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瞿秋白文集③ | 上頁 下頁
道威斯計劃與世界帝國主義


  道威斯計劃與世界帝國主義(1)(一九二五年二月)

  道威斯計劃[1]對於世界帝國主義的關係裡,最重要的問題,便是:英美兩國因此計劃而能合作,還是格外要衝突起來?本來這一計劃的根本問題,不在於他的對象——德國,卻在於他的主體——美國。

  美國資本主義現時加入世界的市場——決不僅是加入歐洲的,當然更不是單對於德國的進攻。這是道威斯計劃最重要的背景。美國近年農業經濟裡有不斷的恐慌,工業上又有過度膨脹:一則是因為國內市場的縮小,二則因為銀行裡資本的過剩。這種經濟狀況使美國不得不拋棄他的孟祿主義[2],而開始干涉歐事。

  美國到歐洲來找些什麼呢?他干涉歐洲的目的,究竟何在?這一問題實在並不容易回答。美國干涉歐事的總政策裡,有許多互相牽制甚至於互相反對的派別和力量。

  世界經濟政治的總問題裡,在歐戰之後,這歐洲和美洲之間的相互關係實是一切其他問題的中樞。歐洲大戰把歐美之間的關係,根本的變更了。美國資產階級當歐戰之初,故意旁觀,一面供給交戰國以食糧、軍器,以及威爾遜[3]式的口頭禪,等到到了相當的時機——德奧和英法雙方都疲於奔命的時候,美國突然的加入戰爭,以逸待勞,終至於攫得世界的霸權。當初美國對歐的貿易日益擴張,利用歐洲的資本,發展美國的「無限的」國內市場;歐戰期內美國工業大大的開展,國內市場也還能銷納這些商品。美國的資本家微笑的旁觀歐洲人的窘迫,盡著送些小麥和罐頭、牛乳去喂他們。可是歐洲,已經非有美國不能生存了,——美國有幾種原料是專利的,歐洲沒有這些原料便不能維持工業。歐洲向美國購買原料,更使美國的金錢資本日益盈溢起來。可是資本雖然增加起來,美國的經濟命運卻也就壞起來了。美國國內市場漸漸銷納不下工業的產品,必須設法輸出。歐洲的購買力,卻因為歐戰而大大低落:美國對歐貿易的輸出額在戰前占美國總輸出百分之六二·三,戰後跌到百分之五四·八(一九二一——一九二二年);一九二二——二三年,百分之五一·四;到一九二四年,便只剩得百分之五一·一。同時,美國對其他各地的輸出,在戰後卻大大的增加。以戰前美國對日本、中國等的輸出額各為一百,比較起一九二三——二四年以來,我們可以得到下列的表示:

  日本——百分之五百四十一
  中國——百分之四百七十七
  哥倫布[4]——百分之二百九十五
  澳洲——百分之二百三十二
  古巴——百分之二百〇五

  可是,美國對歐輸出雖然減少,始終還占百分之五十。而且大概美國輸到歐洲去的,一大半是原料,工業製造品只有百分之十八。可見道威斯計劃的目的,不在直接輸入工業製造品到歐洲去。美國資本主義工業的發展,當然四出找尋市場,可是這工業品的市場並不在歐洲,而在亞洲、南美、非洲。歐洲呢,雖然占到美國輸出之百分之五十,而對於美國對外貿易的意義,一天天的減下來了。美國工商界對於歐洲的意見,可以簡括的說明如下:「歐洲對於美國是資本的銷納地,卻不能做美國貨物的市場。」

  道威斯計劃,是美國實行干涉歐事的第一步;同時,也就是實行銷納美國資本的陰謀。道威斯計劃的目的,在於美國財政資本輸入歐洲工業,而且開始監督這些工業。德國和美國的報紙,現在已經陸續不斷的登載紐約銀行家對德國工業投資的消息。據「Bergverxsei Tung」的記載,八個月內,美國資本投入德國工業者,已達一萬六千萬美金。

  道威斯計劃對於美國對外貿易的意義,有兩方面:一方面,美國資本侵入歐洲,「恢復」歐洲的工業,使歐洲對於美國原料的需要增加;別一方面歐洲對於原料的需要增加,不但影響到美國的輸出,而且還影響到亞洲及南美各國的輸出;——於是亞洲及南美對於美國工業品的需要也要增加起來。

  美國對於歐洲,確是不信他能做美國工業品的市場,這差不多已經是美國工商界中一致的意見。可是甚至於銷售原料也未必見得有多大的前途。英國對於歐洲的關係卻大不相同,英國工業品的銷路,向來在歐洲。所以道威斯計劃足以恢復德國的購買力——這是英國所願的;可是道威斯計劃能增進德國輸出貨物的質量——那就是英國所反對的了。

  德國現時是歐洲各國中技術最發達的國家,熟練工人也最多,工資也最低——照Mitteleuropöische Wirtsohaft登載的統計,有各國工人的工資比例表如下(以英國工資為百分比):

  1

  當德國馬克低落的時候,德國資本家拚命的改築工廠,改築機器,要想把所有紙馬克都變成物質上的不動產,所謂「Fiucht In Sachwerte」——「逃避於物質的價值」。這樣一來,當然工業中流通的資本大大減少。所以現時德國有建築得很好的工廠,機器動力等設備得非常之好,都是用全世界最新的技術;可是沒有流通的資本。這樣的德國,對於美國是非常之合宜的投資地方。道威斯計劃便是想把德國變成工業的殖民地。向來帝國主義的宗主國是以殖民地為銷貨的市場,如今卻要使德國變成造貨物而銷原料的場所;所以普通的殖民地,是銷貨的殖民地,德國卻成了生產的殖民地,他的生產將要完全受美國財政資本的監督。

  美國資本亦正在找對外貿易的出路,美國人稱對外貿易為「The Key to Prosperity」——「幸福之匙」。同時,美國並沒有流通資本之不足,卻反而有過剩的資本,只要看銀行利率的低落,便可以知道美國的金錢過剩了。

  德國、美國兩方面的這種情形,都要使美國不得不實行對於德國的「殖資政策」。何況現在對於德國實行經濟侵略是最容易的事,不用派一兵,不用放一炮,只要找幾位「社會民主黨」高叫幾聲和平主義,造成「恢復歐洲經濟」的輿論,便可以著手了。

  道威斯計劃正是這種種關係及美國的政策的實現。道威斯計劃的目的,正在於使美國資本攫取德國工業的監督權。當然將來德國工業的發展途徑,須聽美國資本的指揮。美國資本使德國工業專為他製造要輸入亞洲及南美的工業品。因為美國本國的工業品成本昂貴,不能和其他各國在亞洲及南美市場上競爭,所以德國的賤價勞動,便成了美國資本剝削的目標,而且是美國佔領亞洲及南美市場的工具。

  美國工業或美國管理之下的德國工業,如若佔領亞洲、南非、澳洲等處的市場,那麼,首先受他的排擠的是誰呢?

  此處,英美之間的衝突,非常之明顯。歐戰之前,美國的對外貿易在全國商業裡還不占重要地位,英美之間的衝突不至於十分明顯。那時英國的巨敵正是德國。歐戰之後,德國資本差不多絕對沒有參加世界貿易的機會與可能;於是世界貿易之中,英國商業的敵人便是美國了。對於英國,不但有被美國排擠出原有商業勢力範圍之外的危險,而且連自己的殖民地都有劃入美國經濟勢力範圍之內的可能。歐戰的時候,英國只能製造軍用品,他的殖民地及半殖民地便有一部分開始發展本地的工業,以圖「自我供給」,還有一部分便漸漸受美國商業資本的侵入。美國對外貿易的發展,一直到一九二〇年遇見了國內市場的恐慌,才停止的;一九二一——二二年,英國才能勉強爭回戰前所有的市場。

  然而一九二四年以來,美國商品重新開始佔領亞洲、南美、非洲、澳洲的市場;英美之間的衝突,從此又開了一個新時期。第一,美洲方面:有些南美小國的對外貿易本來完全是在美國勢力範圍之內的,可以不算;單看阿根廷、智利、巴西等國,英美商品之間的競爭和消長,確是很明顯的,我們試舉巴西為例:戰前英國輸入占巴西的商品輸入全額百分之二四·五,美國占百分之一五·七。戰後美國商品便多起來;可是到了一九二二年英國商品又佔優勢——百分之二三;而美國只有百分之一九·八;一九二三年英國占百分之二四,美國占百分之二〇。比較起戰前來,始終美國的商業漸漸戰勝。第二,遠東方面:遠東方面現時的優勢還在英國方面;可是美國漸漸排擠英國的趨勢,是很明顯的。譬如中國:戰前英國與香港的輸入占中國總輸入百分之五六,而美國只占百分之六;到一九二三年英國輸入只占百分之十三,香港百分之二六;而美國貨已增至百分之一六·五。一九二四年第一季,上海一口岸的輸入總共三百另五萬兩;美國占百分之二七;英國:百分之二五;德國:百分之二二·五;日本:百分之一四。再則,英美對日本的輸入亦是如此:一九一三年英國及印度貨物占日本總輸入額百分之四二·三;美國占百分之一六·八。一九二三年時英國及印度占百分之二七·四;美國便占百分之二三·八。一九二四年上半年,美國對日輸入竟已佔有日本總輸入額百分之三〇。以上這些事例,已經可以證明英美之間的競爭。

  競爭的焦點,當然在於貨價的低廉和市場需要的適合。誰的貨物便宜而適合市場的需要,他便是這市場的主人。政治勢力的作用是很少的。英國殖民地在戰時及戰後發生了本地的工業,英國要照戰前那樣禁止殖民地和國外通商,那是不能的了。不但如此,英國殖民地簡直自立稅關,雖然對英國貨往往有優待的辦法,然而對於英國並無大利。英國殖民地上已發生的工業,大半恰恰與英國工業相競爭;而美國貨物恰好和這些新興工業相衝突的,反而少些。

  總之,世界貿易之中,有三種動力在這裡競爭:一、英國資本;二、美國資本;三、英殖民地的保護關稅。假使英國殖民地的關稅稅率,對於英國貨有優待的辦法,那就美國工業品必須成本很輕,方才能和英國貨競爭。如若關稅對英對美是一律的,那麼,要看物價及銷路了。可是,美國商品有一特點——貨樣極單純,花色不多。這一特點有優點亦有弱點。優點是制法及手續簡單,成本輕;弱點卻是銷路不是很廣便是很狹。英國商品卻正相反,花色多而質量精。美國既因國內市場的擁擠,不得不注意對外貿易,便自然要力謀攫取德國工業,因為只有德國工業的技術,能敵得過英國:花色既多,制法也精。

  如此看來,道威斯計劃,確是四方八面想得很周到的。最大缺點,或者是德國沒有原料——凡爾塞條約[5]之後,德國所有原料區已割歸法國和波蘭。然而美國原料仍舊可以供給德國。所以這一難題,也有解決的辦法。

  再則,美國加入歐洲的工業市場,目的還不僅在德國;美國現時正在圖謀聯合德國的煤和法國的鋼成一托辣斯[6]或新狄嘉[7],去和英國競爭。施達林[8]說:

  美國本很想以資本輸入法國及德國工業,利用他們來調節美國的工商業,譬如聯結法國的鋼鐵業和德國的煤業。……然而英國決不能輕輕讓步。

  美國要以自己的資本結合法德工業以與英國鋼鐵業相競爭,這是無可疑義的。現時美國許多大公司已經組成「歐陸投資公會」,正努力投資到法國和波蘭的工業裡去。法國在經濟上是沒有力量足以抵禦美國的;——美國並不要立刻討債,他只要把收藏著的法郎放出去,便足以制法國金融的死命。

  美國資本既然能在德國工業中有了基礎,他就要進而有規劃的支配德國工業。美國得著了鐵路及各大公司的股份,當然很容易調節德國工業,使為己用。德國某幾種工業要特別獎勵,某幾種簡直可以縮小生產範圍——完全受美國投資的支配。美國原在秘魯、智利及北美都有銅礦公司,因為在歐洲經營利息更大,竟把北美銅礦停辦,而移轉到歐洲來。總之,一方面德國工業受美國資本的支配;別方面便是美國資本侵入歐洲工業,而自己國內工業反而可以收縮,以免國內市場的恐慌,而且可以減低工業品的成本,以與英國工業競爭——美國便算成世界貿易的主人翁了。

  美國資本的計劃,在德國方面或許首先要發展美國與英國相競爭的幾種工業:銅業、鐵業、紡織業、機器製造業。再則,美國在歐戰時方發生的幾種幼稚工業:化學製品、醫藥品、科學儀器等,便可以和德國合作。美國資本可以將本國及德國這幾種工業的產品,佔領世界市場。至於美國原有的很發達的工業,如汽車、火車頭、火車車輛等,美國資本決不幫助他們在德國發展。

  道威斯計劃的目的既然說明,便可一看,究竟英美能否合作。

  英國方面,當然是要德國經濟恢復,因為德國亦是歐洲銷納英國工業品的一個大市場。可是,德國要恢復經濟,必須有自己的對外貿易,——即使我們所假定的美國監理德國對外貿易不實現,單只德國自己的對外貿易發展或恢復,對於英國已經是很可怕的競爭者。——然而德國沒有對外貿易,是不能償付賠款的。如今德國又得著美國資本的輸入,流通資本增多,德國工業品當然能多量的輸出,——這對於英國是一大打擊。本來對外貿易對於英國和德國是同樣的重要——英國輸出的工業品,現在已經因為銷路減少而收縮生產,失業工人中百分之六十是這種工業裡停歇下來的。因此,德國經濟之恢復與否,對於英國是一個難題:德國經濟發展,對於英國有危險;不恢復呢,英國經濟也是沒有出路。道威斯計劃,是以美國資本恢復德國工業的計劃,英國對於這種計劃能否與美國合作,實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有些人以為道威斯計劃的實行,是英美合作的表現,是帝國主義鞏固的現象——未免太「樂觀」了。

  英國資本主義裡的勢力,大概可以分做兩種:一是銀行資本,一是工業資本。當倫敦會議[9]決定道威斯計劃的時候,英國的代表,正是「五大」(Big Five)銀行[10]的重要人物。所以當時所謂英國代表不過是英國銀行資本的代表。美國方面的代表團裡,卻有大工業托辣斯和大銀行雙方的人物。這次會議上,英美雙方所以能得到一致的意見,完全因為美國答應在投資德國時,由英國銀行資本做中介的經手人。本來美國在戰前向來沒有對外的大投資,對於歐洲尤其沒有放款的機會。美國對外投資只在最近幾年,所以在歐洲沒有相當的經手機關。所以美國銀行家便利用英國銀行的經驗,請他們做對德投資的經手人。所謂英美合作不過在這一點罷了。

  因此,美國銀行資本及工業資本對於道威斯計劃是一致的——對德投資的道威斯計劃,一方面是輸出餘資,別方面是流通美國原料及增加美國管理德國工業的權力;況且美國的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是勾通的。英國卻只有極少數財政資本家和美國銀行溝通,共同享受對德投資的利益。至於工業資本家,尤其是對外輸出的工業,決不能贊成道威斯的計劃。英國鋼鐵業以及其他工業的代表,都已有反對道威斯計劃的言論,說道威斯計劃是「經濟鬥爭和競爭的新的導火線」。

  假使再加上美國與英國爭英屬殖民地的經濟勢力,英美之間的煤汕問題等——英美帝國主義的合作顯然是不可能的了。

  原載1925年6月1日《新青年》第2號

  署名:瞿秋白

  注釋

  [1]道威斯計劃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處置德國賠款的計劃,於1923年由以美國芝加哥銀行家道威斯(Charles Cates Dawes,1865—1951)為首的「國際專家委員會」擬定。主要內容是:由協約國監督德意志銀行,穩定德國通貨;在賠款總數尚未最後確定的情況下,規定德國每年應支付額,以關稅、間接稅、鐵路收入和工業稅收為清償賠款的實際保證;為穩定德國幣制,戰勝國先給德國貸款8億金馬克(合2億美元),其中美國承擔1億1千萬美元等。

  [2]孟祿主義,今譯門羅主義。指1823年12月2日美國總統門羅提出的美國對外政策原則。門羅宣佈任何歐洲強國都不得干涉南、北美洲的事務,否則就是對美國不友好的表現,目的在於反對歐洲各國插足拉丁美洲,並為美國在拉丁美洲擴張作掩護。

  [3]威爾遜(Thomas Woodrow Wilson,1856—1924),美國民主黨人。1913—1921年任美國總統。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倡議建立國際聯盟,提出所謂「十四點和平提綱」,旨在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和爭奪世界霸權。

  [4]哥倫布,今譯哥倫比亞(Columbia)。拉丁美洲國家。

  [5]凡爾賽和約,即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西南凡爾賽宮簽訂的《協約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

  [6]托辣斯,今譯托拉斯。見本卷第46頁注④。

  [7]新狄嘉,今譯辛迪加。見本卷第46頁注⑤。

  [8]施達林,今譯斯大林。見本卷第45頁注①。

  [9]倫敦會議,指1924年8月討論關於德國賠款問題的倫敦國際會議,通過了以道威斯為首的專家會議提出的《道威斯計劃》。

  [10]五大銀行,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的英國銀行「五巨頭」,即密德蘭銀行、威斯敏斯特銀行、勞埃德銀行、巴克萊銀行、國民地方銀行。1920年五大銀行的存款額已占全國銀行存款總數的83%,在英國金融業中處於絕對統治地位。

  (1)本文曾收入作者自編論文集,並作了文字校訂。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