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語堂 > 唐人街 | 上頁 下頁 |
四一 |
|
二 中華民國的建國紀念日——雙十節就要到了。這年的慶祝活動是唐人街歷年來最隆重的活動。此時中國的軍隊還在上海附近苦撐。中國人在唐人街舉行一次盛大的遊行活動,以勸募救援戰爭的基金。在雙十節來臨之前,上城區與唐人街的婦女,都忙碌了好一陣子。她們有許許多多的事情要做。她們集合了許多人力,做成一幅六十尺長,三十尺寬的巨幅國旗。所有的中國女孩和婦女都負有任務。在遊行的時候,有些婦女手持空罐子,向街道旁的群眾勸募。四十到六十個女孩子將這幅大國旗拉平,參加遊行的行列,群眾們就將硬幣投到國旗上。她們在製作國旗時,借了幾部縫紉機放在學校裡,中文班就停課了一個星期,以進行準備的工作。勸募用的空罐子、糨糊、大頭針,都堆放在牆角邊。裁剪聲、縫紉機的聲音、電話鈴和婦女們的笑聲,在廳堂裡交織成一片。 在那個星期中,湯姆每天下午三點半都前往幫忙。艾絲總是忙於繪畫海報或書寫信件。湯姆站在她旁邊,等著幫她把海報貼到牆上,或把信件拿出去投寄。 有一天他扛著一大捆準備掛國旗用的竹竿時,不小心撞到艾絲。他聽到一聲驚叫,而且認出這是艾絲的聲音。竹竿正好打在她的頭上,他連忙把手上的竹竿放下來,艾絲又差一點兒摔了一跤,因為有一根竹子跟她的頭髮纏在一起。湯姆連忙幫她解了下來。 他惶恐萬分地說:「我真抱歉。」艾絲看到他臉上擔心的神色。 「沒有關係。」她揉著被撞到的後腦。 「你受傷沒有?」 「沒有,沒什麼關係的。」 「可是,你真的受傷了。」湯姆看到一道細細的血跡流動在她太陽穴附近。「這裡!」他指著這道血跡說。 艾絲用手壓住傷口,然後走到她的辦公室中,拿出一面小鏡子查看自己的傷口,用手帕把血擦掉。湯姆一直關切地看著她。 「一定要先把血止住。」他說。 艾絲把視線從鏡子上移到他臉上,笑著說:「你為什麼這麼緊張?這只是一點擦傷而已。」 湯姆結結巴巴地說:「我很抱歉我這麼不小心。你有沒有膠布?」 「有,在樓上我的房間裡,你去幫我拿來好嗎?就在盥洗室上面的醫藥箱裡。」 湯姆沖上樓去,他第一次看到艾絲的房間。房間裡有一張古老的桌子,一張木床和一道屏風,屏風後面有個衣帽架上面掛著衣服。桌面上很整齊,床上方有一個未加油漆的木頭架子,架子上放著中國詩集和一些小說。除了幾件洋裝外,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想到這是個女孩子的房間。 他沒有多做停留就拿著膠布急衝衝地跑下樓來。艾絲正在整理她的頭髮,湯姆把膠布撕開來: 「我可不可以幫你貼上去?」 他借來一把剪刀,照著傷口的大小,剪下一塊膠布,輕輕地貼在傷口處。 伊娃和其它婦女正在縫製那面大國旗,看著她哥哥的樣子就低聲偷笑了起來。湯姆從艾絲的肩膀上望過來,以眼光制止她。 「湯姆,湯姆!」伊娃還是哧哧地笑著,當她把針刺到紅布裡時,她忍不住將頭埋在桌上,索性笑個痛快。其它的婦女都知道伊娃在笑什麼,她們也靜靜地微笑著。 湯姆將膠布貼好後,艾絲又在小鏡子內看看她的傷處。伊娃抬起頭來,把眼睛內笑出來的淚水擦掉,然後又笑個不停。艾絲四處看看,看到大家微笑的臉。 「你們怎麼都這麼快樂呢?」她問道,然後轉過身來對湯姆說,「謝謝你,湯姆。」 艾絲接著就走到電話旁邊,撥了上城區的婦女救援戰爭委員會辦公室的號碼。 「喂!楊太太。」她用國語說,「你有沒有找到更多的女孩參加街上的勸募工作?是的,是的,我們必須找更多的婦女參加,目前還不夠。我們有四十位拿國旗,三十位在街上勸募,剩下來參加遊行的,大概只有八個到十個人左右,除非……當然,我當然知道——我瞭解。你們一家人會來嗎?太好了。」 艾絲把電話掛上,嘴裡咕噥著:「那些中國的摩登女士!」 她轉過身來對其他的婦女說:「沒有用,我們無法勸那些上城區的有錢女人來參加遊行。她們認為我們不值一顧。」艾絲很氣憤地說,然後她的聲音又柔和下來了,「可是楊太太告訴我,她可以派二十個人參加街邊的勸募工作。她還是很好,她已經盡全力了。她拉一些自己的朋友,而且她們一家人都會來參加遊行的,所以遊行的隊伍我們大概有二十個人了,不是很悲哀嗎?」 「好了!」陳太太說,「你根本就不用找那些時髦的女人,來和洗衣婦一起參加街道遊行。他們只會到華爾道街的澳大利亞餐館去跳舞,慶祝他們所發的國難財。沒錯,唐人街對他們而言是不值一顧的。」 「楊太太不是這種人。」艾絲說。楊太太只會說國語,所以下城區與上城區接洽事物時,都是由艾絲來負責傳遞消息。她和楊太太從未碰過面,可是她們在電話中都是有說有笑的。 「楊太太和她們不一樣,她的家庭是不一樣的。」 「她們時髦的人在搞什麼?」艾絲說,「高跟鞋、燙頭髮、對英文充內行。」 「就是這樣。」陳太太大聲地附和著,「你有錢,就不把國家當一回事;而窮人就比較看重國家。這些有錢的女人日子過得太舒服了。她們從來就不會為救援戰爭,而捐獻出一點髒錢或一點時間,從來沒有過。」 湯姆坐在一旁聽她們的談話,覺得心中有東西在燃燒著。 當他和伊娃一起離開的時候,他對妹妹說:「你為什麼要笑成那個樣子?害蔡小姐窘死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