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沈從文 > 自傳編零 | 上頁 下頁
給程流金一家①


  (1976年10月于蘇州)

  流金、宗蔻小妹:

  ………

  這信寫了好幾天,因為被親友拉去看了一回桂花。太湖邊真正夠得上叫「果園鄉」的窯上的桂花。正當摘花時,有千百男女老幼正在忙到摘桂花。一個山接一個山,在階段整齊的花樹下工作,估計能及時摘下的,還不會到十分之二三,其餘都不可免隨同一夜小雨而重歸泥土。桂花栽得並不太密,可是在盛開中多已把壓得彎彎的樹枝擋住行路人,無法通過。

  真是一生奇觀。另外又看了一回角直保聖寺的泥塑,大約是五代時作品,水即近宋式,非唐式法。天氣好,在小市鎮上吃得也很好……這麼幾天中,北京傳來的新消息,和蘇州市幾條大街上的反映,對這次初初聽來如「突然」,其實卻是「必然」的新問題,把我們所想像的幾幾乎在一夜之間便變成事實。使得每個成年人都像年輕了十歲。我們的國家或許正應合了《易經》上提到的「否極泰來」。

  把我在前信中為小妹等設想的明天,一下子全改變了。倒反而不免重新感到一點「杞憂」,就是更新的明天,要把青年問題由國家來處理得更合理一些。恐怕還要有些周折,折騰,甚至於還不免要受某種封建意識形成的習慣所影響,所干擾,走幾年彎路,使年青人在希望中把青春送走。所以有些事,比如學習,有待於自己來解決的,看來還不少。舊的障礙去了,新的隨之而來的「看不慣」,「受不了」,使人消極因素,還是要培養「破藩決籬」的「幹勁」和「衝勁」,才能加速促進社會合理化的進展。

  北京熟人來信說:「新的明天對於你的工作會感到需要,是明確的。」可是我自己卻以為第三回改業,也因之提出了「更有必要」的證據,能照所擬想的做去,可用時間雖不怎麼多,可做的事或更配合得上明天的需要。這只看看今天對青年的「學習對象」的提法,也可看出,「于無路處走出路來」這句話,儘管出於魯迅之口,是不會特別提出鼓勵青年一代真正大膽走去的。

  這些日子,在上海或北京,能接觸到的,感覺到的,必十分多,盼能把無忌諱的瑣瑣小事告告。蘇州地方似乎也是「四人幫」向南京進行搗亂時一個據點。但是活動的方式,將受到一定制約,不會比上海某一區還花樣多些。習歷史的大致都可從歷史的進展中,早就看得出一個規律,即丑角佞幸,即或在任何新社會裡,總還有的是種種機會向上爬,成為「寵倖」和「弄臣」,赫然不可一世。且因「投鼠忌器」,聽之為所欲為,使人緘口結舌,同陷於無可奈何情形下。

  可是這些丑角,卻迫不及待的,在為人造陷阱時,預先為自己也作成了更多的陷坑。又自信極深,以為如何如何,即可趁機會做更多的壞事,同時也是極其愚蠢的事情。但冰山一倒,終不免弄得驚惶失措,自招毀滅。「四人幫」的惡行,前後恰恰個歷史規律卻又在中國出現過一次。我們不僅由今可以會古,亦可以由古可以鑒今。社會儘管變得異常迅速而劇烈,這個規律還是值得好好學習。特別是從當前推測「明天」,如何改造人思想,僅僅學習主席革命理論在中國的發展過程,還不容易真正觸著許多人的靈魂中的封建意識的殘餘。

  似乎同時還要把學習如何做人,還要把一些乍看來早已過時,一作具體分析,卻還特別有用的做一個現代公民所需要的基本原則,牢牢記住不放,學得深而又懂得透,他才可望對於某種巧佞幸進之徒的虛偽詭詐,不擇手段的投機取巧的種種壞人壞點子,能有「鑒別力」和「免疫性」,國家的明天,才會真正有個嶄新的面貌出現,使下一代青年活得更莊嚴也更合理,而不至於成為陰險狡詐的丑角,把一切待發揚的有益於國家社會的長處,在重重挫折中毀去。下而至於使得八億人民都不知如何是好,上而直到使得政治局中幾個主要成員,党和國家的最高負責人,各因有所忌諱,除在會議上相見外,平時竟不敢作一般性過從。

  若不能從這種現實的形成,取得一點教育,十分謹慎認真,對於「城狐社鼠」可作隱蔽保護的根本原因,有所認識,而作出更大的努力,加以合理的制約,則到另一時,還難免會出現這種歷史性的重複。更何況以目下而言,所謂幾個特別突出的大知識分子,就早已學會採用儒家中「禮為尊親諱,力避犯逆鱗」的心術,和近代政術中的巧佞相結合,用來維持他個人的名位。而且形成的趨勢或影響,甚至於比幾個彰名顯著的小人還具有持久的惡影響。一方面鼓勵到封建意識的抬頭,另一面也為「四人幫」的小細胞作成培養候補人的溫床。

  按照近代政治的「現實」習慣,總是把「焦頭爛額」的人尊為座上客,而不在意「曲突徙薪」的建議,加以深入分析和考慮。也可說因此對於中國的知識分子的本來特徵——長處和弱點的認識,都還缺少應有理解。重視或輕視,都易過分,難得恰到好處。因此比較老實正派的,反而不如長於巧佞逢迎的吃香,受重視,有出路。只擔心知識分子搗亂不合作,卻樂於知識分子的逢迎捧場,也因之過去在蔣介石時代「獻九鼎」的名流,和在宋美齡身邊作「顧問」的人們,都成為吃得開的「不倒翁」、「×××」。而十分本分貼著國家需要默默低頭做事的人,反而覺得硬生生的不好對付,不易制伏,別有用心。今後是不是還有些不同認識?恐得有一二年時間才會看得出。

  並候長幼佳好。

  從文十九日

  【注釋】

  ①程流金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