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許地山 > 道教史 | 上頁 下頁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5)


  戊 人生論

  《老子》底人生論是依據道底本性來說明底。這也可以從兩方面來說明:一是人生底歸宿,一是生活底方術。人生底歸宿屬￿歷史哲學底範圍。《老子》所主張底是一種尚古主義,要從紛亂不安的生活跑向虛靜的道。人間的文明從道底觀點說來,是越進展越離開道底本性。第十八章說:「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十四章說:「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又,第三十九章說:「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乃至「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這樣崇尚古昔,所謂仁義、智慧、忠孝等,都是大道廢後的發展。古昔大道流行,人生沒有大過大善、大智大愚、大孝大慈等等分別。所以要「絕聖棄智」,使「民利百倍」。「絕仁棄義,使民複孝慈」(十九章)。古時沒有仁義、忠孝、智慧等名目,卻有其實;現在空有其名,卻是離實很遠。

  《老子》底歷史哲學既然是一種尚古主義,它底生活方術便立在這基礎上頭。生活方術可以分為修己治人兩方面。修己方面,《老子》所主張底,如第十章所舉底「玄德」,乃至不爭、無尤(八章),任自然(十七章),尚柔弱(三十六、七十八章),不以身先天下(七章),知足、知止(四十四章)等都是。崇尚謙弱,在修己方面固然很容易瞭解,但在治人方面,有時免不了要發生矛盾。《老子》底歷史觀並不澈底,所以在治人底理論上也欠沈重。因為道是無為,故說「我無為而民自化」(五十七章),「聖人無為,故無敗」(六十四章)。一個統治天下底聖人須要無欲、得一(三十九章),「常使民無知」(三章)。此外還要排除名言,棄絕智慧。三十二章說:「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又二章說:「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六十五章說:「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這些話說得容易,要做得成,卻是很難。我們說它底不沈重便在這裡。取天下與治天下便是欲望所在,也必得有所作為,這樣,道底本性所謂無欲無為從那裡實現出來呢?若說,「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說得通,無為便說不通了。治天下既不以仁義禮信,一切都在靜默中過活,如果這個便是無為,那麼守靜底守,致虛底致,抱一底抱,得一底得,乃絕仁棄義底絕底棄,算為不算呢?又,治天下即不能無所作為,保存生命即不能無欲。總而言之,《老子》底人生論在根本上不免與道相矛盾。這個明是講治術底法家硬把與他不相干底道家所主張底道論放在政治術裡所露出來底破綻。假如說《老子》裡所指底道應作兩面觀,一是超乎現象,混混沌沌底道,或根本道;一是從根本道所生,而存於萬物當中底道,或變易道,那麼這道底兩方面底關係如何,也不能找出。

  人生底根本欲望是生底意志,如果修己治人要無欲無為,就不能不否定人間,像佛教一樣,主張除滅意志和無生。現在書中找不出一句含有這種意義底句子。《老子》也含有中國思想底特性,每一說理便是解釋現實、生活底直接問題,不但肯定人生,並且指示怎樣保持底方術。人底本性與道底本質底關係如何,《老子》一樣地沒有說明,甚至現出矛盾。如五十六章「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書中最矛盾的一句話。知者和言者都是有為,不言可以說是無作為,不知卻不能說是無為。既然主張無為,行不言之教,為什麼還立個知者?既然棄知,瞎說一氣,豈不更妙!大概這兩句是當時流俗的謠諺,編《老子》底引來諷世底。《老子》中這類矛盾思想大抵都含著時代的背景。編者或撰者抱著反抗當時的文化、道德和政治。在那時候,人君以術臨民,人民以智巧相欺,越講道德仁義,人生越亂,於是感到教育無功,政治無效,智慧無利,言說無補。在文化史上,這種主張每出現於社會極亂底時代,是頹廢的、消極的。這種思想家,對於人生只理會它底腐敗的、惡的、破壞的和失敗的方面,甚至執持詭辯家或嬉笑怒駡底態度。他對於現實底不滿常缺乏革新底理想,常主張復古。這可以叫做黑暗時代哲學,或亂世哲學。

  亂世哲學底中心思潮只能溢出兩條路,一是反抗既成的組織與已立的學說,二是信仰機械的或定命的生活。走這兩條路底結果,是返古主義與柔順主義。因為目前的制度、思想等,都被看為致亂底根由,任你怎樣創立新法,只會越弄越壞,倒不如回到太古的樸素生活好。又,無論你怎樣創制,也逃不了已定的命運,逃不了那最根本的法理或道。這思想底歸宿,對於前途定抱悲觀,對於自我定成為獨善主義甚至利己主義。在《老子》裡盡力地反對仁義孝慈,鼓吹反到古初的大道。倫常的觀念一點也沒有,所以善惡底界限也不必分明。第二十章「善之與惡,相去若何?」便是善惡為無分別底口氣。在實際生活上,這是不成的,《老子》裡所說底道儘管玄妙,在實踐上免不了顯出底疏忽和矛盾底原故即在這上頭。不講道德,不談制度,便來說取天下,結果非到說出自欺欺人底話不可。

  《老子》底玄學也很支離,並不深妙。所說一生二,乃至生萬物,並未說明為什麼這樣生法。道因何而有?欲因何而生?「玄之又玄」是什麼意思?編纂者或作者都沒說明。我們到處可以看出書中回避深沈的思索和表示冥想及神秘的心態。佛家否定理智,卻常行超越理智底靜慮,把達到無念無想底境地來做思維底目的。道家不但沒有這個,反要依賴理智去過生活。這樣,無論如何,談不到玄理,只能在常識底範圍裡說一兩句聰明話,什麼「嬰兒」、「赤子」、「侯王」、「芻狗」、「雄雌」、「玄牝之門」等等,都搬出來了。這樣的思想只能算是常識的思考,在思想程度上算不了什麼,因為它底根本精神只在說明怎樣過日子。如果硬要加個哲學底徽號,至多只能說是處世哲學罷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