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社會科學概論 | 上頁 下頁
三、經濟


  社會之基礎 人類社會既然是勞動的結合,那麼,社會的基礎一定是物質的生產力之狀態;社會變易的根本原因必定是生產力之發展。生產力就是物質生產過程之中有作用的種種力量:自然界、工力、技術——他們是人類應用勢力之實行的結果。人類的勢力必定為當時當地的環境所範圍,為前此已有的生產力所限制,為前此經濟關係所造成之社會組織所束縛,所以在每一階段裡,人類不能以主觀自由選擇生產力。人類社會的發展每時期每地域總只能從現有的生產力之狀態著手。

  雖然如此,自然界、工力及技術若不使用,便不成其為生產力;他們本來就長在動作的過程中——因為人類只能經過他們以取得生活資料,以行生存競爭。這種流轉不息的過程裡,技術尤其容易變革——就是生產力之發展。生產力是勞動的必要元素,所以生產力之狀態是社會的實質,社會的基礎;生產力的發展是這社會實質的根性,所以社會能變動,而且他的變動的主因便是生產力的發展。

  經濟關係 生產力的狀態是人對自然之關係的標準,社會內人對人之關係卻依人對自然之關係而定。所以社會內人對人的關係,根本是經濟關係。——因為生產力的使用便是勞動,便是採取生活資料的經濟行為。人類使用工力及技術對付自然界,人類自己之間便能發生某種經濟關係:社會之中供給工力,佔有工具的種種方式自然而然形成種種經濟的關係——或者社會全體供給工力,或者一部分供給,別部分剝削工力。於是適應這種種經濟關係而發現各種社會制度。生產力是人類從事于經濟行為之物質基礎,所以生產力的狀態變,經濟關係也就變。社會制度是表現經濟關係的形式,所以經濟關係變更,社會制度也就變更。而且社會的範圍也隨生產力及生產性質而變。

  生產力——工具的性質及技術程度,足以規定生產的性質——漁獵采果或耕種田地,或以手藝製造,或以機器製造;生產的性質又足以規定勞動之生產量——用白手撲取或用弓箭,採取現成的植物或自己播種收穫,所收的效果必定大相差異;生產量的多寡又足以規定經濟關係——生產量少,分配及佔有的方法簡單;生產量多則複雜。生產量不能預見,分配便無規畫;生產量可以預見,分配便有規畫。經濟關係又足以規定社會內共同生活的範圍。這五方面間接的或直接的互相聯繫,可以用下列的表表示之(「生產力」、「生產性質」及「生產量」三方面就是表示生產力之狀態;「經濟關係」及「共同生活之範圍」兩項便是表示經濟對於社會的最簡單的影響。)

  1
  2

  社會制度之形式 經濟關係受生產力狀態的規定,——從上表看來,已經可以明瞭。這種種經濟關係立刻便表現種種相當的社會制度:原始共產制、宗法社會制、奴隸制或農奴制(封建)、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表頂注分配方法)。這些制度的內容都是經濟關係;可是他們的形式便極為複雜。原來生產力之中包含著自然界(表中所列僅有工力及技術兩項),自然界的條件各處不同。人類生產力——技術不發達時,社會的發展很受自然界(地理、人種等)的限制。所以原始共產制的形式往往到處不同:北美土人、菲洲土人、古斯拉夫族、古日耳曼族等的共產村社或共產部落的形式很相差異——漁獵或農業畜牧都隨地理環境而定其性質;因此,其他社會現象,如言語及宗教(所拜之物)等,更不一致。就是宗法社會及封建制度,甚至於資本主義時期——這種因地理環境而成就的種種差異的歷史條件,依著惰性律的作用,處處都可以看得出來,不過影響逐漸小下來罷了。

  可以說:「生產力是發展社會的原動力,可是三項生產力之中,自然界的作用和技術及工力的作用,在生產發展的過程裡,適成反比例。」——生產愈發展,則自然界限制技術及工力的影響愈小;生產愈不發達,則自然界限制技術及工力的影響愈大。同時,亦可以說「一種社會制度之形式上的差異程度和生產的發達程度適成正比例」。——各種野蠻社會之形式,差異得很;各國宗法社會或封建制度之形式,差異便少些;各地資本主義的形式,差異得更少些;共產主義時期,人類已形成一完全整個的社會,無所比較,更無所謂差異了。可是,應當特別注意:這裡所說差異僅僅是形式上的和外表上的,決不是內容上的差異——「天下的老鴉一般黑」,資本主義到處都是一樣的根性。

  過渡形式及複合形式 上表所列原始共產制、宗法社會制、奴隸或農奴制度(封建)、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五種經濟關係之社會制度,僅僅足以舉其大凡。每一制度不過是整個兒的歷史過程裡之一階段;各階段內既有許多小階段,各階段之間又有種種過渡形式:譬如資本主義之內有商業資本、工業資本、財政資本三階段。其中商業資本是封建制度與資本主義之間的過渡形式;財政資本(帝國主義)是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之間的過渡形式。不過每一大階段之終了及開始時,社會制度必需經過一種突變(革命),所以革命的突變是各大階段之間的界線。

  再則,社會之現實狀態——因自然界(地理)條件之不同,地球上各部分發展有遲有速,未到資本主義之前,各地域每每自成其為一社會;資本主義發展開拓之際,各地域的「獨立」社會已經變成整個兒的世界社會之一部分;各部分互相接觸的過程裡,必定演成種種複合形式:譬如澳洲原人社會裡忽然遇見白種的資本主義侵入,便成一種複合形式;中國的宗法社會與小商業社會(表中名「交易的小資產階級社會」)遇見國際帝國主義的滲入,便成「新封建軍閥加帝國主義經濟」的一種新複合形式。

  每一階段都是前一階段發展之果,後一階段發展之因;這種發展可以名之曰「進化過程」。每一低等社會都要受高等社會的同化:始則侵入或被侵入,繼則互相勾通,終則化之使與己同;這種過程,暫名之曰「同化過程」。那些過渡形式及複合形式都不過是這進化過程及同化過程裡的步驟。這步驟的遲速依當時生產力的狀態而定:技術愈低,進化及同化的過程愈緩;技術愈高,進化與同化的過程也愈速。

  【附注】

  社會發展到資本主義時期,已成世界的。這世界的資本主義發達到極點時,必然有無產階級革命發生,——一九一七年已見之於俄國。俄國革命僅是世界社會革命的開始。誠然不錯,社會主義革命必發現于資本主義最發達之時。如果說社會革命必發現于資本主義最發達之處,那麼,必定要他發作在倫敦或紐約某街、某巷、某工廠,——這真是刻舟求劍。誠然更不錯,社會主義的實行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地方最容易。所以俄國革命本來還不是社會革命的完全成功;英美革命後實行無產階級的國家資本主義時,其中所含的資本主義成分,必定比俄國現在的無產階級的國家資本主義(「新經濟政策」)裡少。

  可是應當知道:俄國革命是英、美、德、法等(世界)革命中的第一步而已,——世界有一無產階級國家,其他國家裡的無產階級革命進行起來快得多;而且各國無產階級運動是世界革命的各部分,每部分的勝負就要算在全體的勝負之中。所以可以斷言:俄國革命是世界資本主義發達的結果;俄國本國資本主義的程度雖低,並不足以證明唯物史觀的錯誤。俄國這一部分無產階級為什麼先勝利?這就是上述的地理及過渡的原理:

  (1)俄國無產階級因地理關係,既勝之後容易得守;
  (2)俄國無產階級因世界資本主義有複合過渡的形式,而恰好處於世界的資產階級最弱的地方。

  凡是資本主義較弱的地方容易開始社會革命,而勝利後難於社會主義之實行;凡是資本主義較強的地方難於開始社會革命,而勝利後容易實行社會主義。——這是應用唯物史觀時:綜觀全社會(世界)種種複合的經濟關係及全歷史種種過渡的社會制度之原則。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