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犁 > 書林秋草 | 上頁 下頁
讀作品記(一)


  《蒲柳人家》 中篇 劉紹棠作 載《十月》一九八〇年 第三期

  紹棠敦於舊誼,每有新作,總是熱情告我,希望看看。而我衰病,近年看新作品甚少。他奮發努力,寫得又那麼多,幾年來,長、中、短篇,齊頭並舉,層出不窮。我只看過幾個短篇,也沒有提出具體意見。前不久,他簽字寄來載有此作的《十月》一冊,並附信。我感到實在應該認真讀讀他的新作了。用兩個整天,讀完。我視力弱,正值陰雨,室內光線不足,我多半站在窗下,逐亮光讀之。

  讀畢,本想寫篇短文。當時因事務多,只把聯想到的意見,提綱告他。後又因發生嚴重暈眩,遂稽遲至於今日。心實愧之。

  紹棠幼年成名,才氣橫溢,後遭波折,益增其華。近年來重登文壇,幾個長篇,連載於各地期刊,成績斐然。今讀此作,喜歡讚歎之餘,覺得有下面幾個問題,可以同他商榷。

  這些問題,有的與紹棠之作有關,有的無關,是提出和他討論。

  紹棠對其故鄉,京東通縣一帶,風土人物,均甚熟悉,亦富感情。這是他創作的深厚基礎。然今天讀到的多系他童年印象,人物、環境比較單純,對於人物的各種命運,人生的難言奧秘,似尚未用心深入地思考與發掘。人物必與社會風貌關聯,才能寫出真正時代色彩。紹棠的作品,時代色彩,並不凝重。人物刻劃,重在內心,從內心反映當代社會道德倫理,最為重要。然做到此點,不似風花雪月描寫之易於成功。

  在作品中,人物必須與社會結構、社會風尚結合起來寫。不如此,所謂時代色彩,則成為塗飾標簽,社會、時代、人物,不能實際融為一體。

  此中篇,幾個主要人物,都寫得有聲有色,然結構稍松,總體無力,其原因在此。這是高要求,我對於此點,也只是高山仰止,不得其途而進也。

  愛情故事,為古今中外文學作品所共有,名著亦然。於是有人把愛情定為文學永久主題之一。其實似是而非。就文學史觀之,傳世之作,固有愛情;而專寫愛情者,即所謂言情小說,產量最多,而能傳世者甚為稀少。作品之優劣,讀者之愛棄,自不在此。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這只是從生理上說。文學作品固然不能忽視生理現象,然所看重者為心理、倫理現象。偉大作品之愛情,多從時代、社會、道德、倫理著眼,定為悲劇或喜劇的終極。小說之紅樓,戲劇之西廂,無不如此。其他,如《牡丹亭》形之於夢中,《聊齋志異》幻之於狐鬼,雖別開生面,其立意亦同。偉大作品,實無為寫愛情而寫愛情者。

  至於「三角」之作,或小人撥亂其間,雖改朝換代,變化名色,皆為公式,不足談也。

  紹棠寫愛情,時有新意,然亦有蹈故轍處。不以自己的偏愛寫文章,不遷就世俗的喜好寫文章,而以時代和社會的需要寫文章。這是我年近七十,才得出的結論。

  藝術既發源於勞動,即與人類生活現象密切相關。中間雖亦有宗教、政治影響,究以反映人生現實為主。現實主義貫穿中外文學藝術歷史,這既是規律,也是事實。

  在這一主流之外,尚有旁支流派。寫作手法,並不求同,而貴有新的創造。但如脫離現實根本,違反規律,則雖標新于一時,未能有傳久者。中國「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現實主義為其基本傳統,當時師承者,除民族遺產外,主要為十九世紀東、北歐現實主義作家和作品。這些作家,除去作品深刻的現實內容外,皆富有偉大的人道主義精神,個性解放思想,社會進步要求。

  隨著歐美資本主義的發展,及其時時遇到的危機,人的生活,在新情況下遇到的困惑,常常迫使文學藝術,脫離常軌,產生新的派別。此種派別,時時表現為對現實的懷疑、憂慮、不滿,內心的反抗。在文學的內容和形式上,形成種種反現實主義的傾向。

  這些新的文學流派,在過去,也常常引進到中國來,也常常有人仿效之,宣傳之。但常常不能為廣大群眾接受,並經不起時間考驗,迅速滅亡。近幾十年,各種新的主義、流派,差不多都曾在中國傳播過,但能在此土生根豐茂者甚稀。

  文學藝術,自有其民族傳統,維妙維肖的寫實手法,最為中國人民所喜聞樂見。此外,中國的資本主義,並未得到長足的發展,更談不上成熟與崩潰。社會上的競奇鬥異的趣味,遠不同于歐美。此後,從國外引進一些新的文學流派,自亦難免,有的群眾也許愛好一時,然從藝術來說,只能說是多了一種普及的樣式,並非是對藝術的提高。

  三十年代,有所謂新感覺派,日本作家橫光利一頗有名。

  中國穆時英初仿效之,後抄襲之,遂即名譽掃地,而此流派亦隨之銷聲斂跡,不再有人稱道。

  橫光利一有一篇小說,題名《拿破倫與疥癬》,他寫拿破倫所以征服歐洲,是他的疥癬,時常發癢的結果。中國的曾國藩也患有此症,時時對人搔爬,鱗屑飛落,拍馬者譽為龍變。難道他的敉平太平天國,也是癬的作用?小說家可以異想天開,編造故事,有時以為越新奇,越能聳人聽聞,其實是自促自己作品的壽命。海外奇談,不能代替文學。

  中華民族,這塊偉大的土壤,是很肥沃的,對於外來的東西,也是熱烈多情的,這一點,從南北朝翻譯佛經起,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如果把文學藝術,比作花卉,只有那些真正有生命力的,並對這塊土壤的現實有所補益的,才能在它身上繁殖成活。

  紹棠不尚新奇突異,力求按生活實狀,自然描述,是其風格之長。然于現實主義的師法繼承,似應再為專篤。

  紹棠幼年,人稱卓異,讀書甚多,加上童年練就的寫作基本功,他的語言功力很深,詞匯非常豐富,下筆汪洋恣肆。

  但在語言運行上,有氾濫之處。詞句排比過長,有失於含蓄。

  有所長必有所短也。讀書似亦甚雜,吸收未加精選。即如卿卿我我的文風,有時也在他的文章中,約略可見。

  對於作品,歷史有它自己的優選法。歷史總是選擇那些忠實於它,並對它起過積極影響的作品。歷史最正直公平,不需要虛詞,更厭棄偽詞。任何企圖掩蓋歷史真相,欺世盜名的人和作品,他的本來面目,遲早要被歷史揭示出來。讀書,博覽之外,還要有選擇,評文要有高標準。

  以上不算評論,原來是想再寫封信,告訴紹棠的。現在編入讀書記,也要先抄錄一份,就正於紹棠,恐不符合實際之處甚多。年歲相差,時代先後,老的見解,總常常是保守落後的。

  1980年8月7日立秋節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