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中國到哪裡去? | 上頁 下頁
(一)第一個矛盾


  第三章 「東三省」式的道路可以穩固麼?

  (一)第一個矛盾

  我們以上說明了什麼是「東三省」式的道路,現在我們看「東三省」式的道路是否可以穩固呢?我們底回答說:不穩固的,他有很多的矛盾,我們現在來開始說這矛盾。

  第一個便是革命與反革命的矛盾,中國過去曾發生了廣大的群眾鬥爭,這種鬥爭雖然經過了極殘忍的壓迫,空前的白色恐怖,但是一直到現在還沒停止。固然群眾受了很多的嚴重的失敗,固然這些失敗的傷痕,直到現在還沒有恢復。但是這些革命底任務得不著解決,則決不能消滅新的革命高潮之再來。新的革命高潮這就是「東三省」式的道路上所必要遇著的第一個大矛盾。

  在一個「東三省」式的道路上——一般群眾底生活是得不著任何改良的,相反的,在地主買辦統治之下,群眾底生活只有更加痛苦,這一定要革命的爆發。這是顯而易見用不著多加解釋的事。

  但是在民族資產階級的改良政策之下將怎樣呢?民族資產階級所企圖的普魯士底道路,是否可以避免革命呢?這裡我們不能只是一個簡單地答覆,我們要給以各方面的分析。

  關於這個問題,我在前面已經很簡單地說過,但這裡需要更詳細地說明,普魯士底道路之所以能避免革命,是因為當時沒有強大的無產階級,更沒有無產階級底政黨,並且沒有徹底反對封建的工業資產階級。中國雖然資產階級自己施行這個改良,資產階級自己雖然願意受這一種長期的黑暗的痛苦,自己不願取得資本主義發展的條件,但廣大的群眾卻不需要這道路,首先便有無產階級起來反對這種道路。這是第一個不同的地方。第二,普魯士底地主並沒有遇著廣大的革命化的農民,因拿破崙戰爭的時候,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曾經帶到全歐,普魯士一帶的地主經濟已經受了一個相當的破壞使著農民沒有激烈的土地問題的要求。而中國底情形則完全相反,中國底農民正在激烈地要求土地革命。資產階級無論如何改良,他不能滿足農民土地革命底要求,不能給農民土地,資產階級底二五減租,將來不知什麼時候實現,不知經過什麼樣的困難什麼的代價去實現,即實現了也仍是不能解決土地問題。農民革命若爆發了,則他一定又要與城市底工人運動相會合,這便又是革命的高潮。這是第二個不同的地方。還有第三點,就是當普魯士地主施行改良的時候,他自己是整個的階級,他不受其他階級底阻礙。普魯士底地主代表俾斯麥[20]做宰相的時候,他仍照著這種蛻化的改良政策任意地執行一切。雖然遇著了一部分保守之地主之反對,但他可以很快地用徹底的方法去解決,而中國資產階級施行這種改良政策的時候,他只是半個統治階級,因為他還要受帝國主義底限制,受國內封建勢力底阻礙,他自己更不能以徹底的手段來掃除這些東西。

  中國資產階級沒有普魯士那樣底環境和條件,所以他決走不到普魯士底道路,也決不能避免革命。有人說中國資產階級若不能走普魯士底道路以完全避免革命,則他可以走俄國沙皇底道路以延長革命醞釀的時間,或者也像俄國將革命延長至十餘年之久。這個問題我們還值得再研究一下。

  俄國在一九〇五年革命失敗以後,俄國地主施行一個土地改良政策。地主一方面將自己底土地出賣,能買的自然只有富農。另一方面又開設農民銀行,有擔保而可以在農民銀行活動的,自然又是富農。這個政策的結果,暫時的收買了一部分富農,破壞了農村之反地主的聯合戰線,使俄國農村革命的高潮,直到大戰開始以後才發生。但在新的革命高潮中,富農仍是隨著其他的農民一同來反對地主。因為富農底要求並沒有完全滿足,富農經濟繼續地發展,仍然遇著地主經濟的阻礙,並且在改良政策施行之後,農村中之貧農中農不但沒有受著改良利益,反而增了農民破產及貧民流氓化的速度,更是促成新的農村革命高潮中的一個動力。這些農民力量的匯合,便是一九一七年農村中推翻地主統治的偉大力量。

  俄國底情形是這樣,中國底情形卻又不同。因為中國資產階級拿不出土地來,所以他底改良成績,還不會有像俄國地主那樣的結果。總之普魯士底道路,在德國相當的成功了,在俄國已經半途而沒有走通,在中國更是不行,自然中國革命之新的高潮,究竟什麼時候來,這要靠階級力量的對比,要靠階級鬥爭的事實,我們只能作這個各方面的分析,不能預卜一個日期的。

  無論如何,革命與反革命,這總是「東三省」式的道路上之第一個大矛盾。

  [20]俾斯麥(Otto Fürst von Bismarck-Schönhausen),普魯士王國首相(1862—1890)、德意志帝國宰相(1871—1890)。出生于容克貴族世家。上臺後採取「鐵血政策」,實行強權統治,主張在普魯士領導下,通過王朝戰爭的道路統一德國,故有「鐵血宰相」之稱。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