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林語堂 > 唐人街 | 上頁 下頁
二三


  「一種很尊重的要求。」

  「要求他們聲明什麼?」

  「聲明逼迫他們的原因。」

  「尊重地要求你聲明壓迫的原因。」湯姆慢慢地念著。「威特森先生,這些就像中國的古文一樣。他們讓我們看不懂他們所寫的東西,而以為他們是很有學問的人。」

  「與生俱來的權利」這幾個字,又花了老師許多時間來解釋給湯姆聽。

  「它們為什麼是與生俱來的權利呢?」

  「因為沒有任何人可以把這些權利拿走。像生命、自由和追求快樂,當你出生的時候它們就是你的了。沒有人能把自由從你這裡拿走。沒有人能剝奪我們快樂的權利。」

  「沒有任何人?」

  「沒有任何人。」老師肯定地說。他有一種感覺,這些東西對年輕的湯姆而言,不但是全然陌生的,而且還極富革命性。

  「這是誰說的?」

  「建立共和國的人說的。」

  「你相信這種說法嗎?」

  「所有的美國人都相信。你記住,沒有任何一個人。」隨後他又說,「這也是我們有今日之美國的原因。」這個年輕的教師,神采飛揚地說著。

  「如果有人想把你的權利剝奪掉呢?」

  「你可以把他們甩掉。往下讀——政府的存在就是為了保護這些人權,除非人們希望這個政府來統轄他們,否則政府並沒有統轄的權利。如果有任何政府破壞了這些人權,人民有權利來改變政府,推翻他們並建立一個新政府。」

  威特森先生知道,一些新的理想漸漸地在湯姆心中形成。他為湯姆一一講解了《獨立宣言》的全文,他對他所說的話,比他在課堂中所說的更多,因為湯姆全神貫注地聆聽著。等他講完,一個小時已經過去了。

  「未經說明就對人民課稅,是一種專制的政體。」老師重述了這一點。這幾乎是湯姆生平所聽說過的最新奇的事,他熱切地聽著。「在美國納稅人是最重要的。他繳納他應繳的稅,他可以選擇他所要的政府。」湯姆簡直無法相信這些。「這就是美國民主政體的基礎。」

  第二天,老師在課堂上說:「湯姆·馮,站起來告訴全班同學《獨立宣言》的內容?」湯姆使得全班同學大吃一驚。

  「英國國王是誰,湯姆?」威特森先生問。

  「喬治三世。」

  「他是什麼樣的人?」

  「他是一個低能兒。他連英文都說不好。」

  全班同學哄堂大笑。

  「而且他的皇后是一個輕浮的女人。」湯姆接著又這樣說,他使用了一個他最近才從字典上查到的字(libbetigihbet——輕浮的婦人),全班同學又哄堂大笑。

  「為什麼美國人民要向英格蘭宣佈獨立?《獨立宣言》中又說了些什麼?」

  湯姆停了一下,然後說:「當一個民族想打破另一個民族加諸他的束縛時,他們應該向其它的人民宣佈他們所以這樣做的原因。政府的存在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生命、自由和追求快樂的權利。沒有任何人能把這些權利剝奪掉。如果政府侵犯了我們的這些權利,那麼我們就可以推翻這個政府,另外建立一個新的政府。」

  全班同學仔細地聽著,沒有一個想到這個宣言,可以用這麼淺顯的詞句說出來。

  「繼續說下去!」老師說。

  「殖民地的人民受著英格蘭的壓榨,直到他們無法忍受的地步。我們都知道人們一向都懶得去改變現況。殖民地的人民決定不再這樣下去了。喬治八世一點都不公平,他支使著他們,又跟他們做不公平的交易,他剝奪了他們的權利。例如:國王說未經他允許而頒佈的法案都是不好的,但是他從來不允許那些又好、又切實際同時又對人民十分重要的法案頒佈出來。他說,他們必須等到他全部想過一遍,才能決定是否允許他們實行,但是他根本就把這些法案扔到一旁去了。他把殖民地的代表,召集到交通不便的鄉下小鎮,他們根本沒辦法在那裡著手起草他們所需要的文稿。他這樣做只是為了捉弄那些代表,使他們筋疲力盡而放棄了原來的目的。」湯姆舉了他所記得的例子,然後下結論說:「國王每次下令課稅時,殖民地的人民都懇求他改掉成命。事實上他們只是徒勞無功地懇求著,他不顧人民的請求,一再地剝削人民。一個專制暴虐者無權統治我們。我們也曾向與我們同血緣的英國人求援,但是他們也不管我們。殖民地的人民厭煩了這一切,他們決定推翻國王,並宣佈他們是自由的。」

  當歷史老師聽著湯姆把他昨天說的觀念,如此清晰地表達出來時,他的雙眼發亮,臉上顯露出快樂的表情。

  三

  「大嫂,」湯姆對佛羅拉說,「納稅的人真的是美國最重要的人民嗎?」

  「是的,沒有錯!」佛羅拉說。

  「你是不是納稅人呢?」

  「我是的。」

  這個觀念對湯姆而言是嶄新的。他花了幾天的時間去吸收它、瞭解它。老師的話:「沒有人能剝奪你的權利,沒有任何人能。」一直在他耳中迴響著。他開始明白為什麼美國人如此以自己為傲,不喜歡向別人示弱,而寧願和侵犯他的人打上一架。他也明白為什麼美國女孩昂首闊步、毫不畏縮。他在很久以前,在中國的學校中讀過喬治·華盛頓、亞伯拉罕·林肯,以及「民有、民治、民享」。每個人通常都只瞭解字面的意思,而不懂它的真正含義。但是這點非常清楚,納稅人繳納稅金來支持他們的政府,為的是希望能得到政府的保護。他選出政府來,並希望一切能循序而行,如果政府沒做好它的工作,納稅人就可以推翻他們另選新的政府。現在他完全明白了。

  他看到傑飛和他的狐群狗黨,都是如此霸道而且隨時準備和別人打架,就像他在廣東街上所看到的白種人一樣,而中國人總是退讓著。當他在香港搭上汽船時,他看到一個戴著遮陽帽、穿著短褲的白種人,雇了一艘舢板將他的行李運到汽船上。這艘舢板的主人要了高一點的價錢。這個白種人可以決定他是否多付一點錢,但是他只選擇了毆打這個舢板主人,來解決他的問題。對他來說可真是幸運,因為這個駕舢板的人,沒有舉起他古銅色的手臂來回手。

  湯姆的母親常告誡他,不要和別人打架。在任何爭執中先動手的人,都會被別人認定為野蠻人,不管對方如何觸怒他。照這樣看來,傑飛就是一個好美國人囉?湯姆迷糊了。他又想到,或許美國人會推翻傑飛的統治吧!想到這裡,他的心裡就好過些。

  有一天,大哥帶回家一本中英對照的《四書》。每頁的上半頁都是中文,下半頁是英文翻譯。家裡沒有人真正讀過孔子的著作。當大哥在十歲、二十歲時,父親常叫他讀,但是父親也不知道如何讀它,更不用說教大哥讀了。大哥只有匆匆地翻完這本書,其中大部分的意思他都不懂。反正全部都是「子曰」開頭的句子。有些句子很有用,但有些句子一點意義也沒有。二哥對這本書根本不感興趣,他碰都不碰它一下。

  當父親看到大哥帶回來的《四書》時,他的眼睛亮了起來。

  「叫湯姆讀這本書,裡面有很好的教訓,它教你如何做一個溫文爾雅的紳士。還有伊娃,你也必須讀這本書。」

  這本書使得全家人都好奇起來。書的內容中提到很多有關政治、儀禮、仁愛、廉恥的事情,但是很少提及有關小孩的問題。而且它的英文部分,譯得很差,令人很難瞭解。

  伊娃看了幾眼,就失掉了興趣。她說:「孔子說了一大堆事情都是有關君子的,君子應該這樣,君子應該那樣,可是他就沒有提到女士應該怎樣。孔夫子對女人沒有興趣,我對他也沒有興趣,我不要讀他的書。」

  湯姆花了一些時間來研讀這本書,但是他覺得念這些沉悶的警句,實在令人厭煩無比。「君子求諸己,小人反是。」這些大道理就像丹尼斯太太在早會時的訓話。《孟子 》這本書還好一點,章節比較長也比較容易懂。其中有一篇是說齊宣王有個七十方裡的私人公園,孟子認為這個公園應該變成公立公園,讓人民可以分享國王的樂趣。孟子說在國王的公園裡打獵的人會被判死刑,就好像在國家裡設了一個七十方裡的陷阱來陷害人民。湯姆看懂了這段也很喜歡這段文章的意思。他不知道齊宣王是否把他的私人公園開放成公立公園。也許沒有吧!後來他也就把書擱到一邊去了。

  有天晚上,父親對他說:「湯姆,我沒有看到你念《四書》。」

  「我不懂它在說些什麼。長幼有序,夫婦有別,父子有親,朋友有信。本來就是這樣嘛!」

  「我也沒辦法教你。孔夫子是最有智慧的人,所有的學者都崇拜他。也許你應該有個中文老師。他說的話不是都很有智慧嗎?」

  「我不知道。」

  湯姆又把注意力轉到他的螞蟻窩去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