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瞿秋白文集③ | 上頁 下頁
孫中山與中國革命運動(1)


  孫中山與中國革命運動(1)(一九二五年二月)

  (一)孫中山政治上的長成

  孫中山時代的中國,是屈服于滿洲貴族、北洋軍閥統治之下的中國;同時,亦就是受英、法、俄、日等資本國家侵略的中國。從一八六六到一九二五[1](從清同治丙寅到民國乙丑),六十年中的中國歷史就是帝國主義的侵略遠東史。在這六十年中,中國的經濟,因受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外貨的輸入,原料的吸收,外債的增加,賠款的勒索,路礦實業權利的攫取,領土、租界、港口的割讓,——不知道經過多少變更,六十年前的中國與六十年後的中國,在經濟上簡直是完全兩樣的國家。社會裡的階級關係也因此經過巨大的變更,士大夫的「世家」已經完全消滅;買辦階級已經大半變成所謂「中國」的體面商人;小農民、小商人、小手工業者之中,已經一部分變成現代的無產階級。中國國際關係上的變更,日日促進中國社會裡的階級分化;統治者、壓迫者已經掉換了十好幾次;各帝國主義者對遠東侵略的形勢轉變了種種花樣,可是有一件事是至今還沒有改換的:便是中國民族——大多數的平民始終還是受著壓迫和剝削;六十年中所變更的只是壓迫者的人和壓迫的方法,而中國民眾的受壓迫和受剝削這件事實,是沒有變更的;不但沒有變更,而且剝削的範圍更大了,壓迫的程度更深了。因此,這六十年中中國平民的傾向革命、需要革命,也是沒有變更的一件事實。

  帝國主義的侵略、壓迫、剝削一天天的增加起來,中國平民的革命運動也一天天的擴大而且深入。中國古代的宗法社會[2]和小農、小手工業的經濟,遇見了帝國主義者的資本主義,都崩潰下去,發生中國的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於是歷史的舞臺上,一個一個的發現新的革命力量。中國的革命運動因此在六十年中一步步的進化,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革命家——孫中山也就在這過程裡逐漸的生長出來。

  總之,最近六十年的中國是革命的中國,尤其是民族革命的中國,而孫中山的歷史使命,便是完成這一民族革命。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等到侵略中國的一時期,已經進了帝國主義的階段。中國受列強經濟、政治、文化上種種侵略而要反抗,受資本主義化而發生經濟發展的趨勢,無論如何,只要要求這種發展的成功,便不能不實行革命,而且首先便是民族革命。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便是世界的帝國主義;帝國主義的阻礙中國發展還不僅在於經濟方面,中國經濟發展所需要的民權主義,根本上便與帝國主義勢力不相容,更不用說中國大多數平民的生計的改善,中山先生所稱為民生主義的了。六十年前的中國早已知道自己的歷史使命是在發展經濟,以抵制帝國主義的侵略,這是中國民族加入世界史的最重大的責任;換一方面說,帝國主義的侵略,也必然先引起中國人的這種民族自覺。因此,我們可以說,從孫中山出生直到現在,中國民族的歷史職任,一直是反抗列強帝國主義的民族革命。孫中山現在死了,這一民族革命離他的成功還遙遠得很;然而中國革命運動,在孫中山引導之下,已經經過好幾個階段,而得到了他的正當的道路:因為要反抗列強,然後知道非顛覆滿清政府不可,非建立共和不可,非為大多數中國平民爭生活之改善不可;最後非聯合世界上一切反帝國主義勢力,被壓迫的殖民地及弱小民族和世界的無產階級不可。這一條中國革命運動所已經經過的道路,中國民族自覺的深入和前進,在現時看來是很明瞭的;然而從中山開始自己事業的初年的中國思想,進步到現在的國民革命的口號,中國平民群眾及孫中山不知道經過幾多困苦的經驗,幾多迷誤的方法,幾多重大的失敗——這是一條荊棘的路。「反抗列強」是多麼簡單的「愛國」主義,四五十年前與中山同時的「政治家」、「士大夫」何嘗不知道。然而只有孫中山尋著了解決這一問題的真正的答案——革命。為什麼?因為孫中山感覺上代表中國的平民階級,認識中國平民階級的歷史職任。所以只有中山能隨著革命運動的經驗,尋找著中國民族革命的道路。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