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無產階級之哲學——唯物論 | 上頁 下頁 |
四 現代唯物論與科學(6) |
|
三十五、意識的研究證明心理與生理之密切關係 這些科學上的新發明,不但不會推翻唯物的宇宙觀,並且更加證實了唯物的宇宙觀,——是正確的唯物論之必然的結果和結論。 什麼是「意識」或心理行為呢?我們已經知道:這是有組織的活的物質之一種性質,亦許是一切物質的一種自性(Property),和物質之能動性是一樣的一種最後的不必解釋的自性,天下沒有不動的物質,亦沒有絕對無心理的生物:凡是能生長能生存能生殖的物質,至少都有很薄弱的無意識的內部心理行為。活的有機體在胚胎或卵之中發展出來,這一有機體之將來的形態及自性,都和父母相像,在胚胎之中已經具雛形;他的主要的心理的自性,如本能、才能等,也已經具備在胚胎之中。 生理的與心理的,物質的與精神的現象之間,有極密切而不能斷絕的聯繫,甚至於可以說到生理與心理,物質與精神之統一,其實和「物質與運動之統一」是一樣的。這種真理,現在有最新發明的神經系統的生理學來證明。現在已經完全證明:腦筋的各部分仿佛「管理」人的各種不同的心理行為。如果將活人腦髓的某一部分割去,他就喪失說話和書寫的能力;如果割去別一部分,他就喪失胃口。……我們腦筋細胞之中無數的過程、運動,變化,是在所謂「意識之閾外」的,就是這些運動和變化,我們自己並沒有有意的去做,並沒有知覺。然而這些無意識的過程是有影響的。我們腦筋內部所隱藏著的內部能力,受著外部的或內部的某種推動,突然間會「爆發」起來,公開的表露出來。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謂「從記憶之中忽然顯現」,「從我們意識的深處」表現出來。 人人都可以想起自己的經過的許多事實:譬如他有一次沒有十分留心的聽見一件事,仿佛已經完全忘記了。後來才知道,這件曾經聽見過的事並沒有消滅,不過「隱藏」在某一部分腦筋細胞的內部運動裡,到了適當的時機,忽然間又會想起來,那細胞的內部運動又移轉到外面來了。人的做夢也是如此;那時腦筋裡理智的有意識的行為已經停止,於是許多「落於意識之閾外的」東西,早已忘卻的舊時的感想,會亂七八糟的浮動起來,亂湊在一起,形成奇怪的夢。這是因為當時我們並不是完全睡著,所以腦筋的一切行動,並沒有完全靜止,不過沒有那最高理智的管束,仿佛一個音樂隊沒有了導演的人一樣,各自亂吹亂打起來,於是便造成夢境。通常我們醒的時候是有一個最高理智,統率著一切種種有意識及無意識的心理行為的。 然而不僅腦筋細胞有心理的行為。身體裡的全神經系,尤其是脊髓裡,都有比較更無意識些的心理行為。譬如一隻田雞(蛙)的頭割掉了,但是他的心還在跳,筋肉還會收縮——就是還沒有全死的時候,如果我們將一滴鹽酸放在他身上去,他仍舊會用腳爪摸擦鹽酸所灼著的皮膚。 三十六、一切生物皆具有心理,所以心實為生物之一種自性 這種情形裡,是否田雞還覺著痛,還是田雞完全無意識的舉起他的腳爪?我們卻不知道。我們大致很不容易知道下等動物的感覺。如果我們考察下等動物,他們之中有些簡直完全沒有神經,而且這些動物非常之小,只能用顯微鏡去看,我們卻可以看見:一滴水之中,這些微生動物可以有幾千萬;他們不斷的遊動,互相攻襲,採取營養料;雄性追趕雌性,互相媾合而生殖,以傳宗接代。他們的動作,由我們看起來,有的時候簡直是很適合的,「很合理的」。然而他們自己,卻決不會有理智,決不會有有意識的行為,也和植物一樣。植物也和動物一樣,自己會繁殖生長,雄蕊和雌蕊相結合而起媾合的作用。植物之中的向日葵,他的花一天到晚會隨著太陽的方向旋轉,去迎受太陽的光線;還有含羞草,如果有蟲蠅或其他東西觸著他的葉子便會垂下去。甚至於有一種捕蠅草,蒼蠅飛到他葉子上,葉子便卷起來,直到蒼蠅死了,蒼蠅的肉被他吸收去了,他的葉子才放開來。這些現象,我們完全可以用物質的物理的原因來解釋。然而亦許這些現象的背後,也有一種模糊的內心狀態,我們所稱謂「感覺」或「意識」的雛形跟隨著。 三十七、本能及意識則由於物質進化逐漸發展出來 可見,人的理智或高等動物的才能,並不是一下子便發現的,並不是生來現成的;這些能力都是很遲緩的漸漸發展出來的,經過了幾百萬年,經過了許多自然選擇,自然淘汰,自然練習,從神經作用的無意識狀態,漸進於半意識狀態,或者還是從更模糊的原生動物的內心狀態發展出來的呢。許多唯物論哲學家,早已假定自然界的發展史之中,決不會有這麼一個突然發現意識的時機,他們說一切物質都有一種很不一定的簡單的「意識」。從這一觀點上看起來,自然界的一切物理、化學的現象,一切種種迎拒吸引分離的方式,無論其為大多數物體或物質的最小部分之間的,這些情形(即迎拒等等),都有這種物質的「內心狀態」在內。譬如我們將一片鈉(natrium)放到鹽酸裡去,他就會「排擠」、「驅逐」氫氣,氫氣飛騰出去;而鈉自己卻很「貪得的」去和氯素(即鹽素chlorum)相結合(鹽酸的成分,本是氫與氯的化合物)。於是變出一種新的複合物質:氯化鈉。這種情形難道不可以說有一種我們所很難設身處地去想像的「內心狀態」,——可是始終有些像我們的所謂愛憎,我們的所謂趨向與鬥爭,尤其是一切動物所具有的——兩雄爭奪一雌的鬥爭? 三十八、現代的科學證明唯物哲學的學說 對於這些問題,科學還不能直接答覆。這不過都是些假設,或者簡直是幻想罷了,不過和科學也不相矛盾。 但是,從我們上述的各種自然科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質學、生物學、生理學及心理學)的簡單的說明裡,——卻可以直接回答一個問題:唯物論的哲學是否和現代的自然科學相符合呢? 我們已經看見,不但完全符合,並且所有一切科學研究的結論,都完全證實唯物論的宇宙觀之正確和真實。我們已經看見:從現代科學觀點上來看,全個兒自然界的確是物質的統一的,處處都有同樣的不變的公律;並沒有特別的也不受物質拘束的「精神」,並沒有離肉體而存在的「心靈」,——這些東西是不會有的,也用不著什麼「上帝」來解釋宇宙間的「神妙」現象;單是普通的物質公律(尤其是物質不滅,能力不滅,適者生存的公律),已經很可以解釋物質的發展和進化,——在無窮無盡的時空中,從最簡單的天體中之星雲狀態,一直進化到宇宙間的各種各式的世界,許多太陽,許多行星,以至於人及其理智,及此科學本身。 三十九、唯物哲學及科學皆認學說之真實與否須由實踐證明之 於是另外來了一個問題:科學是否可信呢?我們的科學智識及其公律是否和實際上的宇宙及自然界相符合?這個問題的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還是馬克思在一八四五年說的:「我們對於宇宙的概念正確與否,只有實踐和實際生活可以證明或推翻。」如果我們的預定應了,如果我們所研究出來的自然界公律,的確能夠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而使自然界為我們所用;如果我們能因此而不再做自然界盲目的力量之犧牲,而能利用我們所知道的這些力量的公律,自己變成自覺的創造者;——那麼,可見我們的智識是正確的,我們的科學是真實的,合乎實際的。否則,便是我們走錯了路,便應當將實驗時候所發見的不正確的智識、觀點、概念等,完全拋棄,重新去找正確的。 這樣,可見對於唯物哲學,並無所謂永久的絕對的真理(所謂「絕對」,便是不問什麼情勢,完全無條件的真理)。科學的真理,以至於科學的本身,無論怎麼複繁,始終只是我們適應環境的方式,是我們與自然界奮鬥,與社會的不良制度奮鬥之工具。 四十、科學學說亦受自然淘汰律之支配——人類借此日益接近真理 科學因為我們日常生活的物質需要而發生發展,因為我們實踐的結果而發生發展;這種實踐,這種生活中之經驗,實在是最高的機關——最終判定科學智識之是否正確。科學界之中,也和生活之中,死物世界和生物世界之中是一樣的,都是那達爾文的偉大公律支配:一切不善適應的,一切和經驗及實踐相矛盾的學說,都要消滅;一切善於適應的,一切和經驗相符合的學說,都能存在。科學智識也有這種「自然淘汰」;所以雖然沒有絕對的真理,可是科學都能日益改良,日益接近於真理,接近於真正認識宇宙;於是人類也漸漸從自然界之奴隸,日益變成自然界之主人。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