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無產階級之哲學——唯物論 | 上頁 下頁 |
五 唯物論的歷史觀(1) |
|
一、資產階級的唯物論家之唯心史觀 革命的法國資產階級的代表,十八世紀的偉大的唯物論哲學家,曾經築下唯物的宇宙觀之鞏固的基礎;但是,他們論到人類的歷史,論到支配人類生活及其社會發展的公律,便非常之不徹底,簡直完全變成唯心論。照他們看來,關於人一方面,便是「觀念統治著全世界了」。他們是所謂為「理智」之勝利所眩惑;他們以為理智可以消滅愚妄迷信,而求得自然界的公律;所以雖然「理智」本身,他們會照唯物論去解釋,卻說理智有支配人類社會的能力,能夠照著他的心願,使社會發展到某一方面去。 是要經過這麼一個法國大革命,使大家失望失望!是要經過這麼幾十次的理智及其種種「觀念」之恥辱和失敗!理智和社會上的自然潮流相鬥;社會上潮流所趨的方向,完全和「理智及觀念」所指定的不同,完全和當時「啟蒙時代」(lihrepensee)的思想家哲學家之理智觀念不同。是要經過這麼一個很大的歷史經驗!然後歷史之中,表面上看來亂七八糟的錯綜雜遝的陸續繼起的時勢之變化,各種矛盾的利益互相衝突的永久鬥爭裡,才有人開始去找著歷史自己的內部的公律,不受各個人的理智及意志所支配的。 二、無產階級的唯物論家方將唯物論應用到歷史上去 這是絕大的職任——將唯物論的解釋應用到人類歷史上來;這是馬克思新興的無產階級之領袖、理論家、指導者,所解決的問題。 最新科學的宇宙觀之發展裡,馬克思的姓名正可以和哥白尼、達爾文的姓名相並立。第一個科學上的革命家哥白尼,規定我們對於天體中地球位置的正確概念,就此開始科學的唯物的宇宙公律之觀察;第二個科學上的革命家達爾文,發見物種變化生存競爭的原理,就此開始科學的唯物的生物世界公律之觀察;第三個科學上的革命家馬克思,發見社會進化階級鬥爭的原則,就此開始科學的唯物的社會歷史公律之觀察。馬克思是將歷史變成真正科學的第一人。歷史裡的重要時勢,也是很嚴格的遵循著科學的規律,亦可以用統一的唯物論的觀點來解釋;所以歷史也和其他科學一樣,可以有科學的預言,對於將來的先見。 三、馬克思的唯物史觀與達爾文的進化論同時出世 馬克思最初著了一部《政治經濟學之批評》[51],在這本書的序言裡,很簡明的說出馬克思之歷史的唯物論的根本思想。這本書出版於一八五九年。同在這一八五九年,達爾文的根本著作《物種原始》也出世了。這是很奇怪的匯合,這兩部巨著的同年出版,仿佛格外明顯的指出達爾文及馬克思兩個人在思想界所發生的極大的革命作用。他們兩人,在我們對於宇宙及人生的觀點裡,實在起了一個極大的變革。 四、高等動物只能利用現成的工具,人類則能製造人為的工具 歷史的唯物論之真義,我們只能來很簡明的說明如下: 我們已經看見:人是從動物世界裡發展出來的;直到他能自己製造工具,他才開始自己的人類歷史。其實還有幾種高等動物,也會利用工具,去採取食物,或者防禦仇敵。例如猿猴會拾起石塊或樹枝,去打仇敵,會用石塊敲破核桃的殼。然而他們只會利用現成的工具,不會變更工具,不會使工具適應自己。至於能夠製造工具的,卻只有唯一的人類動物。所以一切動物的進步,都只在改良他身體上天生的工具(如爪、牙、角、刺等);至於人類的進步,便從最早的人類歷史時期起,所發展的並非人類身體上的天生的肢體,而是人所製造的工具。工具仿佛是人的手,為人的補充品,是人與其他自然界之間的媒介。於是不用純粹禽獸式的鬥爭,而可以用借助于文化的鬥爭了——所謂文化,就是改造四圍的環境,使外界的條件來適應人的需要。 五、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在其能生產而不僅消費也 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就在於他不但採取自然界現成的產物(如植物之果實,動物之肉等等)來消費,並且還能開始生產,——就是將自然界裡原有的材料,拿來改變形式,使他更加合用,或者用人為的方法增多這些材料。人類開始自己種植他所需要的植物,改造這些植物的果實;飼養他所需要的動物;從植物的纖細素裡織出布匹來;在地上打出洞來居住,後來更加會將樹枝或獸皮搭起篷帳來。 六、生產力之發展為歷史之主動力——唯物史之第一要義 能夠製造工具,並且靠這些工具來生產,——這種能力便使人類能有生產力的儲蓄:先有物質的生產力,就是工具及生產方法;隨後更發生精神的生產力:經驗、才幹、技能。這些生產力或「技術」,便是人類文化的主要基礎,是人所以異于禽獸的文化之基礎,是人和自然界鬥爭並且改良人生的經驗所造出來的。 所以生產力之發展是人類歷史的主動的力量,是所謂主要的「動力」,譬如鐘錶裡的發條。這是歷史唯物論的第一要義。 七、地理、人種、氣候、地勢、土壤對於人類文化最初發展的影響 當然,自然界的環境,對於人類之各部分的一切文化,亦就是對於生產力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馬克思說:人一方面固然在那裡改造四圍的自然界,同時,別方面也就在改造自己的天性。 我們早就知道了:人在一定的「地理環境」之中,就是在地球上一定的生活條件之中,不得不去適應這些環境,不能不將自己的機體,自己的生活方法以及自己的社會習慣,去適應這些條件。在熱帶地方,因為太陽光線的強烈,人的皮膚便變成黑暗色,甚至於純黑的。因此,人類之中便分出「人種」(races)來,所以可以依膚色而分別人的種類,如白種、黑種、黃種等。再則,氣候(climat)亦可以影響人類文化的方式發展及程度。酷熱的氣候之中,自然界的產物非常豐富,那地方的人用不著勤苦的勞動,也就沒有促進他自己的生產力之發展的原因。嚴寒的氣候之中,例如北冰洋一帶,自然界的產物又異常之貧乏,單是保存生命這一件事,便差不多將人的能力全部佔領;所以,那地方的人便沒有功夫,沒有可能去增多自己的生產力,去改良自己的生活,使他豐富而繁複。因此,我們在酷熱及嚴寒的地帶,不能找著豐富的文化。人類文明的能力,人類豐富的生產力,正發展于溫和的氣候之中;這種地方的自然界,既不過於豐富,使人類不用勤苦的勞動和發明,就能坐享其成;又不過於貧嗇,使人類的努力往往勞而無功,——卻正可以得著很大的結果。 地面的構造,山地或平原,河流的豐嗇,海岸的遠近,——凡此一切,對於人類文化的發展亦都很有影響。那廣闊的平原,那許多長河大川——是最初的自然的交通要道,所以太古時代,許多大帝國都在這種地方建立起來。那山間的高原裡便是些小共和國。那沿海的地方,尤其是海岸線很彎曲的地方,水道交通很方便,所以這些地方發生航海術及國外貿易也最早。自然,這種地方生活比較繁複而豐富,居民的眼界比較開闊,物質的精神的文明發展得都比較快。例如古代的希臘,及近代的荷蘭、英國。至於大平原上,離海較遠,如古代的俄國及中國,人類生活便比較的單調,經過幾千百年而生活方式不變。這種地方的生產力及全部文化,全部歷史,發展得都比較慢,甚至於有一種停滯的狀態。 再則,土壤的肥瘠及礦產的豐嗇,亦會影響生產方法及文化的方式:或者偏重於畜牧,或者偏重於農業,或者偏重於製造工業。 【注】 [51]《政治經濟學之批評》,今譯為《政治經濟學批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