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瞿秋白文集⑧ | 上頁 下頁
世界勞工運動現狀(5)


  (十九)反對開除革命工人、鎮壓革命的職工運動及分裂工會之鬥爭

  各國共產黨在統一工會運動及統一戰線策略裡,應當努力反抗黃色工會的開除共產黨及左傾的工人,反對他們的分裂工會政策。我們現在有許多事實,足以證明改良派仍在繼續這一政策。最明顯的便是芬蘭。芬蘭的改良派自己沒有力量取得工會,所以他們除乞援于黃色職工國際外,還利用芬蘭的警察。

  南斯拉夫、布加利亞、羅馬尼亞的社會民主黨也是如此。巴爾幹半島百分之九十的工人傾向赤色職工國際;僅僅靠了嚴重的壓迫,群眾的逮捕,由警察沒收工會房屋交給社會民主派,社會民主派才能組織自己的工會,加入黃色國際。我們共產黨的機關報對於巴爾幹的壓迫工人,宣傳得還是太少。至今還只有很少的人知道巴爾幹社會民主黨和警察的聯盟有這樣密切。現在希臘軍閥政變之後,工會運動也成了這種現象。

  芬蘭社會民主黨看了這些黃色工會的「勝利」,實在羡慕得不得了,也想如法炮製,使芬蘭的工會運動巴爾幹化。我們當然知道,芬蘭的無產階級能夠抗禦黃色首領的分裂政策。各國共產黨,各國職工運動,各國各派的工人群眾的職任,便在於用實在的力量反抗黃色首領,反抗他們勾結警察、軍閥破壞真正的工會和他們的無恥的分裂政策,開除共產黨員及左傾工人等。贊助這些小國工人的反抗運動,實在是赤色國際的天職。

  (二十)工會運動——往群眾去!

  共產國際成立了已經好多年,然而我們還要談工會運動,實在有些不好意思。可是,事實上許多統計告訴我們,工會裡的工作做得還不好。我們現在大家都說「百分之七十五的力量用到工會裡去」,或是「百分之九十的注意工會」。然而事實上除英國外,很少有百分之二十的力量用到工會方面的。我們只要看一看各黨所用於工會的財力,便可以知道實際上所做的,比口頭上所說的少得多。而且在工會裡工作的人,加入工會的黨員也不多。法國共產黨有一個決議,說只有工會會員能加入党,沒工會會員證的人一概不容納。這一決定是很好的。可是事實上考察起來,百分之九十的黨員在工會裡是不積極的。德國共產黨曾經調查全黨在工會裡有多少人,積極工作的有多少。結果呢,在萊茵工業區只有百分之五十的黨員加入工會;有幾個區域裡只有百分之五六是積極做工會工作的。美國共產黨黨員只有百分之三十二是工會會員。其餘的百分之六十八呢?其中百分之二十六因為沒有家庭雇傭的工會所以不能加入工會;還有百分之四十二是有工會可入的,但是因為要管高等政治問題,不屑做工會會員和工會的工作。這種共產黨員,應當在各國共產黨裡都嚴格的訓練才好。共產國際不能容忍歷次大會的決議完全不執行。

  美國共產黨裡曾經經過一次討論,一方面主張只要在工會裡做宣傳,別方面主張要注重爭得工會職員的位置;這是非常之不好的現象。我們既做宣傳,便要設法組織群眾,使我們的政治勢力有組織上的表現,否則我們的宣傳是空的。取得工會的口號,便是說我們應當取得工人群眾及工會的指導權。

  總之,各國共產黨還要百倍於現在的注意工會運動,應當使一切黨員盡可能的加入工會,否則開除;不但加入,還要在工會裡積極工作。

  (廿一)工會運動的綱要

  我們現在的工會運動綱要,應當做極廣泛的群眾一致行動的政綱。所以像反對道威斯計劃,反對洛加諾會議等口號可以不必加入——這是黨的宣傳工作。有這種政綱,我們便可以使極廣泛的群眾,包含社會民主派的工人一直到駐在殖民地的兵士,使他們一致起來奮鬥。如果反對洛加諾或道威斯的口號加入在裡面,我們便不能徵調別派的群眾。譬如以前愛洛二州[21]之統一派工會及改良派工會之統一戰線,始終破裂,便是因為召集雙方聯席大會時,我們提出要求愛洛二州獨立的口號。這種口號在共產黨和革命工會的觀點上,是很對的;在改良派遺毒很深的工會,便不是這麼一回事。國際的運動綱要是:

  (一)反對直接的間接的延長工作時間,堅持八小時制為最高限度的工作時間;

  (二)反對降低工人的生活程度,要求提高真實的工資;

  (三)要求國立的失業保險,救濟失業的工人;

  (四)要求工會組織的完全自由;

  (五)反對法西斯蒂的反動及法西斯蒂包辦工會;

  (六)要求稅捐的擔負應歸富人階級;

  (七)反對職工會中的官僚習氣,要求工人的民主主義;

  (八)要求工會內部發表意見的自由;

  (九)反對一切階級妥協的形式;

  (十)要求各國組織統一的職工會;

  (十一)要求各國工人與蘇聯工人的接近;

  (十二)要求西方工人與被壓迫的東方工人接近;

  (十三)反對國際聯盟及其國際勞動局;

  (十四)反對戰爭;

  (十五)要求共產黨、社會民主黨和無党的工人建立奮鬥的友誼的同盟,反對資本;

  (十六)要求建立統一的包括各國各人種各大陸的職工會的階級的國際。

  各國不但應當有全國的工會運動綱要,並且還要有各區域特殊的要求。國際的國內的各地方的工會運動綱要,都應當每天每小時的宣傳,每一個共產黨員,在工廠裡工會裡,以及其他地方,都應當是工會要求的宣傳者;這種綱要一定要是能引導極廣泛的群眾的。我們所提出的要求綱要,並沒有對於別派工人是不可能容納的——足見只有共產黨是真為群眾利益奮鬥,是誠意的忠實的為民眾謀解放,是有計劃有系統、切實而且徹底的鬥爭的黨!我願意各國共產黨能夠立刻實行今次會議的決定;我們真真實實的實行我們工會工作的布爾希維克化,切切實實按照列寧主義去取得工會,取得工人群眾的信仰,——準備工人群眾實行社會革命!

  一九二六年三月

  注釋

  [1]美國勞動同盟,即美國勞工聯合會(簡稱「勞聯」),美國全國性的行業工會組織,成立於1886年。「勞聯」只吸收熟練工人入會,排斥非熟練工人和黑人工人;只注重工人的眼前利益,反對工人進行政治鬥爭。首任主席為龔伯斯。

  [2]英俄委員會,即英俄工會委員會,1925年4月在倫敦正式建立,目的在建立兩國工會之間的聯繫,促進世界工會運動的統一。

  [3]道威斯計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處置德國賠款的計劃,於1923年由以美國芝加哥銀行家道威斯(Charles Cates Dawes,1865—1951)為首的「國際專家委員會」擬定。主要內容是:由協約國監督德意志銀行穩定德國通貨;在賠款總數尚未確定的情況下,規定德國每年應支付款,以關稅、間接稅、鐵路收入和工業稅收入為清償賠款的實際保證;為穩定德國幣制,戰勝國先給德國貸款8億金馬克(合2億美元),其中美國承擔1億1000萬美元。

  [4]黃色工會國際,指國際工會聯合會,即阿姆斯特丹職工國際。它是第二國際領導的改良主義的國際工會組織。

  [5]「白蒂謨、沃海樸朗」,今譯「巴爾的摩、俄亥俄計劃(plan)」。這是1923年美國鐵路工會與巴爾的摩—俄亥俄鐵路管理處簽訂的一項協議書,基本內容是要工人和職員積極參與制定和實行生產合理化方案;鐵路管理處承認工會是鐵路員工的代理人,工會則負責供應勞動力,但不准罷工。這一計劃實施的結果是使工人的勞動強度增加了,資本家獲得了更大的利潤。

  [6]福斯德,今譯福斯特(William Zebulon Foster,1881—1961),美國著名工人運動活動家,曾任美國共產黨主席、全國委員會主席,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委員、主席團委員。主要著作有《美洲政治史綱》、《美國共產黨史》、《世界工會運動史綱》。

  [7]茹沃,今譯石屋(1879—?),法國右翼社會黨人,法國工會領導人之一,曾任國際工會聯合會副主席。

  [8]敘利亞及摩洛哥的戰爭,指1925年7月敘利亞德魯茲人民的反法大起義,和同年摩洛哥裡夫族人民反對法國和西班牙殖民軍的戰爭。

  [9]英國勞動黨,即英國工黨,1900年以「勞工代表委員會」名義成立,1906年定名工黨。党的領袖威爾遜。

  [10]費邊社,原為英國的一種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組織。1884年由維伯(Sidney James Webb,1859—1947)夫婦和肖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1856—1950)等創立。其成員幾乎全是知識分子。他們反對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鬥爭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學說,鼓吹階級合作、社會和平,主張用循序漸進、點滴改良的辦法,來實現社會主義。1930年該社併入工黨。

  [11]英國職工總會,即英國職工大會,成立於1868年,是一個全國性工會組織,包括了英國絕大部分的行業工會,受工黨控制。

  [12]格林(Willian Green,1873—1952),美國工會領導人之一,1924—1953年繼龔伯斯任美國勞工聯合會主席。

  [13]洛加諾會議,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等七國為調整各國之間的關係,特別是西歐各國對德關係,在瑞士的洛加諾舉行的一次國際會議,簽署了《洛加諾公約》。這次會議被吹為「和平主義時代的最高峰」,但實際上並沒有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14]白裡安(Arsitide Briand,1862—1932),曾數度任法國總理。任職期間,主張法德合作,鼓吹「歐洲聯邦計劃」,是《洛加諾公約》和《非戰公約》的發起人之一。1926年曾獲諾貝爾和平獎。

  [15]張伯倫(Arthur Austen Chamberlain,1863—1937),曾任英國外交大臣,是促使德國東進的《洛加諾公約》的策劃者之一。

  [16]慕沙裡尼,今譯墨索里尼(Benito Mussolini,1882—1945),意大利法西斯獨裁者,法西斯党黨魁,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戰犯之一。1945 年4月,被意大利遊擊隊捕獲處決。

  [17]菲洲,即非洲。

  [18]布加利亞,即保加利亞。

  [19]馬來群島、波斯,即今馬來西亞、伊朗。

  [20]鈴木,即鈴木文治,1921年曾參與組織最早的日本全國總工會——日本勞動總同盟。

  [21]愛洛二州,指法國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二州。

  (1)這是洛佐夫斯基在1926年3月初的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擴大會議上的報告。譯文原載同年5月25日《新青年》月刊第5號,1927年4月,作為新青年社叢書之一種出版單行本。本書根據新青年社單行本刊印。

  (2)按此有去年七月間新申各報兩次所載「俄國商業會捐助罷工工人五萬元」的啟事,商業會便是Tradeunions的誤譯。其實是赤色工會的援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