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犁 > 芸齋瑣談 | 上頁 下頁
談讀書


  讀書,主要靠自學。記得上中學時,精力旺盛,讀書最多,也最專心。我們的國文老師,除去選些課文,在課堂給我們講解外,就是介紹一些參考書,叫我們自己在課外去選擇、去閱覽。

  文學非同科學,有時是可以無師自通的,只要個人努力。

  讀書也沒有準則,只有摸索著前進。讀書和自己的志趣有關,一個人的志趣,常常因為時代、環境的變化,而有所改變。所以,就是師長給你介紹的書,也不一定就正中你的心意,正合你當時的愛好。

  例如魯迅先生給許世瑛開的十部書,是很有名的。但仔細一想,許世瑛那時年紀還小,他能讀《全上古……文》或《四庫全書總目》那類的古書嗎?會有興趣嗎?但開這樣一個書目,對他還是有好處的。使他知道:人世間有這樣幾部書,魯迅先生是推重這些作品的。

  現在,也常常有人叫我給他開個書目之類的單子,我是從來不開的。迫不得已,我就給他開些唐詩古文之類的書,這是書林中的菽粟,對誰也不會有害處的。我想:我讀過的,你不一定去讀,也不一定愛好。我沒有讀過的好書多得很。而我讀書,是從來沒有計劃,是遇到什麼就讀什麼的。其中,有些書讀了,確實有好處,有些書卻讀不懂,有些書雖然讀過了,卻毫無所得。

  根據以上這個經驗,我後來讀書,就知道有所選擇了。先看前人的讀書提要,瞭解一下書的作者及其內容。而古人的讀書筆記,多是藏書記,只記他這本書,如何得來,如何珍貴,對內容含義,缺少正確的評價,這就只好又去碰了。

  「開卷有益」,我常常這樣安慰自己。

  我的習慣,選擇了一本書,我就要認真把它讀完。半途而廢的情況很少。其中我認為好的地方,就把它摘錄在本子上。我愛惜書,不忍在書上塗寫,或作什麼記號,其實這是因小失大。讀書,應該把隨時的感想記在書眉上,讀完一本,或讀完一章,都應該把內容要點以及你的讀後意見,記在章尾書後,供日後查考。讀古書,這樣做方便一些,在為所留天地很大,前後並有閑紙,現在印書,為了節省紙張,空白很少,只好寫在紙條上,夾在書裡面。不然年深日久,你讀過的書就會遺忘,等於沒有讀。古人讀書,都作提要,對作者身世,著作內容,作簡要的敘述和評價,這個辦法,很值得我們讀書時取法。

  青年人讀書,常常和政治要求、文壇現狀、時代思潮有關;也常常和個人遭遇,思想情緒有關。然而,總的趨勢,是向前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老年人的愛好,常常和青年人的愛好不大一樣,這是很自然的,也不要相互勉強。

  比如,我現在喜歡讀一些字大行稀,賞心悅目的歷史古書,不喜歡看文字密密麻麻,情節複雜奇幻的愛情小說,但這卻是不能強求於青年人的。反過來說,青年人喜歡看樂意寫的這樣的小說,我也是寧可閑坐一會兒,不大喜歡去讀的。

  1983年9月8日晨雨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