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犁 > 遠的懷念 | 上頁 下頁 |
談趙樹理 |
|
山西自古以來,就是多才多藝之鄉。在八年抗日戰爭期間,作為敵後的著名抗日根據地,在炮火烽煙中,綻放了一枝奇異的花,就是趙樹理的小說創作。 趙樹理的小說,以其故事的通俗性,人物性格的鮮明,特別是語言的地方色彩,引起了各個抗日根據地軍民的注意。他的幾種作品,不脛而走,油印、石印、鉛印,很快傳播。 抗日戰爭剛剛結束,我在冀中區讀到了他的小說:《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和《李家莊的變遷》。 我當即感到,他的小說,突破了前此一直很難解決的,文學大眾化的難關。 在他以前,所有文學作者,無不注意通俗傳遠的問題。 「五四」白話文學的革命,是破天荒地向大眾化的一次進軍。 幾經轉戰,進展好像並不太大,文學作品雖然白話了,仍然局限在少數讀者的範圍裡。理論上的不斷探討,好像並不能完全解決大眾化的實踐問題。 文學作品能不能通俗傳遠,作家的主觀願望固然是一種動力,但是其他方面的條件,也很重要。多方面的條件具備了,才能實現大眾化,主要是現實生活和現實鬥爭的需要,政治的需要。在這兩項條件之外,作家的思想鍛煉,生活經歷,藝術修養和寫作才能,都是缺一不可的必要條件。 我曾默默地循視了一下趙樹理的學習、生活和創作的道路。因為和他並不那麼熟悉,有些只是以一個同時代人的猜測去進行的。 據王中青的一篇回憶記載:一九二六年趙樹理「在長治縣山西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念書。他平易近人,說話幽默,是一個很有風趣的人。他勤奮好學,博覽群書,向當時上海左翼作家的作品學習,向民間傳統藝術學習。他那時就可謂是一位博學多識,多才多藝的青年文藝作者。」 這段回憶出自趙樹理的幼年同學,後來的戰友,當然是非常可信的。其中提到的許多史實,都對趙樹理以後的創作,有直接的關係。但是,即使趙樹理當時已具備這些特點,如果沒有遇到抗日戰爭,沒有能與這一偉大歷史環境相結合,那麼他的前途,他的創作,還是很難預料的。 在學校,他還是一個文藝愛好者,畢業以後,按照當時一般的規律,他可以沉沒鄉塾,也可以老死戶牖。即使他才情卓異,能在文學上有所攀登,可以斷言,在創作上的收穫,也不會達到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高度。 創作上的真正通俗化,真正為勞苦大眾所喜見樂聞,並不取決於文學形式上。如果只是那樣,這一問題,早已解決了。也不單單取決於文學的題材。如果只是寫什麼的問題,那也很早就解決了。它也不取決於對文學藝術的見解,所學習的資料。在當時有見識,有修養的人材多得很,但並沒有出現趙樹理型的小說。 這一作家的陡然興起,是應大時代的需要產生的,是應運而生,時勢造英雄。 當趙樹理帶著一支破筆,幾張破紙,走進抗日的雄偉行列時,他並不是一名作家。他同那些剛放下鋤頭,參加抗日的廣大農民一樣,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任何特異的地方。他覺得自己能為民族解放獻出的,除去應該做的工作,就還有這一支筆。 他是大江巨河中的一支細流,大江推動了細流,洶湧前去。 他的思想,他的所恨所愛,他的希望,只能存在於這一巨流之中,沒有任何分散或格格不入之處。 他同身邊的戰士,周圍的群眾,休戚與共,親密無間。 他要寫的人物,就在他的眼前,他要講的故事,就在本街本巷。他要宣傳、鼓動,就必須用戰士和群眾的語言,用他們熟悉的形式,用他們的感情和思想。而這些東西,就在趙樹理的頭腦裡,就在他的筆下。 如果不是這樣,作家是不會如此得心應手,唱出了時代要求的歌。 正當一位文藝青年需要用武之地的時候,他遇到了最廣大的場所,最豐富的營養,最有利的條件。 是的,每個時代都有它自己的歌手。但是,歌手的時代,有時要成為過去。這一條規律,在中國文學史上,特別顯著。 隨著抗日戰爭的勝利,土地改革的勝利,解放戰爭的勝利,隨著全國解放的勝利鑼鼓,趙樹理離開鄉村,進了城市。 全國勝利,是天大的喜事。但對於一個作家來說,問題就不這樣簡單了。 從山西來到北京,對趙樹理來說,就是離開了原來培養他的土壤,被移置到了另一處地方,另一種氣候、環境和土壤裡。對於花木,柳宗元說:「其土欲故」。 他的讀者群也變了,不再完全是他的戰鬥夥伴。 這裡對他表示了極大的推崇和尊敬,他被展覽在這新解放的,急劇變化的,人物複雜的大城市裡。 不管趙樹理如何恬淡超脫,在這個經常遇到毀譽交於前,榮辱戰於心的新的環境裡,他有些不適應。就如同從山地和曠野移到城市來的一些花樹,它們當年開放的花朵,顏色就有些暗淡了下來。 政治鬥爭的形勢,也有變化。上層建築領域,進入了多事之秋,不少人跌落下來。作家是脆弱的,也是敏感的。他兢兢業業,唯恐有什麼過失,引來大的災難。 漸漸也有人對趙樹理的作品提出異議。這些批評者,不用現實生活去要求、檢驗作品,只是用幾條杆棒去要求、檢驗作品。他們主觀唯心地反對作家寫生活中所有,寫他們所知,而責令他們寫生活中所無或他們所不知。於是故事越來越假,人物越來越空。他們批評趙樹理寫的多是落後人物或中間人物。吹捧者欲之升天,批評者欲之入地。對趙樹理個人來說,升天入地都不可能。他所實踐的現實主義傳統,只要求作家創造典型的形象,並不要求寫出「高大」的形象。他想起了在抗日根據地工作時,那種無憂無慮,輕鬆愉快的戰鬥心情。他經常回到山西,去探望那裡的人們。 他的創作遲緩了,拘束了,嚴密了,慎重了。因此,就多少失去了當年的青春潑辣的力量。 很長時期,他專心致志地去弄說唱文學。趙樹理從農村長大,他對於民間藝術是非常愛好,也非常精通的。他根據田間的長詩《趕車傳》,改編的《石不爛趕車》鼓詞,令人看出,他不只對趕車生活知識豐富,對鼓詞這一形式,也運用自如。這是趙樹理一篇得意的作品。 這一時期,趙樹理對於民間文藝形式,熱愛到了近於偏執的程度。對於「五四」以後發展起來的各種新的文學形式,他好像有比一比看的想法。這是不必要的。民間形式,只是文學眾多形式的一個方面。它是因為長期封建落後,致使我國廣大農民,文化不能提高,對城市知識界相對而言的。任何形式都不具有先天的優越性,也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要逐步發展,要和其他形式互相吸收、互相推動的。 流傳民間的通俗文藝,也型類不一,神形各異。文藝固然應該通俗,但通俗者不一定皆得成為文藝。趙樹理中後期的小說,讀者一眼看出,淵源于宋人話本及後來的擬話本。作者對形式好像越來越執著,其表現特點為:故事行進緩慢,波瀾激動幅度不廣,且因過多羅列生活細節,有時近於賣弄生活知識。遂使整個故事鋪攤瑣碎,有刻而不深的感覺。中國古典小說的白描手法,原非完全如此。 進城不久,是一九五〇年的冬季吧,有一天清晨,趙樹理來到了我在天津的狹小的住所。我們是初次見面,談話的內容,現在完全忘記了,但他留給我的印象是很清楚的。他恂恂如農村老夫子,我認為他是一個典型的農民作家。 因為是同時代,同行業,加上我素來對他很是景仰,他的死亡,使我十分傷感。他是我們這一代的優秀人物。他的作品充滿了一個作家對人民的誠實的心。 林彪、「四人幫」當然不會放過他。在林彪、「四人幫」興妖作怪的那些年月,趙樹理在沒有理解他們的罪惡陰謀之前,最初一定非常惶惑。在既經理解之後,一定是非常痛恨的。他們不只侮辱了他,也侮辱了他多年來為之歌頌的,我們的黨、國家和人民。 天生妖孽,殘害生民。在林彪、「四人幫」鼓動起來的腥風血雨之中,人民長期培養和澆灌的這一株花樹,凋謝死亡。 這是文學藝術的悲劇。 經濟、政治、文藝,自古以來,就形成了一種非常固定,非常自然的關係。任何改動其位置,或變亂其關係的企圖,對文藝的自然生成,都是一種災難。 文藝的自然土壤,只能是人民的現實生活和鬥爭,植根於這種土壤,文藝才能有飽滿的生機。使它離開這個土壤,插進多麼華貴的瓶子裡,對它也只能是傷害。 林彪、「四人幫」這些政治野心家,用實用主義對待文藝。 他們一時把文藝捧得太高,過分強調文藝的作用,幾乎要和政治,甚至和經濟等同起來。歷史已經殘酷地記載:在他們這樣做的時候,常常是為他們在另一個時候,過分貶低文藝,懲罰文藝,甚至屠宰文藝,包藏下禍心。 1978年11月11日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