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無產階級之哲學——唯物論 | 上頁 下頁
五 唯物論的歷史觀(2)


  八、生產力狀態則為社會發展之內部動力

  這樣,人類文化的發展,尤其是他的方向、速度,一開始就不受人類意志的支配,卻受外界物質的力量,自然界的條件,地理上的環境之支配。等到這一發展在這些特定的條件之下已經開始之後,既然定了一個方向,那時,這種發展便有他自己的內部原因,其中最主要的一個,我們已經指出來:就是這一人類社會之生產力的狀態。人類愈往前發展,他的生產力愈發達,則人類對於自然界之權力也愈高,人類受自然界及地理環境之支配也愈少。現代文明的歐美人能夠適應任何氣候,任何自然界的條件,——說正確些,是他們能使氣候等等適應自己;他們能將自己的高等技術及生產方法,搬運到地球上的任何地方。

  九、人口之繁殖最初促起生產方法之改良及生產力之增加

  生產力之發展又受什麼東西的支配呢?生產力之發展,怎樣影響於人類歷史的進行及各種社會生活的形式呢?

  人類社會裡生產方法的變更及改良之第一個推動力,要算是人口之繁殖。當某地域內人的數目開始迅速的增加的時候,那麼,這些人原來的生活方法便一天天的覺著窄狹,因為日常必需品一天天的不夠了。這種「不足」和「窄狹」,催促這些人或者一部分遷徙到別處去,所謂「殖民」;如果這也不可能,那麼,就要力求增加自己勞動的生產量,既然只能留在原有的地域內,便不能不增多自己的生產品。既然要增多生產品,便必須改良生產方法,尋找維持生活的新資料,改良以前的勞動工具,將勞動組織改得更適合些,然後才能得著較大的結果,——總之,用種種方法來增多這一種族或民族的生產力。

  當然,在人類歷史的初期,這種變更,這種生產力之增長,都是不大顯露的,慢慢的發展於幾千年之間的,大概都由於漸漸的積聚經驗,小小的變化;當時從舊制度舊方法變到新制度新方法,都是很緩進的。難得遇見一次很重大的時勢,例如取火方法的發明,或者第一次發見各人之間可以分工,便會大大增多各人的生產量,——這種「時勢」,簡直是整個兒的革命,在發展生產力方面,是很大的動力,足以推動人類文化史上的進步。

  十、因生產方法而有生產關係——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係

  然而每一代人出世之後,都已經有前一代人所發明的現成的生產方法;每一代人接受這些社會裡原有的生產方法,仿佛和接受自然界裡的某種力量一樣,同是一種外界的事實,——對於這些外界事實,人是應當去適應的。而且人在力爭自己的物質生活的鬥爭裡,必然要和別人相接觸,即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之批評》序言之中所說:「人類,在他們生活之社會的生產上,加入於一定的、必然的、非他們的意志所能支配的一種關係裡面,——就是加入於生產關係裡面;這些生產關係,是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某一發展階段相適應的。」[52]

  十一、生產關係之發展遵循客觀的社會公律——唯物史觀之第二要義

  這是什麼意思?這就是說:生產力之某種狀態,生產之某種方法,必然要在參加生產的人與人之間,造成一種很確定的關係,這些關係不是各個人的意志及意識所能支配的;人沒有能力改變這些關係,所以只能服從,和服從自然界的公律一樣。

  這是歷史唯物論的第二要義,——我們可以舉幾個例來說明。

  十二、生產力發展之主要階段

  人類生產力發展之主要階段如下:(一)漁獵或收集野草的果實;(二)遊牧;(三)農業——人類始有固定的住所;(四)各種各式的製造工業,——從小手工業起,一直到現代的機器生產之大工業,一直應用到蒸汽和電力(6)。

  十三、各階段各有相當的生產關係

  每一階段,各有相當的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係,各有一種特別的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支配的方式;每一階段各有特別的社會生活條件。例如,漁獵時代之中的某一民族或大家族,人人都在共同採取生活資料,人人都分配得著食物:因為誰也不能說——這一隻野獸是他一個人打死的;當時的漁獵是共同的集體的勞動。

  十四、漁獵時代之原始共產制度

  這種制度之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對於自己一族是很親愛的,對於異族是很仇視的,因為異族是漁獵之中的競爭者。這是原始共產制度,其時沒有私產,沒有階級,沒有所謂貧富。

  等到漁獵方法已經不能養活全族人的時候,森林中的野獸太少了;那麼,就開始過渡到畜牧事業。人類開始馴養野獸,然後可以吃他們的肉,喝他們的奶,穿他們的皮;人類就帶著一群群的家畜遊行,所謂「逐水草而居」。遊牧時代的勞動,比較漁獵時代的生產量要多得多,已經用不著群眾的共同工作。因此就發生私產:因為每一個人都已經能夠知道那一群家畜是他所馴養的,是屬￿他的。同時,人類所生產的物品豐富起來,供給他自己的需要之外,還有餘剩。於是就發生奴隸制度:因為和異族戰爭時所捕得的俘虜,現在已經和從前不同,不再一味的殺戮了;既有餘剩的食料可以養活這些俘虜,那就不如強迫這些俘虜替本族做苦工,或者替各個主人做苦工。

  十五、農業時代階級鬥爭的發生及國家制度

  等到從畜牧進步到農業,這些生產關係更加要發展。那時牧場已經沒有無主的了,人人應當住定下來,自己在田地裡種植各種植物,以供食料。私產與奴隸制度日益發展。混合的大民族已經分散成許多小家族,各自耕種自己的田地。貧富漸漸分明,有剝削者,也有被剝削者了;他們之間開始鬥爭,就是階級鬥爭。於是發生國家——因為國家是一種階級統治的組織,同時也就發生成文的法律,以鎮壓窮人而保護富人的權利。

  十六、農業時代之農奴制度與封建制度

  有一種農業經濟的方式,帶有奴隸制度及專制國家的特性,——古代亞洲的各大帝國便是如此。另有一種方式的農業經濟,便帶有較緩和的奴隸制度——所謂農奴制度;有時因此而分立許多小諸侯的王國,有采邑,有封地,國王之上還有國王,臣子之下又有臣子,這就是封建制度。

  十七、自然經濟大崩壞之後由商業而進於工業

  最後,那古代每一家族自己勞動而造出一家所必需的日用品的經濟制度,即所謂自然經濟消滅了,於是商業得了極大規模的發展,尤其是製造工業。這時候,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係,便很急遽的變更:原來的地主與農奴的關係或商人與自由的手工業者的關係,如今變成了資本與雇傭工人的關係,——工人是「自由的」了,但是是很饑餓的。如今的根本社會關係,便是這種工人無產者與工廠主的關係。於是發現了新的階級:資產階級及無產階級;同時,國家生活社會生活裡也都起了很急遽的很劇烈的大變更。

  【注】

  [52]這段引語今譯為:「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8頁。)

  (6)不一定農業發生於遊牧之後:有的時候,因為地理條件的關係,畜牧卻發現於農業之後;有些地方,畜牧之前先有一種遊行的農業,所謂「游農」,就是人類一面遊行,一面隨處掘取野生植物為食,所以亦可謂之「掘取農業」,以與普通的「種植農業」相別;有些民族簡直只經過這種遊農時代,而沒有經過遊牧時代。至於北冰洋附近,則完全沒有農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