來四人相與語曰:「孰能以無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體者,吾與之友矣。」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俄而子輿有病,子祀往問之,曰:「偉哉!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曲僂發背,上有五管,頤隱于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沴,其心閑而無事,跰躃而鑒於井,曰:「嗟乎!夫造物者又將以予為此拘拘也!」子祀曰:「女惡之乎?」曰:「亡。予何惡?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以求時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鶚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而乘之,豈更駕哉?且夫得者時也,失者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謂縣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且夫物不勝天,久矣。吾又何惡焉?」

  俄而子來有病,喘喘然將死,其妻子環而泣之。子犁往問之,曰:「叱!避!無怛化。」倚其戶與之語,曰:「偉哉!造物又將奚以汝為,將奚以汝適?以汝為鼠肝乎,以汝為蟲臂乎?」子來曰:「父母于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陰陽于人,不翅于父母。彼近吾死,而我不聽,我則悍矣,彼何罪焉?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今之大冶鑄金,金踴躍曰:『我且必為鏌鋣。』大冶必以為不祥之金。今一犯人之形,而曰:『人耳!人耳!』夫造物者必以為不祥之人。今一以天地為大爐,以造化為大冶,惡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蘧然覺。

  得道者,對於生死,漠然不關心,所以名為「游方之外者」。世俗人是方內人,甚至孔子也不能免於俗見,使子貢去吊子桑戶底喪。《大宗師》裡假託孔子說明方外人底生死觀說:「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之一氣。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 潰癕。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假于異物,托於同體,忘其肝膽,遺其耳目,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無為之業,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這樣看來,死究竟比生還自然,從拘束的形體解放出來,而達到真正與宇宙同體底境地。道家對於生死底看法與佛家不同也可以從這裡看出來。死後所變底形體是變化不是輪回,所以同一人之身,一部分可化為有知的雞,一部分也可以化為無知的彈丸,又一部分可以化輪化馬。這變化不是個體的業力所致,實由於自然底運行,生者不得不生,死者不得不死。像佛家定意要求涅槃,在道家看來,也是徒勞,金在爐中,是不能自主底。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