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犁 > 耕堂讀書記 | 上頁 下頁
《義門讀書記》


  在我大量購書那些年,我買了多種名人的讀書記,就是沒有買《義門讀書記》。也不是沒有遇見過。有一次在天津古籍書店,見到一部木版的,但看來書品不佳,且又部頭大,就放過了。

  近年,已經很少買書,因為已經看不了多少。但有時聽說有合意的書,還是想買一點。傅正穀告訴我,他買了一部中華新印的《義門讀書記》。我托人去買,天津卻買不到。又叫在北京工作的女孩子,到中華書局的門市部去問,才買到了。

  書分上、中、下,共三冊,是前幾年出版的,定價八元,還算便宜。

  翻閱一過,知為何焯讀書時,隨時記在書冊之上的文字,又經後人從他讀過的書冊上,摘抄下來,整理成書的。

  都是零碎的考定、評語,毫無統系,談不上著述。

  這類書,我一向沒有興趣。所買的清人王念孫、王鳴盛、錢大昕、趙翼等人的著作,都一直放在那裡,沒有細讀。其實,較之何氏,他們的書,還算是有些統系的。

  但何氏是很有名的人物,他的這部書,也為考據家所重視。所校《兩漢書》、《三國志》尤有名。

  我先細讀了書後有關他的身世的附錄材料。這是我一向的讀書習慣。從中得知他一生經歷坎坷,並能看出清初讀書人的特殊遭際。即使不讀正文,錢也不算白花了。

  何氏少年時即好學不倦,讀書特別細心用功。他曾選印《四書文》、《歷代程墨》,並評定坊社時文行世。全祖望說他,「是以薄海之內,五尺童子皆道之。」這種工作,就像目前編印兒童少年讀物一樣,既出名,又有利可圖,且不會有什麼問題。後來,他由拔貢,選送太學,漸漸有了點名聲。

  人一有了名聲,便充滿了危險。先是一些要人,開始對他注意,拉攏他,想叫他出於自己的「門下」。如果能堅持淡泊,不去上鉤也好。無奈讀書人,又羡慕富貴,不耐清苦。他先後依附過徐乾學、翁叔元、李光地,一直被薦到康熙皇帝身邊。不久,又奉旨侍讀皇八子貝勒府。這表面光榮,實際已被推到火山口上去了。

  果然:「康熙在熱河,有人構讒語上封事。康熙返京,何焯於道旁拜迎,即被收系,馳送獄中,並籍沒其邸中書。」他能活下來,已經是萬幸了。

  耕堂曰:文人與官人,性格多不同。官人與官人之間,矛盾又很多。因此名士多與貴官相處日久,必爭論失歡。貴官或被仇家告訐,名士則易成為「東家」的替罪羊。伴皇子讀書,則很容易被看作參與了皇統之間的明爭暗鬥。雍正皇帝上臺,何焯幸已早死,不然,確實要夠他受的了。

  1990年11月30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