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聞一多 > 唐詩雜論 | 上頁 下頁
少陵先生年譜會箋(7)


  至德二載丁酉(757)二月,肅宗幸鳳翔。永王璘敗,李白亡走彭澤,坐系潯陽獄。九月,收西京。十月,尹子奇久圍睢陽,城陷,張巡、許遠死之。收東京,肅宗自鳳翔還長安。蘇源明知制誥。十二月,上皇自蜀至,居興慶宮。大封蜀郡靈武扈從功臣;陷賊官六等定罪,鄭虔、王維、儲光羲、盧象、李華等皆貶官。是年劉長卿為鄂嶽觀察使,因吳仲孺誣奏,貶南巴尉。高適下除太子少詹事,歸東都嚴維,顧況登進士第。

  公四十六歲。春陷賊中,在長安,時從贊公蘇端遊。

  贊公,大雲經寺僧,嘗以青絲履白巾贈公。《雨過蘇端》:「杖藜入春泥,無食起我早。諸家憶所曆,一飯跡便掃,蘇侯得數過,歡喜每傾倒。」又曰:「況蒙霈澤垂,糧粒或自保。」可知陷賊之際,公衣食頗仰給於此二人也。同年三月作《喜晴》曰:「春夏各有實,我饑豈無涯?」《送程錄事還鄉》曰:「內愧突不黔,庶羞以賙給。」

  四月,自金光門出,間道竄歸鳳翔,

  後有詩題「至德二載,甫自京金光門出,間道歸鳳翔;乾元初,從左拾遺移華州掾,與親故別,因出此門,有悲往事。」詩曰:「此道昔歸順,西郊胡騎繁,至今猶破膽,應有未招魂。」《自京竄至鳳翔喜達行在所》:「生還今日事,間道暫時人,」述途中之危險也;又曰:「影靜千官裡,心蘇七校前,」志歸後之歡欣也。《述懷》:「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即史所謂「羸服竄歸」者也。

  五月十六日,拜左拾遺。

  錢箋:「甫拜拾遺,在至德二載五月十六日,命中書侍郎張鎬齎符告諭。今湖廣嶽州府平江縣裔孫杜富家,尚藏此敕。敕用黃紙,高廣可四尺,字大二寸許,年月有禦寶,寶方五寸許。」按敕文載林侗《來齋金石考略》稱:「襄陽杜甫(云云)」白居易為左拾遺時賦詩曰:「歲愧俸錢三十萬。」

  是月,房琯得罪,公抗疏救之,

  肅宗怒,詔三司推問,張鎬、韋陟等救之,仍放就列。

  本傳:「甫與房琯為布衣交。琯以客董庭蘭罷宰相。甫上疏言罪細,不宜免大臣。帝怒,詔三司推問。宰相張鎬救之,得解。」公《祭房公文》曰:「拾遺補闕,視君所履。公初罷印,人實切齒。甫也備位此官,蓋薄劣耳,見時危急,敢愛生死?君何不聞,刑欲加焉?伏奏無成,終身愧恥。」集中又有《謝敕放三司推問狀》,文繁不錄。又《壯遊》曰:「備員竊補袞,憂憤心飛揚,上感九廟焚,下憫萬民瘡,斯時伏青蒲,廷諍守禦床,君辱敢愛死,赫怒幸無傷。」《秋日荊南述懷三十韻》曰:「遲暮宮臣忝,艱危袞職陪,揚鑣隨日馭,折檻出雲台,罪戾寬猶活,干戈塞未回。」《建都十二韻》曰:「牽裾恨不死,漏網辱殊恩。」並指此事。按《唐書·韋陟傳》,陟亦嘗奏公言不失諫臣體,帝由是疏之。則當時論救者,不獨一張鎬矣。

  六月同裴薦等四人薦岑參,為《補遺薦岑參狀》一首今載集中。

  閏八月,墨制放還鄜州省家。

  《北征》:「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按朔日也),杜子行北征,蒼茫問家室,……顧慚私恩被,詔許歸蓬蓽,拜辭詣闕下,怵惕久未出。……」

  於是徒步出鳳翔至邠州始從李嗣業借得乘馬。

  見《徒步歸行》。

  歸家,臥病數日。

  《北征》:「老夫情懷惡,嘔泄臥數日。」

  作《北征》。十一月,自鄜州至京師。

  《收京三首》仇注曰:「此當是至德二載十月,在鄜州時作。詩云:『生意甘衰白,天涯正寂寥,忽聞哀痛詔,又下聖明朝,』此明是在家聞詔。按肅宗于至德元年七月十三日甲子即位靈武,制書大赦;二年十月十九日,帝還京;十月二十八日壬申,禦丹鳳樓下制,前後兩次聞詔,故雲『又下』也。是時公尚在鄜州,其至京當在十一月。《年譜》謂十月扈從還京,與詩不合。當以公詩為正。至於上皇回京,十二月甲寅之赦,又在其後,舊注錯引。」

  乾元元年戊戌(758)正月,劉長卿攝海鹽令。春,賈至出為汝州刺史。四月,上親享九廟。六月,貶房琯為邠州刺史,下制數其罪,劉秩,嚴武等俱貶。七月,高適出為彭州刺史。是年,李白流夜郎。蘇端登進士第。

  公四十七歲。任左拾遺。春,賈至、王維、岑參皆在諫省,時賈王並為中書舍人,岑為右補闕。時共酬唱。《寄賈至嚴武五十韻》述居諫省時生活最詳,曰:「月分梁漢米,春給水衡錢,內蕊繁於纈,官莎軟勝綿,恩榮同拜手,出入最隨肩,晚著華堂醉,寒重繡被眠,轡齊兼秉燭,書枉滿懷箋。」

  時畢曜亦在京師,居公之鄰舍。

  《逼側行贈畢四曜》:「我居巷南子巷北,可憐鄰里間,十日不一見顏色。」(鶴注:此當是乾元元年春在諫院作,故詩中有朝天語。)《贈畢四曜》:「同調嗟誰惜,論文笑自知。」(鶴注:「乾元二年,公在秦州,有賀畢曜除監察禦史詩,今雲宦卑,是尚未遷官時作,當在乾元元年。」)

  四月,上親享九廟,公得陪祀。

  《往在》:「前春禮郊廟,祀事親聖躬,微軀忝近臣,景從陪群公。登階捧玉冊,峨冕聆金鐘,侍祠恧先路,掖垣邇濯龍。」仇曰:「唐史肅宗還京,在至德二年十月,其親享九廟及祀圜丘,在乾元元年四月。鶴注謂『前年春』疑誤。」

  六月,房琯因賀蘭進明譖,貶為邠州刺史;公坐琯黨,出為華州司功參軍。

  客歲四月,自京出金光門,間道竄歸鳳翔,至本年六月,即因譖左遷,仍出此門,撫今思昔,感慨賦詩,詩曰「移官豈至尊」,指賀蘭進明也。到華州後一月,有《早秋苦熱堆案相仍》詩曰:「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常愁夜來皆是蠍,況乃秋後轉多蠅。束帶發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相仍!」王嗣奭曰:「州牧姓郭,公初至,即代為試進士策問,與進滅絕寇狀,不過挾長官而委以筆劄之役,非重其才也。公厚於情誼,雖邂逅一飲,必賦詩以致感佩之私。……郭與周旋一載,公無隻字及之,其人可知矣。」

  是秋,嘗至藍田縣訪崔興宗、王維。

  藍田距華州八十裡,縣東南有藍田山,又名玉山,一名東山,崔興宗、王維別墅並在焉,(即輞川別墅,王維《輞川別業》:「不到東山向一年。」)公《九日藍田崔氏莊》,黃鶴編在乾元元年。又有《崔氏東山草堂》,與前詩同時作,詩云:「何為西莊王給事,柴門空閉鎖松筠?」給事即王維也。維晚年得宋之問輞川別墅,在張通儒囚禁之後,其複拜給事中,在乾元元年,明年則轉尚書右丞矣。詩曰「柴門空鎖」,是未遇維也。故後《解悶十二首》云:「不見高人王右丞,藍田丘壑蔓寒藤。」時裴迪應亦在藍田,不知與公相見否。

  冬末,以事歸東都陸渾莊,嘗遇孟雲卿於湖城縣城東。

  初遇雲卿,不知在何時,有詩題曰:「冬末以事之東都,湖城東遇孟雲卿,複歸劉顥宅宿,宴飲散,因為醉歌。」鶴注云:「當是乾元元年冬,自華州遊東都作。」詩云:「疾風吹塵暗河縣,行子隔手不相見,湖城城東一開眼,駐馬偶識雲卿面。……」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