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沈從文 > 自傳編零 | 上頁 下頁
凡事從理解和愛出發(1)


  【①這是作者1951年給一青年記者的廢郵,「文革」時被抄走,此為殘存部分。信寫了四個月,在已發現的沈從文書信中,是寫得最慢、最長的一封。同年11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我的學習》,是作者第一個正式發表的檢討,與這信寫於同一時期。】

  ……手,根本無從下手。特別是許多書都必須放在手邊自由調用,無充分經濟力可作到,正如過渡者無舟楫橋樑,因掌握不住資料,任何理想通只是空空的,無辦法可言!過去以為升官發財不容易,因為必有大本領的人才辦得到。至於讀書求知識,且一切為人而努力,總還可以希望。現在才明白也不是簡單事。能力強則百事左右逢源,無往不自如。不中用,則什麼事都辦不通。敦煌展兩個月,可惜不曾在會場中見到你。摸索四個月,倒是對於中古美術史中一小部門,學了一課,明白了些些問題。不廣,不深入,但碰著了一些待清理問題。

  另外寄篇文章來,望看看。是有關工藝專題的。如何處置都好,不可用,一星期望還給我。抄了十來次,還是廢話一堆。有些見解還好,提出了個問題,只是普通編者看來,會以為不夠政治性的。

  我讀書既少專精,又雜而不純,極大弱點是有理想而不善於實踐。不會搞錢,不會在一般性社交中和人應對調和有以自見,在工作中又特別不善於與人合作,或從打趣唱鬧方式聯繫群眾。唯一只是肯學習,不大私心,對人對事有熱情,常在忘我情形下求工作有益於人、有益於事而已。但是在工作中,其實也只是一個永遠敗北者。始終學下去,沒有一種學得好。始終用筆,于自己難滿意,於人更只形成一切隔離原因。

  時代變動大,由於缺少適應能力,終於如此萎悴毀去,也十分自然,不足異,不足惜,不足道。人的頭腦猶如機器,比較精細也就容易損傷,如經胡亂一拆散,或又毀壞了些零件,不易回復是意中事。國家事大,個人太渺小了,算不了什麼的!一個人有一個人的限度,我已在種種方面盡了個新國家公民責任,更從種種方面學習忘我而利人,如體力神經還是因超過了所能擔負而毀去,也只有聽之。我們常說時代或歷史,這也是時代,是歷史!

  國家基礎已確立,任何勢力都不可動遙但因為舊機構打毀,凡事在重新安排,不可免有些不接榫處,千頭萬緒待疏理。但是國家已日益好轉,個人不算什麼的!在革大時,有一陣子體力精神均極劣,聽李維漢講話說,國家有了面子,在世界上有了面子,就好了,個人算什麼?說的很好。我就那麼在學習為人民服務意義下,學習為國家有面子體會下,一天又一天的沉默活下來了。個人渺小的很,算不了什麼的!

  你工作怎麼樣?還忙得有條理沒有?有意義沒有?照我理解到的說來,有好些人雖忙卻並不曾能在工作上把效率提高,更有人因為照一般方式學習,反而把學習應有進度掉落的。說明一切問題實在摸索中,學習也還待改善。統盤籌畫式的學習,不是最合理辦法。望在工作、在學習上多努點力,為國家可多作幾十年事。凡事客觀些,會把工作搞得好些。

  多學習文化,要格外努力,用處也多些。照我理解到問題說來,此後記者的工作,實在十分重要,文化知識要提高,才有可能反映到見解中,敘述和批評中。共同綱領常說「愛祖國文化,愛科學」,又說「普及第一」,許多事都得通過記者筆下來傳達。就目下說,普通記者是完成不了這個任務的。要完成,首先得提高自己。比如有關出版物的批評,文學藝術的批評與得失檢討,就需要有更多眼光深遠的提示,向作者向領導兩面常作具體而有益薦議。

  你年齡正是能廣泛吸收多方面知識時,務必要把興趣放寬些,將來用處多。明白方面廣,也才可望明白許多部門問題的相互聯繫性。對別人成就知尊重,能無私心的去鼓勵,也正是愛國家最好而具體辦法。因為一切好處都是有傳染性的,能生長的,對國家向前發展有益有用的。個人如只看自己,不注意以外事情,易失於偏,不免孤立離群。集團如只看自己,不能善於理會自己以外的人和事,也易成為主觀的,非馬列的,更誤事,即損毀了有用器材而不自覺。馬列說知人,知人也不易!

  你詩怎麼不寫下去?應當再寫下去。最有用是寫短篇小說,新時代應當有一種完全新型短篇出現,三兩千字,至多五千字。一切是新的,寫新的典型,變化,活動,與發展。這種新型文學作品,到現在還沒有見到。寫小說有好處,即對人客觀,尤其是因此理解人的善良。某種善良在時代過渡期是不甚適於生存的,適如無用,更可能害事。但一個人的本質總是要從善良發展的。一切文學都有個深度,即看作者對於「人」的理解,以及把它結合到種種不同人事上時的情形,及發展變化中的關係。

  更重要是善於處理他,表現他。一切作品偉大和深入,都離不開表現和處理。目下說,有政治覺悟似乎什麼都成,其實不成,還要點別的東西,要情感,要善於綜合與表現!這不僅是生活經驗和政治性高度熱情即可成事,還有些應當從更多方面來培養的東西。要一種厚厚的土壤,才可望發芽生根。也近於從人的本質上提高的問題,不是抽象教條和鬥爭經驗即可成事。應從一切優秀作品取法,從文化各部門去學習,望把讀書學習領域展寬,會對於人,對於事,對於歷史文化,都可體會得深一些。

  凡事從理解和愛出發,比對人只主觀的從打擊出發,會不同得多。因此生命會慢慢的日益豐富起來。因為在個人以外,還有千萬種不同哀樂,在各種不同情形中存在,發生。到真正的如此和文化史上各部門成就接觸時,你也就會得到很多很多啟發的!

  文藝座談②還值得細讀,並和社會歷史發展聯繫,作新的展開引申。作家和理論家都需要它,即一個記者,也得好好來使用它。馬克思或列寧,高爾基或魯迅,作品中都賦予一種深刻的詩意。這是文化史中極重要的一件事。一個偉大組織者,或一個記者,能把他的工作慢慢從發展中和偉大時代結合起來,一支筆自然得浸透一種詩的感興。就現在看看,文學作家中和記者中,這一點都太缺少了。這種詩的感興,不只是善於作文,還在真正有思想!文藝座談是有詩意充盈的,可惜學它的理論者或領導文運的人,還不甚能發展這個文件。

  【②指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

  這個文件經典性,實遠比魯迅高爾基作品重要。

  近來在報上讀到幾首詩,感到痛苦,即這種詩就毫無詩所需要的感興。如不把那些詩題和下面署名聯接起來,任何編者也不會採用的。很奇怪,這些詩都當成詩刊載,且各處轉登不已。《光明日報》上次有篇批評一個詩集的文章,看了覺得有同感。因為同樣無價值的詩是到處可見到,在印行,在流行的。使人痛苦不僅是作者的作品能流行,重要還是它有影響。那麼藝術或思想都不好的作品,可以自由出版,另外有些人對國家有益有用的精力,卻在不可設想情形中一例消耗了。

  這也就是歷史,是時代!文藝座談雖經常在人手邊,為人引用,毛本人和我們作群眾的究竟相隔太遠了。如何把許多有用精力轉到正常工作上,形成新的時代橋樑,更有效的使每一支有用的筆能得其用,不再一例消耗於無何有上,是他想不到的。巴金或張天翼、曹禺等等手都呆住了,只一個老舍成為人物,③領導北京市文運。事情如到只有領導者一人露面,不曾見更多年老的恢復用筆,年青的新成就不斷產生,領導方式還有問題,待改善,是顯明的。這些似乎不是記者的事情,但是記者如同時是一個真正向下看不是向上看的作家,會明白還是要想辦法來努點力,打破這個沉悶呆定情況。

  【③老舍新創作的話劇《龍鬚溝》當時已公演,並獲得成功。】

  時代十分活潑,文壇實在太呆板!

  幾個月來在報上學《武訓傳》費去了萬千人的勞動時間,④你看過電影沒有?目前那麼把《武訓傳》提出來作全面學習,領導方面自然是有計劃的大事。但是國家那麼大的發展,文學思想上領導,正可作正面的用鼓勵和幫助方法,和一個宏抱萬有的偉大涵容和理解態度,讓過去能用筆的將筆重新好好使用,準備用筆的都得到真正扶助和機會來用筆,才是辦法!如只把個武訓來作長時期批評,武訓這個人其實許多人就不知道,少數人提到他時還可能會說是魯迅的……如托古射今,把現在人中有因種種原因工作一時和政治要求脫了節的情形,認為即是武訓的再生,即動員一切可動員的來批判,還是主觀上有了錯誤的結果。因為這個時代,哪裡還會有武訓?當時太平天國之革命,無從使武訓參加,很自然。

  【④對電影《武訓傳》的批判,是1949年後第一次針對文藝作品的全國性政治運動。「學《武訓傳》」指學習那些批判文章,並非看這部電影。】

  至於現在革命,哪是太平天國可比?革命者還自信不過似的比作太平天國,已不大近情,如再把時下人來比武訓,未免更遠了。因為事情明明白白,參加或擁護則活得事事如意,學武訓則倒黴到死,世界上還會有人學武訓來尋倒黴?如果有人始終和社會發展要求有游離情形,求解決問題還得從理解入手。使過去武訓追隨太平天國,是一種完全錯誤的推理。但使一個現代人信仰當前的党的一切領導,沒有絲毫困難。一檢查偏向,去主觀,再莫把自己當成太平天國的英雄,也莫把人當成武訓來有意作踐,就什麼都不同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