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社會哲學概論 | 上頁 下頁 |
四、分工 |
|
凡一社會裡,經濟是純任自然的發展的,——他裡面的生產者並不能統治生產資料,卻是生產資料統治著生產者。在這種社會裡(現代社會便是如此),每一種生產的新方法都變成生產資料剝削生產者的新手段。此等所謂新方法之中第一便是分工。第一次最大的分工便是城市與鄉村之分立。因城市與鄉村的分立而農民受幾千年的牽制,手工業者受種種工作的壓迫。農民的精神生活因此失所根據(自給經濟漸漸消滅),城市居民的體力勞動亦極不自然(商業市場的狹隘)。農民雖得了田地的私產,手工業者亦得私有自己的工具,然而農民及手工業者自己反而變成了田地或工具的奴隸。由全社會的觀點看起來,銅匠簡直變成了制鎖的機器,農夫變成制米麵的機器……工廠手工業發達之後,分工愈細:紡紗的只知道紡紗,織布的只知道織布,挑花的只知道挑花,——其餘一切文化上政治上的生活完全沒有。工人變成了半部機器:生產的方法便是一部死機械加上一部活機械。大機器工業發達之後,分工的細密簡直使工人又從「活機械」變成「活齒輪」,——完全是汽機的附庸了。分工愈細,人的發展愈偏於一方面;要專攻一種技術,其他一切精神上體力上的進步便都犧牲了。甚至於剝削階級也變成他自己職業的奴隸;資本家是資本及貪欲的奴隸;法律家——法例條文及一切手續法的奴隸;學者、醫生、工程師等各人有各人的專門,可是各人只知道自己的職業,此外別無天地。這是全社會的組織,自宗教教育以至於技術漸漸適應當時生產方法的結果:使人類反受生產資料的統治;因為貨幣經濟的無政府狀態,一方面生產品多多益善,無產者日增無已,別方面技術上分工的人才愈分愈細,——各人只顧求生謀事,自然而然犧牲全部的發展而偏向一方面的專門,社會不能保證他們的生存,不能規畫生產,更不能規畫教育方法,於是使他們都變成整個兒的資產階級經濟組織裡的機械。 烏托邦派早就指出這種分工的流弊:使勞動者終生終世做一種專門技術的枯燥工作。所以歐文和傅立葉就反對城市和鄉村的分立,取消舊式的分工便應當從取消城鄉之分立著手。可是工業技術發展到極度,可以使生產量大大的增加,工作時間減少;經濟上各業的互相配合也需要城市鄉村的聯絡,——客觀上可以定出規畫的發展:使一方面技術教育進化到極端的細密程度,又明晰易解,別方面人類勞動程度減少到極度,使有餘暇研究討論各方面的學術的可能。城市得以鄉村化,而鄉村得以城市化。無產階級的革命便是建設此等規畫經濟的第一步。那時,人類方能自覺的統治生產資料,而勞動也就不成其為苦惱的事,反而是娛樂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