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瞿秋白文集④ | 上頁 下頁
世界的農民政黨及農民協會


  ——赤色農民國際與國際農民運動的歷史(一九二六年六月九日)

  (一)帝國主義大戰以前

  樸列漢諾夫[1]說:資本主義社會之中,無產階級必須實行社會革命,才能打倒資本主義的壓迫和剝削。小生產者的農民卻不然,他們有自己的生產資料,這是他們經濟獨立的保證;因此,農民的生活利益要求私有生產資料制度的保存:「現社會的生產關係,使無產階級成為革命主義者,卻使農民成為保守主義者。」樸列漢諾夫對於農民的這種觀察,在資本主義的上升時期確是對的。資本主義的列強國內,只要資產階級革命後,還能保證農民的小小田產,農民便成為私有制度的擁護者,在一切政治社會生活裡都偏向於保守主義。農民受著資本主義發展的打擊時,他們認為改善社會制度的方法,不是推翻資本主義,卻是扼制資本主義的發達,要求歷史開倒車——回到小生產的簡單的商品經濟去。所以一切保守主義的政黨都竭力想利用農民:「農民永久是國內最保守的分子,他們尊重一切古舊的,而反對一切新奇的。」

  當然,這種情形,只對於私有財產而有獨立經濟的農民是對的;對於其他的農民便不對了,至少也決不是全對的了。無田的及田少的農民,在大地主制度的國家內,受著種種封建制度餘毒的壓迫,客觀上總是革命的,多少總參加農地革命運動(Agrarian revolution),贊助革命的政黨,甚至於組織自己階級的革命團體。例如,俄國、意大利、匈牙利、羅馬尼亞及其他各國的農地運動。還有些國家裡,有類似于封建制度的農地關係存在並發展,所謂移殖的農民,如美國的「Farmers」等,客觀上也是反對大資產及大地主階級的;在農民經濟恐慌的時機往往發生左傾的對抗派的運動,贊助急進的政黨,亦能組織自己階級的政黨及團體,有很急進的趨向(如美國、德國、意國)。至於民族複雜的國家裡,那種民族壓迫之經濟上的表現,大半是掠奪弱小民族農民群眾的田地,並且剝削他們的勞動,因此便發生「民族的和農地的運動」,形成農民的國民革命的組織(如挪威、加黎刹[2]——Galicia、哥羅地亞[3]——Croatia等)。甚至於在沒有大地主制度的國家裡(布加利亞[4]及塞爾維亞),那地方資本積累,完全靠農民之急劇的破產,所以農民也多少參加一切左傾對抗的運動,並且組織類似於職業團體的農民協會,有極急進的政綱。

  農民的生產條件,使他們大致都是分散的,各自在田地森林裡經營生計,因此,減少他們的鬥爭力。農家繁重艱苦的勞動,占去他們極大部分的時間,又使農村中的政治教育難於發展。這兩種情形都妨礙獨立的農民政治組織的發生。大致農民總是因為其他分子的建議和聯合而參加政黨的運動。農民只有在經濟組織裡,如協作社、農業公會等,偶然有自動的行動和指導,可是這些組織極容易落在富農手裡。

  帝國主義大戰以前,農民組織的狀況大概如下:

  資本主義發達的國家,如英、法、比、荷、德及瑞士等國裡,農民只有經濟的組織,有些表面上是無党的,其實受資產階級政黨的影響,有些公開的加入各種政黨。例如比利時的農民協作社[5],是天主教黨[6]在鄉村中的「支部」。德國的「農家協會」(「Bund der Laudwirte」)[7]是保守黨[8]的分部;「德國農民協會」(Der Deutsche Bauerbund)贊助自由黨[9];而「農民聯合會」(Bauernvereine),依各地情形不同而分受天主教政黨、自由黨、保守黨及社會民主黨[10]的影響。這些組織沒有獨立的政治作用,只有德國的農家協會提議過要保守黨力爭農業的關稅保護政策。西班牙有「農業家聯盟」,其中是大地主及天主教神甫占勢力。奧匈各省的農業家聯合會[11],實際上完全只會贊助各種民族的政黨。美國的「農民會」(Farmers Bureau)[12]完全贊助資產階級的政黨,有時也曾贊助「社會黨」;一九一五年在達科大邦(St Dakota)[13]卻組織了農民的「無黨聯盟」,甚至於暫時取得這一邦的政權;其他各邦農民,也有這種獨立的政治運動傾向。丹麥、哥羅地亞及布加利亞的農民群眾,卻在戰前便組織了鞏固的獨立的農民團體。丹麥「農民與農民之友聯合會」是最古的農民群眾組織,他能利用經濟上組織鞏固並且人數眾多的農民,實行獨立的政治運動;他參加國會選舉,在國會議員之中有一農民系。「哥羅地亞農民党」成立於一九〇四年:他們的職任是擁護農民的經濟利益及哥羅地亞民族的民族利益(哥羅地亞現屬南斯拉夫國,戰前屬匈牙利)。他(農民党)在歐戰前居然能成為國內有力的政黨。「布加利亞平民農業會」成立於一八九九年,是農村人民的政治經濟的總組織,在歐戰時期以前,已經能夠吸收大多數中農小農的分子,而在國會之中頗占勢力。

  歐戰發生之後,經濟環境突變,使農民運動的趨向和速度都變更了。

  (二)歐戰與農民運動

  歐戰對於農民群眾大有革命的影響:一則戰爭本身對於一般農民的經濟上、社會上、精神上的舊生活有整個兒的打擊,二則歐戰之結果,發生政治經濟上的大變動。

  當然,歐戰的破壞在農民經濟上為最大:農民喪失大部分的農具牲畜,而急劇的破產;農民當兵而死傷的最多;社會生活及精神生活上,農民因當兵而拋棄自己的鄉土生活;農民與城市的革命無產階級長久的接觸,於是他們便漸漸唾棄自己向來的守舊主義,去掉那種鄉下人對於人世間一切強權都屈服崇拜的態度,而開始反抗一切過去時代的威權。

  歐戰的結果,第一便是極大的農業恐慌,這是全世界經濟大崩壞的影響。恐慌的原因,當然在於所謂「剪刀統計」——工業品與農產品價格的懸殊。農民的經濟狀況,因此,不但在參戰國並連中立國裡也大大的困難。「剪刀」經濟的原因,是在工業品價格日高,而農產品價格日落。工業品在戰後完全為托辣斯[14]、嘉狄爾[15]化的大資本家所獨佔;而農產品仍在分散的小生產者手裡不相聯絡,自相競爭;其結果自然工業家能一致抬高自己生產品的價格,而抑低農業原料的價格。只有國家的監督能調劑工農業的關係。至於歐戰政治上的影響,便是根據於這種經濟現狀而來的:一方面農民群眾革命化,趨向於征取國家政權;別方面,資產階級喪失其在小資產階級中的政治上、思想上的威望,而使小資產階級接近無產階級。再則,革命化的政治情勢使農村中的階級分化異常加速:一方面農村資產階級因為替大資產階級當買辦而大發其財;別方面,中農小農急劇的破產失地,戰後極重的租稅,都加到一般勞動平民身上。階級鬥爭自然在農村中也急劇起來,甚至於使籠統的農民組織因此分裂。再加之俄國的十月革命也有極大的影響:俄國農地問題和民族問題的解決,勞農政權的建設,使各國一般貧農都受極大的激刺。

  於是歐戰之後,農村便從守舊主義的巢穴一變而成暴動反抗革命的動力。

  農民力爭田地的運動非常之劇烈,使治者階級不得不因避免革命而實行些農地改良政策(agrarian Reform)。波蘭、捷克斯拉夫、羅馬尼亞、南斯拉夫、布加利亞、波羅的海諸國的政府,都急急應允實行農地制度的改良政策。然而,連這種極不徹底的農地改良政策都不能完全實行。波蘭至今絲毫沒有實行;南斯拉夫政府後來竟公開的拒絕改良農地制度;只有波士尼亞[16]地方(Bosnia,舊屬奧國,歐戰後劃歸南斯拉夫),農民自動的「沒收」地主的田地,至今佔有這些田地;不過「法律上」還未受承認罷了。捷克斯拉夫勉強實行很「溫和」的農地改良政策,沒收了些德國人地主的田地;羅馬尼亞將一部分貴族武士的田地收取極高的贖價,分配給農民;而在布加利亞,那所謂「勞動田地享有法」,在白党反革命勝利之後已經完全取消。

  (三)戰後的農民組織

  歐戰後的農民組織還是非常之散亂,有種種不同的形式,而且時常合併分裂,很不容易有系統的分析記載。所以這裡只能說一大概(一九二五年初的材料):

  (一)各國農民在政治上積極起來,都有組織政黨,從事政治鬥爭的現象,富農貧農都是一樣的。法國向來是國會制度的政黨統治,如今農民卻不願意贊助任何政黨而要求有自己的政治代表。美國組織過「勞農聯盟黨」[17];而且美國的「第三黨運動」[18]裡,農民處於中心的地位。羅馬尼亞發生了很大的農民党,所謂「察朗尼黨」(Tsaranists)[19];他的中堅分子是比薩拉比亞(Bessarabia)的農民。這一黨的內部,各種農村階級的分子都有,所以不斷的有左右派之爭。挪威的「農村經濟會」在一九二〇年特別組織了「農民党」,可是在守舊派富農的影響之下,中農和貧農的分子因此便分裂出來,自己另外組織了農民協會。荷蘭也有農民的政治組織,最初是反對所謂工人的「特別優待工資」的,可是隨後便反抗大地主及盤剝重利者了。德國南部有許多農民組織發生,參加政治運動;一九二三年所謂「勞動聯合會」(Arbeitsgemeinschaft)[20],聯合各區小農中農、墾殖農民等的組織而成立,他後來加入了莫斯科的世界農民協會——農民國際[21]。波蘭最初有費托斯氏(Vitos)的農民党,大致是富農的組織;後來左派分裂出來,變成許多農民党和農民協會。捷克斯拉夫有所謂「農地黨」[22],是大農階級的政黨,但是不久便分裂出中農小農的許多「獨立農民會」;後來又發生「德人農黨」和「匈牙利人農民党」,主張都很急進的。日本一九二一年發生農業會和佃農會,一九二二年組成「日本農民會」[23],並加入了農民國際;一九二三年又發現「日本農民總同盟」[24],主張更加急進:這兩個會後來合併了。意大利北部成立了富農所指導的農民党,然而最近也分裂了。意大利南部急進派的組織農民協會運動,正在日益發展。

  可以說,農民的政治組織運動隨波逐流的發展,無論甚麼力量不能遏制他。也許最近期間各國都有農民政黨成立。

  (二)農民之政治的組織還沒有成立的地方,農民政治鬥爭的需要,自然而然使他們利用農村經濟的組織——農村協作社,去做政治運動。譬如在法國、希臘等,往往將不宜於政治運動的,甚至於絕對沒有政治用處的組織去實行政治鬥爭。

  (三)舊時的農民協會和政黨,歐戰之後大大的變更了:第一,小農、中農大多數群眾加入這些團體,他們的政治作用便比較的增高。第二,群眾的左傾使這些政黨內開始階級分化,也有極少數的舊團體重新定了急進的新政綱。例如哥羅地亞的農民党,實際上變成了哥羅地亞全民族的政黨,改名為「共和黨」。十萬的哥羅地亞的留俄俘虜,受了十月革命的影響回去,使這一農民党大大的左傾,竟加入了農民國際,承受農民和無產階級聯盟的口號。這種同樣的過程,在斯洛佛族(Slovak)[25]的農民党裡也有,不過較緩進點罷了。

  (四)農民協會及政黨裡,尤其是他們執政的時候,常常發生階級分化的過程,形成左派,以至於分裂。波蘭農民党(費托斯的)便是一例;捷克農地黨、布加利亞農業會等等都是如此。塞爾維亞帝國主義(南斯拉夫)侵略之下的「臘狄赤黨」(Raditch)[26],如果他們民族鬥爭稍稍勝利,內中也不免要起階級分化。總之,富農和貧農的分化,非常之明顯,而富農的党必定做大資產階級政黨的附庸。只有小農推翻富農領袖,而仍積極奮鬥,才能保持群眾(如布加利亞的農業會[27])。

  (五)獨立發生的或分化出來的小農、中農的左傾組織,日益和無產階級及共產黨接近。然而這些左派的農民党也還不會固定,其中還可以有分化,他們的政治行動大半是很不堅定的。他們大致是地方的,至多只是一區域的,都只各自代表當地的利益和情緒,相互之間關係很少。大半左派的農民組織都傾向農民國際,而農民國際正是要聯合他們的機關。

  (四)農民政黨及協會之政綱

  農民政黨及協會的社會基礎,在鄉村中的各種階級裡。大致有:一、地主——出租自己的田地的;二、剝削勞動的富農——亦有多量的田地,同時自己也耕種的;三、佃農——租種富農、地主或公司的田地的;四、自耕的大農,中農,小農;五、半無產階級及農場工人。農民政黨及協會之非依階級而依閥閱組織者,即籠統包括一切與田地有些關係的人的團體裡,可以遇見上述的各屬階級的分子。如西班牙的農業聯盟中,中農、小農與大地主同時加入;德國的農家協會也是包含一切有農家經濟的農戶——小農、中農、地主等。霍爾瓦德(Horwat)農民共和黨及布加利亞平民農業會都不禁阻地主加入。

  這種階級混合的原因,客觀上是在於以前的農村中階級分化還薄弱;主觀上是在於大地主、富農大半都是這種組織的發起人,如果不吸引欺騙小農、貧農,那麼,他們人數很少,不能有大的政治作用。最近才不得不發生分裂:或者貧農退出,而成立左派組織(如捷克及波蘭);或者富農退出(如布加利亞);或者小農、中農另外發起獨立的組織(如德、意等)。左派農民組織的形成是農民群眾革命化的證據。

  農民組織的思想及政綱,自然跟著這種分裂變換而時常改易,各時期都顯露自己的階級色彩。

  閥閱式的混合的農民組織之思想是怎樣的呢?當然就是其中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思想。西班牙農業聯盟中,對於社會和國家完全是封建式的天主教的觀點;德國的農家協會,純粹受德帝威廉第二[28]思想的影響。波蘭費托斯黨及捷克的農地黨的政綱,當然反映著富農的階級利益。大致這種「農閥」組織,都是宣傳所謂「農業利益」,實際上是欺騙貧農,掩飾那代表富農利益的政綱之真正色彩。最有意思的是黨綱中關於農地問題的主張。農地改良(當然是不徹底的)已經實行的國內,這種農民組織的黨綱,對於農地問題非常之謹慎,不敢多說,只有籠統的振興農業等類的話;農地改良還沒有實行的國內,簡直一句話也不說。臘狄赤黨的黨綱對於農地問題便沒有主張,只有隱藏在民族政治要求裡的隱語。羅馬尼亞的察朗尼黨黨綱,贊成資產階級已經實行的農地改良,只希望「再求完善」些。沒有一個這種農民組織是真能代表無田的和田少的農民利益的,所以他們也不求農地問題的根本解決。

  農民政黨及協會,總想代表一切「農業者」的經濟政治文化的利益。第一種「高遠的」共同理想便是協作社,第二種共同的理想,便是正直的政府;所以一切農民組織都看著政府機關是萬能的,要求他收買田地或改良農業,徵收地價稅,以達均產主義,教育農民選舉,然後再行民權……。第三種(這以下卻非「共同的」理想了)——地主階級占勢力的農民組織(德國),完全是以贊助保守黨為宗旨。第四種——富農占多數的農民政黨或協會(波蘭、捷克斯拉夫),便力求和資產階級政黨合作,以備朋分政權。第五種——工業不發達並且沒有大農經濟,而農業人民占大多數的國內(布加利亞、哥羅地亞),富農便想獨立的奪取政權而利用他。最後,第六種——左派農民組織,便十分傾向於和無產階級合作,甚至於和無產階級聯盟以求實現工農政府。

  (五)布加利亞農民政府的經驗

  布加利亞農民政黨的領袖,是史登蒲黎斯基(Stambuliysky)[29],可以算是農民政權的理論家。他實際上也做了第一次「純粹農民政府」的元首,但是他也親身看見這一政府的失敗。

  史登蒲黎斯基的學說,認為個人及社會生活的主動力是「自我保護,自我餵養,自我繁殖的本能」;通俗些說,便是生存欲、生長欲、生殖欲的「三生主義」。這一本能,使各個人及其社會努力奮鬥(生存競爭)。因此,歷史竟冤屈了仁愛的平民,使強暴者「取得政權,壓迫勞動平民」,成立「世俗的和神道的統治者——皇帝和神甫的政治」。隨後,這兩種治者自相鬥爭,各自減殺自己的力量。於是平民群眾(不分財產、職業、社會地位),聯合而組織「全民革命的團體」,得以利用時機推翻皇帝的政權。然而等到建設新政治新社會的問題發生之後,必須要造成「民權的」政治,於是那「全民組織」分裂而成各種「階級組織」的政黨。這些政黨鬥爭的結果,便產生法國革命的《人權宣言》[30]。政黨在歷史上的職務從此便算完了,政黨變成了社會的贅疣而且是有害的東西;「階級組織」的時期早已終了,現在到了「閥閱組織」的時期。閥閱有下列幾種:農閥、手工業閥、工人閥、工業閥、商業閥、官業閥,總之,便像是中國的士農工商。每一閥閱(其實是職業)都有組織自己一閥的權利,以擁護自己一閥的利益。階級關係比閥閱關係淺得多,閥閱利益比階級利益強得多;大農家的利益和小農人的利益關係比小農業家和雇傭工人的關係親切得多;所以階級組織應當讓位於閥閱組織。同閥利益的衝突常常可以用妥協的方法解決的,各閥利益的矛盾,便非鬥爭不能解決了。各閥互鬥的結果,始終要產生「社會的均勢和公道與和平」。各國的閥閱組織,漸漸要聯合成國際的閥閱組織,做調劑生產和分配的機關,保障國際的和平。因為農閥是主要的閥閱,人數最多,所以他應當管理國家;在國家之內農閥利益應當占優勝的地位,這是很正直而公道的。

  凡此一切「學說」,都可以算是很「新奇的」,而且是布加利亞的「國貨」(不知布加利亞有無自己的孔子,否則也可以取得國粹道統的尊稱)。

  史登蒲黎斯基對於社會主義是不表同情的,因為:一則他不承認現在還有階級鬥爭;二則社會主義,依他說是與人類本能相衝突的,不合於他的三生主義。

  史登蒲黎斯基的學說是如此,這種學說只能發生在經濟落後的農業國。農村資產階級接受這一學說,因為閥閱組織的學說能夠蒙蔽住農民群眾,使他們不受城市資產階級的影響;一般農民也接受這種學說,因為人數眾多,希望有「自己的組織」而能奪取政權。

  戰爭及其結果,使治者的城市資產階級政治上、經濟上大大破產;農村資產階級取得政權的機會便來,而「布加利亞農業會」的政府湧現了出來。城市資產階級暫時也借此為反對共產主義的盾牌。史登蒲黎斯基執政之後,便實行自己的學說而開始「閥閱鬥爭」。他首先壓迫的便是「雇傭工人閥」。這一階級鬥爭幾與「農民党政府」相終始:從一九一九年屠殺罷工的鐵路工人起,直到一九二三年選舉時的反共產大壓迫為止。隨後,他又和「工業閥」宣戰:一方面,他逮捕資產階級政黨首領,責以戰爭禍首的罪名;別方面,他實行穀類公賣,禁止谷類商營業,而以公賣權交給農業協作社,他賤價收買一部分房屋地產歸官。因此,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都反對他。

  至於農閥自己「家裡的事」呢,貧農不久便看見政府所作所為只利於農村資產階級,而無田的和田少的農民一無所得。農業會的執政,使農村中及農業會中開始急劇的階級分化。「農民政府」的末期,農村資產階級已和城市資產階級勾結,同時,貧農階級亦和無產階級接近。階級的利益事實上始終比閥閱的利益強。他的理論就此破產。

  史登蒲黎斯基的政權,完全根據於:(一)盲目的信仰所謂民權機關的法律,如國會、內閣、地方自治等;(二)農村人民的數量眾多。他只相信民權法律的力量,如撤回權、監察權、彈劾權等;不相信實際的民眾力量。所以白党謀亂時,他不去認真宣傳軍隊,也不使民眾武裝;他只知道農民人數多,把持住鄉村自治機關,便可以保證選舉不致失敗。他不知道現代國家的實力(就是在農民極多的國裡)總在於城市:國家的強制機關,軍隊、警察、銀行、工業、交通等,農民無論怎麼多,散處於森林田野間,決不能獨力維持政權的。這一政府始終因極反動的白黨運動軍隊反革命而失敗。

  農民政權在布加利亞所得的教訓是:

  一、現代國家裡鞏固的獨立的農民政權是不可能的。

  二、農民政黨的執政,使農村中及這些政黨中,急劇的階級分化,劇烈的階級鬥爭;因此,這些政黨分裂而成比較一律的階級的組織。

  三、農村勞動平民只有和城市無產階級聯盟,方能鞏固勞農的政權;城市始終是廣大的工農群眾的先鋒隊。

  那農業會裡的農村資產階級及貧農都得到了這些教訓:富農脫離農業會而和城市資產階級勾結,小農卻和城市無產階級攜手了。

  (六)農民之國際聯合

  歐戰之前,農民之中便有國際聯合的傾向,因為國際穀類貿易的調劑,已經漸有這種需要。羅馬的「國際農學館」成立,更促進了這一運動;當然,也因為農民看工人的榜樣。但是,戰前實際上始終沒有什麼成就。戰後農民政治鬥爭劇烈起來,雖然表面上是經濟組織,而實際上急切的需要國際的政治的聯合。第一次,一九一八年巴伐利亞(Bavaria)大農業家海謨[31]教授便向瑞士富農反動派首領勞爾博士提議,要組織國際農業聯合會,「以肅清歐洲農村中的赤化」;法國大農業資產階級也有這種嘗試:後來都因為德、法資產階級之間的衝突而失敗了。第二次是西班牙天主教派農民領袖提議,要聯合農民的天主教徒;但是宗教是太狹隘了,結果也是一無所成。第三次是斯拉夫族各國農民的聯合,提議的人是史登蒲黎斯基,結果在捷克京城成立了「國際農民局」——聯合了許多斯拉夫民族的農民組織:捷克、南斯拉夫、波蘭、布加利亞及僑居國外的俄國人。第四次,一九二三年在莫斯科成立了世界農民協會——農民國際,加入的有許多國的農民組織,不但是歐洲的,還有其他各地的。最後,一九二四年十月,羅馬國際農學館在瑞士召集的農學家會議,委託勞爾組織「農業家國際」;這一會議上差不多全是西班牙、法國、英國、匈牙利、捷克等國的反動派農學家,他們公開的說,要組織這所謂「國際」,是以反對農民運動之赤化為目的的。

  這些嘗試可以分成三種:(一)大地主財政資產階級的保守黨組織,想以「國際合作」保障農村中之黑暗世界,繼續維持舊時的狀態;如果最後一次勞爾的組織能以成功,這種「國際」,可算是黑色國際。(二)捷克京城(普萊格)[32]的嘗試,意義稍有不同:斯拉夫族的富農想一方面驅逐城市資產階級政黨的影響於鄉村之外;別方面,阻礙農民的赤化,而自己要做中農、小農的政治上、經濟上的主人。這是所謂綠色國際。黑色國際看著他們的行動,還嫌太革命了(布加利亞的資產階級稱史登蒲黎斯基是過激派);但是,革命的農民卻認綠色國際還是反革命的。富農反對資產階級時,客觀上使農民左傾;可是他壓迫貧農的時候,便不得不和資產階級勾結。所以綠色國際根本上是自相矛盾的,他的能力非常之小;因為赤色國際的發展,農民群眾的革命化,便使綠色國際實質上變成了黑色國際的附庸,他的顏色始終是要變黑的。本來他們之間的界線,非常之不清楚的。(三)最後,世界農民協會,表現國際貧農的階級覺悟,他們不但要脫離大地主及資產階級的壓迫,並且要脫離農村資產階級(富農)的剝削。然而這一職任,依俄國及布加利亞等的經驗看來,農民獨自的力量不能夠實行,必須聯合自己的階級同盟軍——城市的工人。所以世界農民協會的主要口號是:勞動農民和工人的聯盟,奪取政權建立工農政府,徹底的解決農地問題,減輕貧農的租稅負擔,撲滅軍國主義。

  世界農民協會,便是赤色農民國際。

  (七)最近的發展形勢及結論

  農民運動最近的發展形勢和結論可以歸納如下:

  一、歐戰及其結果所引起的農村的政治覺悟,必然還要更加發展。農村中階級分化和階級鬥爭的劇烈,使群眾對於政治的興趣日益增加,日益努力於政治鬥爭:如今治者階級已經不能使農民做馴服的奴隸,完全不問政治了;治者階級要再使農民變成守舊主義的臺柱子,保障「秩序、私產和祖國」,是不可能的了。

  二、農村人民的政治上的積極奮起,表現於要求組織的傾向裡。這種傾向在西方和東方各國都是革命的動力(如中國廣東、河南、湖南、湖北、直隸一九二四年以來的農民協會)。

  三、農業「閥閱」的組織,舊式的農黨、農會等,必然要繼續的分裂。這是階級分化的結果,客觀上是不可免的,而且是革命的現象。貧農應當有自己的組織;至少在階級分化經濟上還不大明顯的地方,也要有確定明顯的貧農階級的政綱。

  四、各地將由種種方式發生左傾的農民組織;因為各國經濟上、政治上、社會上的客觀條件,這些組織,一時不能有很整齊的系統和很集權的形式。革命的政黨應當注意他們政治上的國際國內的聯絡,使他們和無產階級的鬥爭相提攜。

  五、農民的左傾必然繼續的昂進,不但不滿意資產階級、地主階級的政治,並且也不滿意富農組織的綠色政策。這種革命化和左傾正在繼續發展,農民的傾向于無產階級,因此一天一天厲害起來;赤色農民國際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無產階級革命的政黨應當特別注意這種現象。

  六、雖然如此,即使這些條件完全實現,農民協會的群眾組織,在資本主義統治之下,不會變成純粹共產主義的。他們能夠實行反對地主,反對資本帝國主義及民族壓迫的政策;這是他們的革命意義。至於造成共產主義的群眾的農民組織,卻是危險的幻想;這種名不副實的團體,其勢只會反過來妨礙共產黨在鄉村中的發展。無產階級是上升的階級,他是日益擴大鞏固的階級,他的革命的最終勝利能消滅一切階級。小農民卻是下落的階級,歷史的前途是很狹隘的;即使無產階級革命之後,他們的正當的發展道路,也只有隨著工業的發展而變成工人。所以工人有自己的政黨,有明顯的改造將來社會的黨綱;而小農的組織卻只能有關切目前實際需要的政綱。工農聯盟建築在具體的直接的不相矛盾的階級利益上,只有共同合作,才能打倒雙方共同的仇敵,達到雙方切近的目的。等到工農聯盟勝利而奪得政權之後,工人和農民的聯盟便進到一個新的時期——經濟改造事業的協作使農業的工業化,有充分的調諧,而農民的無產階級化也可以沒有流弊,至少,可以使流弊減少至於極點。

  (這篇文章大半根據于《農民國際》雜誌的材料及郭臘羅夫[33]同志的論文)

  原載《新青年》(季刊)1926年7月25日第5號

  署名:瞿秋白

  注釋

  [1]樸列漢諾夫,今譯普列漢諾夫(Γеоргий Валентинович Плеханов,1856—1918),俄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後來成為孟什維克和第二國際機會主義的首領之一。

  [2]加黎刹,今譯加里西亞(Galiicia)。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屬奧匈帝國,後歸波蘭。

  [3]哥羅地亞,今譯克羅地亞。1526—1918年處於奧匈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統治下。1918年屬塞爾維亞—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王國。二戰後為南斯拉夫一部分。1991年獨立。

  [4]布加利亞,今譯保加利亞。

  [5]19世紀80年代,比利時面臨農業破產,天主教黨為了政治鬥爭需要,提出保護農業經濟,在農村建立農民協作社,受到地主、農民的支持。

  [6]天主教黨,比利時資產階級自由派的政黨。1869年建立。主張保護農業,受到農民支持。1884至1914年曾單獨執政。

  [7]德國的「農家協會」,一譯「土地所有者聯盟」(Bund der Landwirte),德國容克地主階級的聯合組織。19世紀70年代成立。主張以關稅、津貼和貸款形式幫助農業發展,保持農業繁榮。常與保守黨結成聯盟左右政府政策。

  [8]保守黨,全稱德意志保守黨,德國容克地主階級的政黨。1876年成立。主張維護容克貴族的特權,推行民族沙文主義和軍國主義。1918年德國11月革命後,該党與自由保守黨合併為德意志民族人民黨。

  [9]自由黨,全稱民族自由黨。德國資產階級自由派政黨。1866年成立。代表工業巨頭和大、中資產階級利益。主張自由貿易,發展軍事工業,增強國家實力。1918年德國11月革命後內部分裂,部分成員另組德國人民黨。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自行解散。

  [10]社會民主黨,即德國社會民主工黨,見本卷第254頁注174。

  [11]奧匈各省的農業家聯合會,奧匈帝國的農民組織。19世紀70年代,奧匈帝國發生農業危機,各省農民為維護其自身利益,紛紛成立聯合會。1877年下奧地利省農民建立了第一個聯合會「中街同盟」。此外具有重要意義的還有1904年蒂羅爾省和1906年下奧地利省建立的農民聯盟。各聯盟的成員都很複雜,參加者有中、小農民,也有地主。

  [12]美國的「農民會」,又稱農民協進會。美國農民運動組織。1867年由奧利弗·赫德爾建立。會員多達150萬人。主張消除中間剝削、創辦購銷合作社、開辦農業銀行等。其運動以美國中西部、南部、西南部以及密蘇裡州、肯塔基州等地最為強大。1875年後會員人數銳減,運動日趨衰落。

  [13]達科大,今譯達科他,美國州名。現劃分為南、北達科他州。

  [14]托辣斯,今譯托拉斯。是英文trust的音譯,資本主義壟斷組織的高級形式。

  [15]嘉狄爾,今譯卡特爾。法文cartel的音譯,資本主義壟斷組織形式之一。

  [16]波士尼亞,今譯波斯尼亞。南斯拉夫地名。

  [17]勞農聯盟黨,又稱農民聯盟。美國農民運動的組織。1877年第一個農民聯盟于得克薩州建立。1880年北部各州的農民聯盟聯合組成全國農民聯盟。1886年在查爾斯·馬庫內的領導下開展了農民運動要求取消使農民陷於貧困的信貸制度。此後,該組織在美國各州發展,1891年會員達200多萬人。

  [18]美國的第三黨運動,又稱平民党運動。美國的農民運動。19世紀80年代末,美國農民聯盟要求參加政治生活,西部聯盟會員首先與民主黨、共和黨決裂,組織了一些獨立的第三黨。但各州第三黨的名稱各異。1892年2月各農民聯盟在聖路易斯召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平民党,謀求以第三黨取代兩個老政黨參加總統競選。後因成員複雜,鬥爭不力,逐漸被民主黨兼併。

  [19]察朗尼黨,即羅馬尼亞農民党。1918年12月成立。主要代表富農和農村知識分子利益。1926年與羅馬尼亞民族黨合併。1947年解散。

  [20]勞動聯合會,德國勞動農民、佃戶和移民的聯合組織。1923年于魏瑪成立,其中包括勞動農民聯合會、移民和佃戶全國聯合會、巴登小佃農聯合會和黑森移民協會等組織。

  [21]農民國際,共產國際領導與支持下成立的農民國際組織。1923年10月,由蘇、波、德、法、美、日等國農民組織的代表在莫斯科成立。以農民國際委員會為領導機構,號召各國農民和工人聯合起來,共同反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剝削。以《農民國際》為機關報。1933年解散。

  [22]農地黨,指捷克斯拉夫農民党,又名農民和小農共和國黨,19世紀末成立。1920年進入議會,並參加政府。30年代公開與法西斯分子合作。1938年底併入民族團結黨。1945年後停止活動。

  [23]日本農民會,1922年4月在神戶成立。初期有改良主義傾向,隨著農民鬥爭的激化,入會人數增加,階級鬥爭的立場逐漸明顯。1926年發生分裂,以平野力三等右派成立全日本農民組合同盟,次年杉山等中間派結成全日本農民組合。1928年上述兩個組織合併,組成全國農民組合,這是日本農民第一個全國統一的組織。

  [24]日本農民總同盟,最早的農民會全國組織。1922年2月在東京成立。制定了「不勞動者不得食」、「團結的力量」的宣言。該組織除在北海道川上郡皇室領地的爭議中有所成效外,在其他地方雖有以「聯合會」名義存在,因實體不明而自行消滅。

  [25]斯洛佛族,今譯斯洛伐克族。

  [26]臘狄赤黨,今譯拉迪奇黨,指克羅地亞共和農民党。1904年成立。主要代表中農和富農利益。1925年與民主黨結盟,旋與激進黨組成聯合政府。1948年停止活動。

  [27]布加利亞的農業會,今譯保加利亞農民聯盟。1899年在普列文市成立。1901年成為農民政黨。1918年領導農民起義,宣佈保加利亞為共和國。1920年5月組成農民聯盟政府,1923年被政變推翻。

  [28]德帝威廉第二(WilhelmⅡ,1859—1941),德意志帝國皇帝、普魯士國王,1888—1918年在位。對內加強專制統治,鎮壓工人運動,對外推行擴張政策,爭奪世界霸權,最終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德國十一月革命後遜位,逃往荷蘭。

  [29]史登蒲黎斯基,今譯斯丹博利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Стамболиский,1879—1923),保加利亞農民聯盟領導人。1919年任聯合政府總理,次年組織農民聯盟政府。1923年贊可夫軍事政變時被害。

  [30]《人權宣言》,見本卷第250頁注70。

  [31]海謨(Georg Heim,1865—1938),1897—1912年任巴伐利亞議會和帝國議會議員,在議會中充當農民的代言人。1919年任魏瑪共和國人民議會議員。

  [32]普萊格,今譯布拉格。

  [33]郭臘羅夫,今譯科拉羅夫(Vasil Kolarov,1877—1950),保加利亞人。1919年保加利亞共產黨成立時為中央委員會書記。1922年11月被選入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團、書記處和組織局。1926年參加共產國際執委第六、第七次擴大全會。1928—1929年任農民國際主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