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犁 > 耕堂序跋 | 上頁 下頁 |
柳溪短篇小說選集序 |
|
一九四六年春天,我到了河間。《冀中導報》給我登了像一張麻將牌那麼大的一條「消息」,這則消息,使我幾乎得福,旋而得禍。 區黨委聽說來了一個作家(那時還很少這樣稱呼),就想叫我去擔任「重要職務」。這在別人看來,顯達的通途,已經展現在我的面前。可是一問熟悉我的人,都說:「他幹不了。」 因此就沒有做了官,一直潦倒至於今日。至於那禍,因為這則有人認為是「駭人聽聞」的消息,它的副作用也相當大,第二年土地改革,就給我引來了本可避免或從輕的批判。虛名能招實禍,這是我第一次的體驗。 沒有擔任「重要職務」,區黨委還是很關心我,叫我主編了《平原雜誌》,確實是「主編」,因為並沒有一個同事。編輯部就設在冀中導報社的捎門洞裡,靠西牆放一扇門板,是我的床鋪兼坐位,床前放了一張小破桌。 不久,傳說新從北京來了一位女學生,很洋氣。又不久,傳說區黨委覺得我一個人辦刊物太煩勞,要把這位女學生分配到這裡來。這並非訛傳,一天上午,女學生姍姍而來,坐在了我的門板上,這就是柳溪同志。 我和她作了簡短的談話。送走她以後,我想:從在山裡時,我就是一個人編刊物,已經成了習慣。添一個人,反倒多一個人的麻煩。又是個女的,諸多不方便。我隨即這樣回復了上級。 我那些年,並不像現在深居簡出,蟄伏一處。時常出去雲遊,芒鞋破缽,雲蹤無定,一出去就是十天半月。回來編刊物、寫稿子的時間,也不過是半月。 有一年的初冬,我正在饒陽、博野之間的田野裡雲遊,忽見一個農村少婦,兩手把一個肥胖的嬰兒托在胸前,在荒野小道上,大踏步迎面而來,走在跟前,我才認出是柳溪。她已經結婚生子,並且完全農民化了。 我同她站在大道上,寒暄幾句,又各奔東西。 那一天的明麗的陽光,帶有霜雪的田野,沉睡的嬰兒和風吹日曬的母親,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我不記得柳溪在老區的寫作情況,進城以後,她很快就成為有名的作家了。 在老區,也沒有「女作家」這個稱號,就是荷槍的女戰士,也並不享受什麼特殊的榮譽和待遇。在大都會,則是另一回事。女作家一旦成名,便有很多身外之物包圍她。柳溪好像並沒有這種經歷,未享捧場之樂,已遭墜淵之苦,她的命運可以說是很坎坷了。 去年我才知道她是紀昀的後代。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柳溪幼時,恐怕她的家庭,已經沒落了。然而,正像榮華是沒落之基一樣,沒落是奮起之基,柳溪幼年的學習,以及後來的寫作,都是很刻苦的。我相信遺傳學,她的文字,她的為人,據我看來,都有她遠祖的遺風。她為人開朗,好言笑。文思敏捷,其才足以副之;刻劃深到,其學足以成之。時有嘲諷,發人深省;亦富娓娓,聽者不倦。她的作品,在她給《天津日報》文藝週刊投稿時,我已經拜讀不少,常常為她那種女同志不易有的豪放,擊節叫好。 柳溪同志經歷了漫長的艱難之途,積累了豐富的人生經驗。現在重登文壇,才力不衰,新作甚富,她的文學事業的前途,是不可限量的。我在衰老之年,憶些青春舊事,作為她的小說集的發端吧! 1980年11月5日下午3時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