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瞿秋白 >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 上頁 下頁 |
1.五卅運動 |
|
十 一九二五到一九二七年之大革命 1.五卅運動 國民黨改組之後,中國革命運動正在日益發展。工人的罷工運動和工會組織日益擴大,農民運動也是如此。反帝國主義的運動和宣傳也一天天的普遍起來。這些都是因為客觀上階級的衝突日益劇烈起來,中國被壓迫階級與帝國主義的衝突也是日益厲害起來,尤其是工人階級在政治上積極起來。 在一千九百二十五年(民國十四年)二月裡,上海的日本紗廠工人,反對日本資本家對中國工人兇惡的剝削,便起來罷工,組織工會。開始在小沙渡與楊樹浦兩處地方。工人罷工之後,因為團結的一致,日本資本家拿他們沒有辦法,答應了工人的要求,簽訂了條約。工人上工之後,日本資本家不照著訂的條約做,於是常常不斷的發生罷工。到了四月裡,小沙渡內外棉第五、六、七三個紗廠的工人,又起來罷工,一定要實行所訂的條約。當時有一次工人群眾圍著工廠要求發清工錢,並照條約增加工錢,日本監工卻開槍起來,結果,打傷了好幾個工人,打死了一個工人,叫做顧正洪[42]。於是全上海的工人都起來反對,學生也起來表示同情。在五月卅日那一天,各處的工人,有些學校的學生,許多人都跑到上海租界各馬路上示威講演,宣傳日本資本家虐殺工人的情形,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情形。馬路上的巡捕便動手捉人,不准中國人講演。租界上的巡捕捉了許多工人和學生,關在巡捕房裡。這樣一來,便激動了全上海的人民,都起來反對外國人這樣不講理壓迫中國人的事。在巡捕房門口聚集了很多的人,要他釋放被捕的工人和學生,那天捉人最多的是大馬路(南京路)的巡捕房,所以聚在大馬路巡捕房口的人有幾千。巡捕房無論怎樣不肯釋放被捕的人,群眾也就不肯散開,巡捕就向著群眾開槍,一下子便打死了十幾個中國人。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風潮。全國各地都發生大罷工和抵制外貨運動,廣大的群眾運動發動起來,便開始了中國的大革命。最初一期的群眾革命運動,因五月三十日的屠殺事件起的,所以叫做五卅運動。 上海發生了帝國主義大殺中國人的事情之後,這些消息立刻傳遍全國。全國的人都起來反對帝國主義。商人罷市,工人罷工,學生罷課。漢口、北京、天津、廣州、四川、湖南等地,無處沒有很大的群眾運動。上海與廣州兩處是特別厲害。 上海以五月三十日帝國主義大殺中國人之後,到第二天便有上海全體外國紗廠工人罷工,全體學生罷課。到第三日,英租界的中國商店,也罷了市。工人組織了上海總工會[43],許多工廠也組織了自己的工會。學生也組織了上海學生聯合會。各個馬路那時早已有各馬路商界聯合會,都是各個馬路中小商人組織的。那時還有一個上海總商會,卻是大資產階級的組織,其中有買辦階級,也有民族資產階級。這些團體對於五卅屠殺事件,都表示了自己的態度。 上海總工會、上海學生聯合會及上海各馬路商界聯合會共同組織了一個上海工商學聯合會。上海總商會是沒有參加這個組織,這正表示中國買辦的反動,幫助帝國主義,也就表示中國民族資產階級之動搖,不敢堅決反對帝國主義。工商學聯合會一成立,便籌備種種事情,幫助工人罷工,提出要求,要帝國主義交還中國各種權利。一共提出了十七條。要帝國主義交還中國的海關管理權,不要外國人管理,要中國人自己來管理。要取消一切不平等條約,各租界要歸還中國人。外國人在中國犯法要中國人自己審問,取消治外法權。要取消賠款,外國人用了兵力,強迫中國人付給的賠款一概取消。主要的還要求撤退外國駐華的海陸軍,要求上海租界上中國人民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罷工之自由,要求英、日資本家答應工人的要求,懲辦殺人的外國人……等等。同時上海總商會,中國的資產階級卻另外提出了十三條,將工商學聯合會的要求都修改得非常和平。他取消了撤退外國海陸軍的要求,取消工人罷工自由的要求。帝國主義呢,無論如何不肯答應,開了很多兵船到上海來示威,海軍都登岸,搬了許多機關槍,預備大殺中國人,壓迫中國的革命。這時中國的政府,北京政府是軍閥的政府,完全服從帝國主義,幫助帝國主義壓迫中國的革命。 資產階級第一個就叛賣革命,修改工人、學生、商人的要求,與帝國主義妥協——上海總商會的虞洽卿[44]等甚至串通中國官廳來封閉上海總工會。中小商人便怕懼起來,希望快些結束五卅罷工。後來各馬路商界聯合會便退出工商學聯合會。學生呢?慢慢兒也冷淡下去了。只有工人堅持了三個多月的大罷工,直到被逼得沒有辦法,才去上工。一九二五年九月裡工人才慢慢兒去上工。在上海的工人是失敗了,但在廣東的工人鬥爭卻表示出另外一個形勢。 「五卅」事件發生,便影響到廣東。廣東自從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孫中山政權便在廣東站立起來。在廣東雖然是小軍閥的勢力,但革命運動比較自由一些,工人農民都能組織團體,舉行罷工,抗租抗稅等運動。在五卅上海屠殺消息傳到廣東,廣東的工人市民便起來示威遊行,走過沙面租界對河的沙基地方,英國人便開機關槍大殺起來。這次屠殺,死了近一百多人。這日是六月二十三日,現在叫他「六二三」沙基慘案紀念。 這事發生了後,全廣州的工人全體起來罷工。當時香港的工人,已經開始罷工反對上海英國人屠殺中國人。等到沙基事情發生,便全體總罷工,都離開香港跑回廣州來。沙面英國租界內的工人也全體罷工跑了出來,不替外國人做工。 這時廣東的民族資產階級,看見工人如此勇敢的反對英國帝國主義,使香港大受損失,每天要損失八十四萬元,每天的船隻出入減少了不少,未罷工前每天有一二百隻船入口,罷了工只有十幾艘船來往,這與廣東民族資產階級大有利益,所以他們也暫時同情罷工。 沙面的和香港的罷工工人合在一起有一二十萬人。他們組織了一個省港罷工委員會。這個委員會的組織,非常嚴密、整齊,管理工人的一切事情,執行反帝國主義的工作非常徹底,組織了武裝糾察隊。罷工工人對於帝國主義非常堅決。(一)封鎖香港,就是和香港斷絕一切關係,香港食糧全靠廣東供給的,這時省港罷工工人的糾察隊,在沿海口岸把守,不准任何人運送糧食入香港。(二)不准英國船隻、英國貨物入廣州市,糾察隊在珠江口岸看守著,英國船入口,便開槍轟回去。(三)嚴厲的審判反革命者,罷工委員會有公堂及看守所,審判勾結帝國主義者的人,替英帝國主義者做偵探的奸細及革命的叛徒。(四)時常開會做各種問題之演講,訓練工人,辦工人學校等。 這個罷工一直堅持下去,堅持得很久。 這一個大罷工,對於國民黨有很大的作用,開始國民黨內更清楚的階級分化,國民黨開始群眾化,一部分國民黨領袖左傾起來,他們見著群眾的力量,有些膽量出來與帝國主義對抗,與軍閥對抗。同時,別一部分的國民黨官僚軍閥和地主便非常之不願意,有謀變的意思,如楊希閔、劉震寰等。當時已經退出國民黨的軍閥便實行向廣州進攻,如陳炯明、熊克武[45]。至於還在國民黨之內的許崇智[46]、胡漢民[47]等,便陰謀暗殺左派的廖仲愷[48],想破壞罷工運動。但是廣州政府[49]得到了罷工工人的幫助,以及農民的幫助,便克服了反革命的軍閥,陳炯明、熊克武、劉震寰、楊希閔等。工人群眾力量的強大,使廣州政府有了很堅固的基礎。 這時候不但工人運動很發達,工人的組織很有力,並且農民的組織也很發展了。在廣東的東江一帶,那裡的農民生活非常之苦。地主紳士都練有民團,強迫農民繳租納稅,稍為遲緩,便用民團武裝壓迫。那裡的農民受苦不過,便組織農民協會,以為反抗。農民協會是什麼?他是團結鄉村中的農民,反抗壓迫農民的軍閥與地主。從有了農民協會的組織,農民便有了力量,起來反抗地主軍閥的鬥爭。在廣東政府東征[50],討伐反革命的陳炯明的時候,得到農民很多幫助。 廣州政府在城市裡得到了工人力量的幫助,在鄉村裡得到了農民力量的幫助,省港罷工又給他以直接打擊英國帝國主義的力量,所以他的反帝國主義、反軍閥的鬥爭都得到了很充分的實力。這時候的國民黨也大大的發展起來。在省港罷工時間,便成立廣州國民政府。這時國民黨已經改組了一年多,黨內的舊的腐敗分子,已淘汰了些,不過仍舊有地主階級的成份存在。所以國民黨的最高機關(中央黨部)是民族資產階級力量最大,而封建地主的力量也還保存著。國民政府是由國民黨中央黨部組織,國民政府的成份也就和國民黨中央差不多。 國民政府成立之後,便改組舊的軍隊,編成六軍,叫做國民革命軍。一方面又擴充新的軍隊,將黃埔軍官學校[51]擴大。在國民革命軍裡面,同樣有資產階級分子及地主軍閥的殘餘。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是蔣介石。代表地主階級的是李濟深。他們之間,互相競爭,擴充勢力。蔣介石帶的是國民革命第一軍,黃埔軍官學校也是他管的。李濟深帶的是國民革命第四軍。兩派的力量都差不多,蔣介石的力量稍為大些。同時,還要知道:當時有工人的武裝糾察隊,有農民自衛軍。廣州國民政府和國民黨與工農勢力聯合,雖然已經時時刻刻防備工農勢力的擴大,但是不能不聯合他們去反對帝國主義。 所以國民政府成立以後,反革命力量,時時想破壞他,因為反革命知道工農革命群眾在廣東占著勢力,將來定要發展起來,所以,或者直接來打廣東政府,或者勸告蔣介石等說,只要排斥工農共產黨,便來和他合作。可是當時群眾運動一天一天擴大,工人的組織力量,農民的組織力量也更加擴大。兵士裡面也受了工農的影響而革命化,同情農民工人的革命行動。工人力量加大的時候,他對於資產階級便提出許多要求,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廣州工人反對資本家的鬥爭非常激烈。農民不知受了幾千年的痛苦了,從前幾百次的反抗,沒有一次得到很好的結果,自從工人階級革命運動起來之後,幫助農民組織農民協會大家有了聯繫,反抗地主豪紳有了更好的方法,大家都能一致,廣東農民反地主豪紳的鬥爭,一天天激烈起來。如海陸豐、花縣、廣甯等處農民都組織農民自衛軍與地主的武裝(民團、保衛團等)開仗。 群眾運動這樣的發展,不用說地主豪紳是非常反對。資產階級開始害怕,但是一時還不敢積極進攻,因為當時,(一)工人的力量,農民的力量不小;(二)資產階級自己的力量也不大,只有一小部分軍隊,他還想借著群眾的名義排斥別派豪紳地主的軍閥,自己慢慢準備力量;(三)帝國主義的壓迫非常厲害,中國資產階級那時還想利用群眾向帝國主義要求些讓步。 但是,國民黨內的民族資產階級一派(蔣介石),看見工人農民勢力之增長非常擔心,在一千九百二十六年初的時候,已經想盡種種方法,擴充自己的力量(軍隊和黃埔軍官學校),一方面便要求限制工農運動,和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領導農民作鬥爭的中國共產黨的勢力。到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便借事生風[52],包圍省港罷工委員會,用軍隊包圍工人糾察隊。這時候汪精衛與蔣介石爭權。那時汪精衛的言論比蔣介石又更激進些,反軍閥地主帝國主義的主張,比較堅持些,對於蔣介石這種舉動表示不滿意,但是毫無辦法,一點膽量都沒有,就逃跑了。從此以後,蔣介石的權力在廣東便擴大起來。這次的事實,叫做三月二十事變。這件事情,便是表明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對於中國工農鬥爭之畏懼,想投降帝國主義軍閥地主,和對於革命的動搖。 工人看見蔣介石如此可惡,都非常憤恨,知道他將來一定要叛變革命。這時工農群眾間便起了一種反對蔣介石的心理和表示,在軍隊裡也是如此。蔣介石看見這種情形,知道自己力量還薄弱,還不足以來消滅工農勢力。工農群眾也因為自己力量不十分強大,而且帝國主義、軍閥、地主,正在乘機反攻。因此這一個事情,工人階級與民族資產階級沒有弄到決裂的地步。不過蔣介石心裡老是不放心,他便在五月十五號,召集國民黨的中央臨時會議,議決了幾件限制共產黨的事情[53],實際上便是限制工人農民的鬥爭。 在三月二十日事變中,蔣介石既見到自己力量的薄弱,便想擴充自己的勢力。在廣東一塊地方,是沒有辦法可以擴充:第一,革命基礎較深,工農力量大,不能很容易的壓服;第二,有一部分勢力是封建勢力的,如李濟深等;並且整個中國的亂勢,革命的聲氣天天在那裡高漲,所以只能用別一個方法來擴充自己的勢力,使自己的力量比任何人都大,最主要的比工農力量大。這種趨向便是在革命運動中的一種鬥爭,這個鬥爭叫做爭領導權的鬥爭。 這時候香港英帝國主義,看見蔣介石壓迫工農,非常高興,在報紙上大稱讚蔣介石,不過他不十分做得到家,沒有殺工人,將工人完全壓迫下去。英帝國主義開始來吊蔣介石的膀子,談判省港罷工問題,因為工人階級的堅持,英帝國主義沒有達到目的。蔣介石也覺得自己一些勢力沒有造成,所有的勢力又不堅固,馬上賣給帝國主義是不會值錢,身價銀子得不到多少的。所以只與香港恢復通商,借款的事情工人反對,商人也不願意,便沒有成功。 [42]顧正洪,即顧正紅。見本卷第60頁注20。 [43]上海總工會,1925年6月1日成立。李立三任委員長,劉華任副委員長。五卅運動中領導上海工人舉行總同盟罷工,為奉系軍閥封閉。 [44]虞洽卿(1867—1945),名和德。浙江鎮海人。買辦出身。歷任上海總商會會長、淞滬特別市會辦、公共租界工部局華董等職。 [45]熊克武,見本卷第62頁注33。 [46]許崇智(1886—1961),當時任粵軍總司令。 [47]胡漢民,見本卷第62頁注32。 [48]廖仲愷,見本卷第79頁注11。 [49]1923年孫中山在廣州設大元帥府。孫中山逝世後,大元帥府于1925年7月改組為國民政府,稱廣州國民政府,或廣州政府,汪精衛任主席。 [50]1925年2月和10月,廣州革命政府先後兩次東征,平定陳炯明的叛亂。第二次東征軍由蔣介石任總指揮,周恩來任總政治部主任,在省港罷工工人和東江農民的支持下,很快收復了潮汕兩地,11月收復了東江,廣州革命根據地基本上統一。 [51]黃埔軍官學校,見本卷第59頁注⑨。 [52]指蔣介石在廣州製造所謂中山艦事件。見本卷第61頁注27。 [53]限制共產黨,參見本卷第62頁注37。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