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無產階級之哲學——唯物論 | 上頁 下頁
九 唯物哲學與階級鬥爭(2)


  六、英國霍布士之唯物論及其帝制主義是農民宗教革命的反動

  英國第一次的資產階級革命,還在十七世紀中葉,正當宗教戰鬥之際,那時的資產階級,正當在宗教改革運動之思想的影響之下;宗教改革運動,本是反抗貪狠淫佚的天主教教會的宗教式的抗議。英國革命便借著宗教的旗號來實行,反抗僧侶、貴族和國王;那時英國國王及貴族等,卻到法國去求救,準備著對於英國人所痛恨的天主教教會讓步。

  英國這一革命及其國內戰爭,使一部分大資產階級失望而灰心,對於革命也灰心了,對於自由也灰心了,於是乎站到政治上的反動方面去。代表這部分資產階級(以及宮廷貴族的某幾派)的思想家,便是著名的英國著作家及哲學家霍布士;霍布士的學說是:管理人民只有極嚴厲的皇帝獨裁制為最好。同時,他痛恨宗教革命的小資產階級,所以他看著革命是和宗教相關連的,因此而發生心理上的反動,霍布士便成了無神論者和唯物論者,同時仍舊是個帝制派。

  七、法國十八世紀的唯物論及其革命主義是資產階級革命的先聲

  法國的情形便正相反。法國十八世紀的唯物論哲學發生於革命之前,當然也在對於革命失望而反動之前,那時資產階級的情緒還是革命的,所以對於當時法國的一切舊勢力,資產階級發展的一般障礙,壓迫他的政治上經濟上精神上的種種奴隸制度,——非常之切齒痛恨,因此他們反對:專制的國王,寄生蟲似的貴族,尤其是橫暴而反動的僧侶。因為教會站在反動的營壘裡,所以當時法國的哲學家,至少其中最勇敢的,同時既是唯物論者又是革命家。他們認定外界的自然是由一般的公律統治著,取消了天神上帝的任意和脾氣;同時,他們就要求在國家之中也只應當有法律,而不應當由皇帝任意措置一切。

  八、歐洲資產階級受自己革命的驚嚇重返於唯心論的反動思想

  不過我們已經說過,到了十九世紀初期,資產階級被偉大的革命嚇壞了,在法國和德國他們都跑到政治上思想上的反動方面去——落在唯心論的懷抱裡。從此之後,歐洲小資產階級的智識界裡,只有過一次唯物論的思潮。這又是在一次資產階級革命之前,一八四八年的革命[84]之前,——這就是德國唯物論出色的代表費爾巴黑的哲學(23)。費爾巴黑之後歐洲的資產階級智識界,簡直完全拋棄了唯物論。重新恢復康德哲學及一切種種唯心論的思想,所謂「返於康德」的思潮(最近中國——一九二六年——大學教授之中似乎有人竭力提倡這種所謂新理想主義——唯心論)。

  這種情形,是因為資產階級的智識界,受著開始鬥爭的無產階級的影響,又嚇壞了;其實當初那種運動,本是他們自己所引起來的,可是他們現在卻嚇得倒退也來不及。他們看見無產階級要求中之「粗蠢的唯物論」,心上厭惡極了,所以想重新搬出唯心論的老調來,說物質世界是無常的,我們的智識是有限的,說遠離實際生活的觀念及理想是有多麼偉大的價值。

  九、無產思想之鬥爭使資產階級要想以唯心哲學來阻遏革命

  資產階級是想用宗教和哲學,來阻擋新興的無產階級之日益高漲的革命潮流;無產階級卻生來是「粗魯的」、「直爽的」、「唯物論的」。對於資產階級學術界的這些反動的嘗試,德國的詩人海涅(Heine)[85]卻回答道:

  拋棄你們那些神聖的假設和遁辭罷!
  對於這些可惡的問題,
  給我們直接的答話!
  為什麼那十字架上轉側呻吟著的,
  卻是滿身血污的有道理的人?
  為什麼到處受人尊敬享盡榮華的,
  倒反總是沒有廉恥的人?
  誰的過失?還是世界上並非事事都能夠得到正義之力呢?
  還是正義之力在那裡耍著我們玩呢?
  這可真正來得個卑劣!

  無產階級不受天堂享福的欺騙,也不要唯心論哲學的安慰。無產階級要求立刻在人間世上便給他們物質上的福利;那些甜言蜜語勸告無產階級的「唯心論大家」,自己卻已經享受著這種物質上的福利呢!不但如此。最早的無產階級思想家,最早的社會主義者,如謳文(Robert Owen,1771—1858)[86],在十九世紀之初便已經從資產階級的唯物論哲學裡,求得了社會主義的結論。

  十、唯物哲學的結論當然是共產主義

  馬克思關於這一點說道:「並用不著多大的聰明,就可以明白:那法國唯物論關於人人的天性都是似傾向於善的,人人的智力都是平等的學說,關於經驗、習慣、教育是萬能的學說,關於人受外界環境影響的學說,關於工業有很重大的價值的學說,關於享樂即是道德的學說,——這些學說與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之間的確有必然的關係。既然人是從外界得著自己的感覺和智識等等的;那麼,自然應當將人的環境改造得很好,使他能夠從這外界裡得著高尚的感想,使他慣於真正有人性的關係;使他自己真正覺得他自己是個人。既然一切在人情之中的私人利益,的確是道德的基礎;那麼,自然應當想法使各個人的利益,與全人類的利益相符合而不相矛盾。既然依唯物論的意義講起來,人並非自由的,——既然人的自由並不在於他能消極的避去某幾種行為,卻在於積極的表現自己個人的品性;那麼,自然不應當懲罰那些各個的罪人,卻應當消滅那種反社會的罪惡根源,而使各個人在社會之中都有自由行動的餘地。既然人的性質是由環境所造成的;那麼,自然應當改造這些環境,使成為配得上人來往的。」

  換句話說,要人能接近自己的理想,所需要的並非唯心論大家的道德宣傳,卻是大多數人的生活的物質條件之徹底改變,——消滅一切貧窮、剝削和經濟上的束縛。

  【注】

  [84]一八四八年革命是指法國一八四八年革命。

  [85]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德國詩人和政論家。早期作品有《詩歌集》,散文集《哈爾茨山遊記》。1843年在巴黎與馬克思相識,在馬克思的影響下寫成《時代詩歌》,其中最著名的是《西利西亞織工》一詩。還寫有長篇政治諷刺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86]謳文,今譯歐文(Robert Owen,1771—1858),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著有《新社會觀》等。

  (23)這一唯物論最後的一個回聲,便是德國十九世紀六十年代的所謂「自然科學研究家之唯物論」;以及拿破崙第三治下的法國資產階級的革命青年之中的唯物思潮。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