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無產階級之哲學——唯物論 | 上頁 下頁
六 馬克思主義之階級論及國家論(2)


  八、階級發生之過程——民族式宗教式的階級鬥爭

  閥閱和階級是永久存在的嗎?當然不是的。歷史的草昧時期,人類的祖先都曾經過民族制度的共產主義,那時候什麼不平等也沒有的。一切漁獵等類共同勞動的生產品,都是大家公有的。漁獵等類的勞動行為,和獲得的物品之分配,都由公選出來的族長或酋長指揮。但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尤其是因為生產量的增多,私有制度便發現了,——例如人類發明了畜牧和農業之後,那些田地牲口便都可以私有了;於是社會之中便發生財產上的不平等,開始階級的分化。社會裡從此就有富人,有窮人,有剝削者,有被剝削者,有主人,有奴隸。這些階級之間,自然而然發生鬥爭;從此之後,階級鬥爭,便從種種式式的形式裡表演出來,充滿了人類的歷史,決定了人類歷史的內容,然而純粹的明顯的階級鬥爭,每一階級各自為著自己階級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勝利而互相鬥爭的情形,在以前卻還是很稀少的,以前的階級鬥爭,往往被民族鬥爭、宗教鬥爭與閥閱鬥爭所混淆。當時某種民族征服了別種民族,就強迫他們做苦工,交納貢賦,定期勞役,——就是被征服地方的民族,應當定期耕種田地或製造物品,以貢獻于戰勝的民族;這些情形之中,戰敗的民族便往往認為他們的不幸,僅僅在於異族——或異教徒剝削他們。所以那時的階級鬥爭,反抗剝削者的鬥爭,便隱藏在民族鬥爭或宗教鬥爭的暗幕裡。例如愛爾蘭的佃雇反抗英國的貴族地主,便是這種情形;——因為被剝削的小佃雇是愛爾蘭的天主教徒,而剝削者的大地主卻是英國的耶穌徒。愛爾蘭人是被征服的民族,英國人卻是征服的民族。這種民族鬥爭及宗教鬥爭,便使兩個社會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的真相,含混而模糊了:明明是小佃農反抗大地主的階級鬥爭,卻說是愛爾蘭人反抗英國人的民族鬥爭,天主教徒反抗耶穌教徒的宗教鬥爭!其實這一鬥爭,是由於經濟的剝削及政治的壓迫。有的時候,互相鬥爭的階級往往藉口宗教以辯護自己的行為,因此,便將鬥爭的真性質隱蔽起來。十六世紀初的德國「農民戰爭」實際上是農民反抗地主的暴動,外表上看來卻像是宗教戰爭;——這是因為暴動的農民,為著要擁護自己的權利,並且要證明自己的要求是有理的起見,往往引出《新約聖經》來做根據;有些地方還組織了共產公社,也是模仿最初期的基督教徒的。

  九、閥閱式的階級鬥爭——因有階級而形成閥閱

  再則,歷史之中最多的實例,便是以閥閱鬥爭的形式來實行階級鬥爭,——反對高等閥閱的特權。閥閱又是怎樣發生的呢?

  當某一階級經濟上成了統治階級之後,自然要想永久鞏固自己的統治。他於是運用國家政權來「制禮作樂」造出許多法律,規定自己的特權,保護自己階級的地位,禁止其他階級裡發財起來的分子混入自己的階級。換句話說,便是使統治階級變成特權的閥閱——貴族。同時,社會裡的下層階級,從前不過在製造社會中的財富時,處於被驅遣的地位,不過經濟的地位較低些,至此法律上的地位也固定下來,變成了無權的閥閱——平民。

  十、貴族閥之形成

  最初的貴族大致總是這樣發生出來的:在繼續不斷的戰爭裡,一般軍事人員,保護人民或掠奪人民的將軍,自然占了很重要的位置。這些軍人的侍衛和親戚,還有大地主——能夠雇用許多武裝僕從的,都以保護居民為名,在和平之後仍舊佔據了政權不肯放手,強迫自由的農民變成農奴,掠取最好的田地,世襲自己的爵位和權勢,漸漸變成特權的閥閱——公侯伯子男等等。(11)

  這些由軍人地主形成的貴族,見著其餘的人民,都是賤種、蠢貨、下等人。久而久之,他們真的相信自己是貴種,是「龍種」,是「世家」,「貴胄餘裔」了。這是第一個特權閥閱——貴族。

  十一、僧侶閥之形成

  第二個特權閥閱便是僧侶,基督教裡稱為神甫,異教裡便稱為儒牧;這些人不但有侍候天神的專利權,並且借此取得很多的財產,於是也得到經濟政治上的權勢(12)。

  十二、東方古國中之「種界」

  有些地方,如埃及、印度等處,關於閥閱的來源,並有宗教神話的解釋;閥閱的分劃格外清楚,絕不能稍有變動,這些閥閱便成為「種界」(caste)。古代的埃及和印度,因為絕對只有農業,經濟幾乎絕無進步,社會生活完全停滯,以至於一步也不能跳出舊時的死範圍。這種國家內只有戰爭、內訌、暴動,而不曾有過革命,因為革命必須根本改變社會關係;而這些地方因有「種界」的存在,社會關係始終不能有多大的改變。這種不能發展的國家裡,一切多大的震動,如戰爭暴動等,竟不能革新國家和社會,反而使社會制度歸於覆滅。

  十三、歐洲史上之閥閱鬥爭實有階級的性質

  歐洲的各民族,便不是這樣。歐洲的經濟上的統治階級,當初也是大地主階級,他們也利用國家政權來造成自己閥閱式的特權。但是經濟的發展裡,湧出新的社會階級來,而使貴族喪失其經濟力量。這一過程引起幾世紀的階級鬥爭;這些鬥爭有時固然也暴露很明顯的階級色彩,但是通常總是反對閥閱特權的鬥爭,所謂爭平等的鬥爭。普通總是在無權的平民之中,發現有能力有計謀的富人,逐漸爭得了與貴族平等的權利,又以全體平民的名義引導群眾去開始鬥爭;這種革命勝利之後,便確定所謂「法律之前皆平等」的新制度。特權消滅之後,社會又變成只有階級區別而無閥閱區別的社會;階級鬥爭的形式便格外明顯起來:城市工人與資本家鬥爭,鄉村貧民與大地主鬥爭。羅馬古代的歷史便是如此,那時平民與貴族鬥爭的結果,法律之下的平等是得到了;但是此後政權雖不屬￿貴人卻屬￿富人了,——這些富人之中有許多是平民出身。

  十四、法國第三閥之革命,其結果是形成資產階級的獨裁制

  最有意思的實例,便是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法國革命之前,有兩個特權閥閱:貴族與僧侶。其他的人民,在法律上卻是沒有權利的,所謂第三閥(或譯「第三階級」,誤)。這第三閥之中,其實有許多不同的階級,許多互相矛盾的經濟利益:半農奴、農民、遊民、富農、城市的手工業者、工人,以至於很少數有錢的資產階級——那時已經有了資本和地產,大半都是向破產的貴族和農民買來的;還有許多新生的智識分子,如著作家、醫生、律師、教員等,也都附集於資產階級。當時的第一第二閥,貴族與僧侶,在經濟和文化生活裡,已經絕無指導作用,完全變成了寄生階級,卻還是很驕傲而橫暴;同時,國王殘虐貪婪,專制得非常之厲害,許多官僚都在壓迫人民,賄賂公行;所以第三閥裡的各階級,對於這兩個特權閥閱,都是一致的痛恨,一致的反對舊統治,因此,他們之間仿佛便有共同的利益。於是也和古代羅馬時一樣,有錢而無權的一部分人民(第三閥內的資產階級),宣言他們是代表全體平民的,是擁護全體平民的利益的。

  第三閥與貴族僧侶之間的鬥爭,其結果是第三閥占了勝利。一七八九年八月四日的晚上,巴黎暴動的民眾便攻破了君主淫暴的堡壘——那著名的巴士的獄(Bastille);法國各地的農民也都奮起鬥爭,焚毀地主的邸宅,奪取自己的自由。這一夜裡,那特權閥閱的代表,方才在國會裡「自願的」通過廢除一切特權;法國從此便沒有了閥閱。王權先受憲法的限制,隨後更完全推翻,建立了共和國。

  十五、資產階級性的革命只能消滅閥閱而不能消滅階級

  可是,法國大革命,以及後來西歐各國革命的結果,雖然消滅了閥閱制度,確定了政治自治,然而階級並沒有因此而消滅,階級鬥爭自然也沒有停止。革命不過替資產階級掃除了障礙,使資產階級成了治者階級。當初第三閥內的其餘階級,尤其是工業無產階級,因為資本主義發展而人數日益多,——現在便都明瞭他們利益和大資產階級的利益是絕對相反的了,大資產階級是賣友的同盟軍;平民大多數最主要的痛苦——經濟剝削,並沒有因革命而推翻。只有到了這個時候,到了十九世紀,階級鬥爭才完全脫離從前的民族宗教閥閱等形式上的混淆。資本家並沒有祖國和民族,什麼地方利錢多,什麼地方便是他們的祖國和民族。各國的工人,利益卻也是相同的,仇敵是同一的,目的更是一致的。因此,階級鬥爭便漸漸有了國際的性質。閥閱特權的消滅,更加使階級鬥爭的表現愈加直接、自由、明顯而有意識。這些情形對於無產階級是有利的,因為階級鬥爭形式上的混淆,足以蒙蔽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使他們的爭鬥比較困難而難於得到勝利。閥閱的消滅,最初是使資產階級得到勝利,使他們變成現代社會的主人翁,然而同時也就使無產階級容易看清自己的階級地位,暴露出他們主要的仇敵,並且指示出他們正確的鬥爭方法。閥閱的消滅並不能消滅階級,卻能消滅階級鬥爭的障礙。而且從此資本主義的發生便能迅速進行,使一切過渡階級的作用減少,使社會的階級分化愈益清晰:一頭是資產階級,一頭是無產階級。所以,消滅閥閱及因而發生的一切政治改革,對於無產階級非常之必要,因為這是引導他們到最後的勝利之第一步。

  【注】

  (11)貴族慣以國家勒令禁止平民混入貴族,就拿閥閱制度較鬆懈的中國來做例,也很容易看得見:距今四五十年的「清之季世」,固然有錢的市儈都可以捐官捐銜,甚至於捐爵;但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反對捐班出身的人:只認科甲出身為高貴,這種情形繼續得很久;屢次有出風頭的禦史或大臣,上條陳請停止捐例,說什麼「市井牟利之徒,豈容妄膺爵祿,遽使為民父母……」這就是中國士閥垂死時的自衛。隨後士閥雖崩潰,而他的遺毒很深,我們現在聽慣了「紳商」並稱,其實三十年前,紳與商還是有界限的;有些地方紳士人家不肯和市儈商民締婚的,至於所謂大清帝國土崩瓦解之後,中國的士紳閥便以袁世凱為代表而部分的變成軍閥。小地方的大地主,如廣東、四川等處,雇用所謂「民團」,——這不過是具體而微的軍閥罷了。上節所述貴族形成之情形,很足以解釋中國軍閥的來源,不過中國的新貴族命短,在現時形勢之中,雖有帝國主義的後援,恐怕終究不能穩固下來而形成最終形式的貴族。

  (12)中國舊時的士閥,因為許多特別原因,實在兼有貴族君閥和僧侶神閥的兩種資格。士紳有「為民父母」的特權,這些官僚在每省每縣都有小國王的資格,難怪最初法國文裡譯「督撫」作「Vice-roi」(副王)。同時,普天下佈滿了孔教的教會(文廟),儼然成一系統;不但當地「士子」都受當時所謂教官(提學司、訓導等)的保護和管理,而且當地一切是非輿論,都「由庠序學校出也」。孔教中的所謂「禮」,不過是變相的宗教祀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