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語堂 > 中國的生活 | 上頁 下頁 |
北京(2) |
|
朱頻喜歡北京城的空間感,又寬又直的街道的遠景。站在前門廣場,正好在內城的南大門,他能看到外城南大門的輪廓。視線向北穿越前門的拱門進入到內城之中,他看到一系列的門樓,這些門樓把他的視線吸引到故宮的金色屋頂上,故宮原名紫禁城即帝王之城,昔日禁止百姓進入之地。徑直走進南門是一個廣場,稀疏地種植了一些洋槐樹,廣場足以容納百萬人。在這兒沿著宏大的天安門大街向東和向西,赫然聳立著進入故宮和帝王宮殿的泥牆。馬可·波羅曾經描繪過大汗的宮殿。在這些城牆之內,矗立著大汗的宮殿,人們所知道的最大的宮殿,城牆有四英里。一座空曠的庭院橫亙在南牆與北牆之間,在裡面地位顯赫的王公貴族和衛兵來來往往。裡面沒有高層樓房,但是屋頂非常高大,地基和平臺高處距地平面十步,大理石圍牆寬二步。每一邊都是如此。這種牆作為一個露臺,在裡面行走的人不被外面的人看見。在牆外的邊緣安裝了帶柱子的精緻的扶手,容許人們靠近。宏大的殿堂和寢宮的每面都用雕刻與塗金的龍裝飾,還有各種鳥形。勇士、獸形以及戰鬥的場面。屋頂的裝飾也是這種風格,能見到鍍金的裝飾和繪畫。 在宮殿四周的每一面都有一個巨大的大理石石階,人可從地面拾級而上到環繞宮殿的大理石牆邊,這也是進入宮殿的通道。 宏偉的殿堂出奇的深與寬,眾多的人足以在那裡聚餐。宮殿也有許多獨立的寢室,高貴華麗,處理精當,對其做任何的改進都顯得多餘。屋頂外部漆上紅綠藍紫及其他諸色。屋頂堅固多少年來不壞。光彩奪目的窗戶精雕細琢,猶如水晶一般。 金碧輝煌的故宮仍然聳立在內城,另一條護城河環繞著它。故宮的地盤大得驚人,有三個湖(馬可·波羅提到兩個),這些地方已對公眾開放了。在中央公園,穿過天安門城門有一個巨大的覆蓋著數百年柏樹的公園。北京人來這裡散步或者悠閒地坐在籐椅上,在柏樹下品茶或者吃麵條,打發時間。這裡有許多露天的大排檔,朱頻很快就學會品評二十種中國茶並打發掉整個下午。如果一個人有一個很好的旅伴,他可以徒步到北海或者到南海參觀那座小小的破舊的建築,當年慈禧太后將那位年輕的奉行改革的光緒帝囚禁在那裡,從1900年一直到1908年光緒帝死去。朱頻的父親曾經告訴他,隨著光緒帝之死,在中國傳統皇權專制之下的現代改革的最後希望也隨之消亡了。光緒帝的繼任者,那位小皇帝「宣統」溥儀在四歲時加冕,滿族帝國腐朽到了極點,1911年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輕而易舉地讓滿族帝國壽終正寢。 那個無知頑固的寡婦皇后,在她末日來臨之時,她的統治與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有相似之處,她的侄兒——年輕的光緒皇帝也應該一起死,因為她堅信光緒的復仇欲對她的紀念會是一種嚴重的威脅,光緒帝早死她兩天。奄奄一息的太后下令毒死光緒帝,這種觀點通常被人們接受。 然而朱頻在探訪北京時並沒有去想清朝的土崩瓦解。皇城的典雅讓他目瞪口呆,他被宏大的紫禁城深深地折服了,從遠處看每一座宮廷建築都可自由而無障礙的欣賞。假如沒有這麼長的如鏡面的池塘的倒影,馬大哈將漏掉許多的美景。假如美國紐約的任何一座摩天大樓都可以被無阻攔地看到,那麼參觀者就無需伸長脖子去獲得高大宏偉的景象了。 然而北京的規劃不同於巴黎市中心的規劃。著名的凱旋門是巴黎的一顆明珠,從這裡開始大街像射線一樣散開。從遠處看這顆星星氣勢恢宏,站在協和廣場是欣賞其美的最佳方式,另一端微微升起的香榭麗舍大街有半英里遠,在日落的天空下欣賞它更加嫵媚。 巴黎的規劃呈放射狀,但是北京的規劃基於一條中軸線,一系列的門樓從遙遠的外城南門穿越一系列的庭院到內城的皇宮與殿堂。 清朝時期禁止北京人建造高於一層樓的房子,防止他們在遠處就能看到故宮。如今二三層的建築物零散地分佈在各處。事實上幾乎所有的房子都是一層,這就給城市一種並不擁擠的空間感覺。 眾多的矮牆和寬大的房子成為這裡的標誌,比如門樓和景山從昔日皇帝休閒的公園聳立出來,這樣人們容易從遠處欣賞到它們。主道寬約六十英尺,中間是一條小汽車和人力車通行道,還有兩條人行小道,每一邊還有騾車道。宮殿前面的大街至少有一百英尺寬,城市中的某些地方與在地平線上的西山頂上彌漫著更多的鄉村氣息。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