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孫犁 > 耕堂讀書記 | 上頁 下頁 |
買《章太炎遺書》記 |
|
我先後購買的章氏遺書,計有: 一、《章太炎先生所著書》。上海古書流通處一九二四年石印,所據為浙江圖書館校刊章氏叢書本。共二十冊,有光紙,價十二元。其目錄為: 《春秋左傳讀敘錄》、《劉子政左氏說》、《文始》、《新方言附嶺外三州語》、《小學答問》、《說文部首均語》、《莊子解故》、《管子餘義》、《齊物論釋又重定本》、《國故論衡》、《檢論》、《太炎文錄初編》、《補編》、《菋漢微言》。 二、《章氏叢書續編》。成都薛氏崇禮堂木刻本,共四冊,價八元。其目錄為: 《廣論語駢枝》,《體撰錄》、《太史公古文尚書說》、《古文尚書拾遺》、《春秋左氏疑義答問》、《新出三體石經考》、《菋漢昌言》。 三、《章太炎先生家書》。中華書局一九六二年影印本。家書共八十四通,系與夫人湯國梨之通信。 此外,還購有《章太炎年譜長編》。章志釣編,一九七九年中華書局版。此書以章氏自訂年譜為綱,系以各時期與章氏思想行動有關之資料,收羅豐富,編織有序。不只從一個時代,反映出一個人物的風格,也從一個人物,反映出一個時代的面貌。此書上下二冊。 中學時,我買了一本《國故論衡》,可能是國文老師的介紹,是為讀章氏著作之始。當時是怎樣讀的,現在已經記不清,但沒有讀懂,是可以肯定的。因為就是現在我讀起此書,還是很吃力。當時,確是認真讀過的,就像我那時讀《費爾巴哈論綱》,英文原本《林肯傳》,嚴譯《名學綱要》一樣,是用一種硬啃的讀書法。這種讀書法,當時頗具效力,好像是鑽進書中去了。但印象不深刻,經過若干年,又都茫茫然。現在,購置了以上書籍,通讀能懂的也只有:《文錄》、《菋漢微言》及《昌言》(這都是章氏對弟子的談話記錄,多關於歷史、人物、時事,文字比較通俗)、家書以及年譜。 章太炎二十三歲時,肄業詁經精舍,受德清俞蔭甫(樾)教。曾國藩說過:李鴻章拼命做官,俞蔭甫拼命著書。 是當時知名學者。嚴格說,這是章太炎做學問之始,並從此得以成為朴學大師,享名於後。樸學是清朝一種主導的學術,如果不是時局的影響,他可能一生從事這種書齋中的工作。因為排滿運動的興起,他成為革命人物,辛亥革命以後,他又成為民國的元勳,政治和學術的名望,同時有之。實際上,他只以學術文章見長,雖然好參與政治,好談政治,好作幻想大言,多不切於實際。所以在政治上,名望雖高,卻並沒有什麼實績,也沒有做成什麼大官。民國以後,政局屢變,章氏言論態度亦屢變,甚至依附過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後來不能活動,就常常發通電表示政治見解,看來他是一生不甘寂寞的。 章氏幼年即患有眩厥症。應童子試時,即因此病而未終場。他自己後來也常常提到:「予少時多病」。眩厥是一種腦神經疾病,但並不影響讀書、作文,且有時表現為靈敏、激越,故章氏文章,鋒利如削,有一種奇異色彩,此病理使然。 然此病有時興奮易怒,有時沉鬱寡言,顯然不宜於理政,所以他雖熱心政治,當權者從未委他以重任。袁世凱不得已委他個東三省籌邊使,他也沒有做出多少成績,很快就辭職不幹了。 章氏為文,好罵人,有些地方,看起來近似人身攻擊。如罵吳敬恒:「善鉗爾口,勿令舔癰;善補爾袴,勿令後穿。」等語,當時稱為名句。有一次,竟罵蔡元培為法國人,非中國人。但對人對事,又像並無成見,時有改變,也不記私怨。為友為敵,常有反復,這也是和他的性格有關的。 章氏好鋪張,章士釗在一篇回憶文章中說,章太炎好穿奇裝異服,招搖過市。另有記載,有一次,他到四川公幹,買了一大條紅布,製成一幅橫標,雇兩個人抬著,作為他的前導,以壯行威。 此人很重道義,他為參與締造民國,光榮犧牲的同志,都寫了傳記,並為他們請封表揚。傳記真實地記錄了這些人的個性行跡,使我們可以看到清末民初那些志士仁人的形象。如記鄒容幼年好雕刻,獄中得弱症,章氏為其診脈處方等情節,都有班馬史傳之遺意。 他的學術,因為我不懂,姑且不論。章氏的文章,我以為辯才不及梁啟超,然切實過之;深湛不及王國維,然條暢過之。章梁文體,實為後來報章文字之先聲,影響新聞界至巨。他的著名文字,如討滿洲檄,我以為寫得並不精彩,羅列罪狀,有勉強湊數之弊,文字也冗長造作,生動之筆太少。 與康有為論難的信,感情就充沛得多了。又好用古字,人多不識,這實際上是限制了自己文字的流傳。 文人逸事,熱鬧有趣者多,真實可信者少。章太炎大鬧總統府一事,最為當時所樂道。記載頗多,且加演義,以為章太炎如何英雄,袁世凱如何沒有辦法。其實,在那種場合下,有辦法的還是大總統,沒辦法的還是窮書生,他究竟是被拘留起來了。章氏自記,就平實得多,晚年並稱讚了袁世凱的肚量,證明章太炎是一個誠實的人,一個真正的書呆子。 章氏晚年,受人饋贈,賣文章,為海上聞人如杜月笙的先人寫碑傳,為人所詬病。其實這些都是小節,是情有可原的。他的愛民族愛國家的大節,至死是為人們所稱道的。 他晚年,不承認甲骨文的真實和價值,這是魯迅說的「專家之悖」造成的,也是情有可原的。人一旦成為某一學術領域的權威,即不知不覺,把自己看成偶像。偶像是要本能地排除自己所不知的新生事物的。 古人以能立功、立德、立言者,為名人。章氏有功於民國,雖無大德於民,然亦無虧缺之處。至於言,煌煌大著,更無論矣。成為中國近代史上一大名人,固非投機取巧,沽名釣譽者流可比。然名人都有時代的特點,為歷史所鑄造,與英雄同。當其一旦成為名人,則追逐者日眾,吹捧者日多,軍閥官僚商賈皆爭先利用之。或贈以高樓,或贈以駿馬。黃金不求自得,美女紛至遝來。於輿論優勢之外,往往亦得實利。 本人亦以不同凡俗自居,人之阿諛,不以為怪,人之厚贈,以為應當。日久天長,主觀客觀上,名存實亡,變成偶像。言行不顧,見利忘義,有些名人,遂成為不名譽之人。名人既敗,毀之者亦眾,過去譽之者,必轉而造謠,投井下石而後快。此名人興衰之通則也。 近世之名人,為數甚眾,流品腳色亦甚雜,根基牢固者少,忽起忽落者多,求如章氏之人品學術貫徹始終者,並不多見。我讀他的著作,是懷著虔誠尊教之心的。 發願寫這樣一篇文章,時間已有三年。參考書打開又放起,放起又打開,一直未得成篇。此因過去讀過的書,都已忘記,年老少精神,又不願去翻檢,知難而退。近日,其他文章不好寫,遂決心寫出,然亦只是讀書的印象斷片,不得稱為研究文字也。 1986年8月23日校訖並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