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犁 > 芸齋瑣談 | 上頁 下頁
談評論


  評論文章,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寫好的。評論一個人難,評論一篇文章同樣難。評論一個人,要能知人論世,設身處地。就是要把一個人,同他所處的時代、環境聯繫起來,才能客觀,有可信性。評論一部作品,如果對作家的時代、環境,毫無所知,就作品評作品,其膚淺就可想而知了。

  近年評論《紅樓夢》的學者們,對於曹雪芹所處的時代環境,研究的可以說是廣泛而周到了。但有些研究,簡直與作品風馬牛不相及,牽強附會,甚至虛假不可信。用這種資料,去研究作者以及作品,那也將是徒勞無益、甚至有害的。

  評論作品要靠對作家的瞭解,但如果瞭解得不準確,而自以為是,寫出來的評論,就會更糟。

  幾十年來,在這個文藝圈子裡,我們看到過或經受過各樣的文藝評論。有些是聲討式的一篇大文,赫然出現在大報上,情況嚴重,聲勢浩大,立刻使所有執筆為文者,及其家屬親朋,都感到戰慄。有些是吹捧式的,一部作品,經權威者發見,推崇備至,封為一流,遂使萬人空巷,鐘鼓齊鳴。這是兩個極端,時間已證明多為荒謬,可以不必再去談它。

  黨的三中全會以後,實事求是的文藝批評,重新為人們所提倡。但因為積重難返,真正做到這一點,還是很不容易的。鑒於過去棒喝主義的惡果太慘重,聲討式的評論文章,近來確是不常見了。吹捧式的評論,其數量雖不見減少,其程度——即吹捧的調門,卻有漸漸降低的趨勢。一般說來,目前的文藝批評,總的缺點,還是忽視藝術分析。具體說來,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架子太大,識見平常。很多文藝評論,文章很長,間架很大。好像不如此,不足以稱為文學評論似的。這是一種傳統習慣,而表現在文藝評論家那裡,尤其顯著。文章的規模,他們取法于古典批評家,而細觀其學識和見解,又多不相稱。

  二、人云亦云,角度一樣。讀關於某一作家的評論,常感到這一點。當然談的是一個人的作品,會有相同內容。但是在藝術分析方面,甚至所用辭句方面,雷同之處甚多,讀起來就缺乏興味了。著眼的角度,也大體一致。不能另開途徑,探討新的領域,以豐富對這一作家的研究。

  三、爭執不下,沒有準繩。現在,對於過去說是「有問題的作品」,叫做「有爭議的作品」。在討論時,總是有兩種完全對立的意見:甲說很壞;乙說很好。爭執一通,無結果而散。這就叫做爭鳴嗎?任何事物,總有一個衡量標準,定其質量。現在評論文章,不大提政治標準了。其實歷代文藝批評,並非完全不顧政治。藝術標準,也不是抽象的,不會是各執一詞,就可以罷休的。不能把文藝上的什麼主義,或什麼流派的主張,各有所好,隨便拿來,作為衡量人間一切文藝的尺度。對於藝術,古今中外,總是把現實生活、民族傳統、社會效果,作為評價取捨的標準的。

  如果一個民族,能以其不斷向上的正義的力量,維護著一個人心所向的道德標準;同樣,這個民族,也就能維護著一個人民共同認識的藝術標準。

  1983年9月9日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