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羅亦農 > 羅亦農年譜 | 上頁 下頁 |
1927年(4) |
|
9月上旬 複赴鄂南,指示暴動事宜。 9月上旬 接見中共黃安縣委書記鄭位三等,向他們傳達了「八七」會議精神,指示他們參照鄂南暴動計劃,制定出黃麻起義計劃,趕快回去準備起義。 9月8日 以中夥鋪搶奪軍用列車為起點,開始鄂南暴動。不久失敗。 9月10日 在中共中央臨時常務委員會會議上代表湖北省委作政治報告,指出武漢三鎮目前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導工人作經濟鬥爭,其次才是政治鬥爭」。並提出武漢暴動「必在到處農民暴動都提來的時候」才能舉行。 9月中旬 由於兩湖秋收起義失利,武漢白色恐怖嚴重,中共中央決定由漢遷滬。 9月15日 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決定:由任弼時和羅亦農面談關於鄂省暴動的軍事問題。 9月21日 李維漢(羅邁)在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第十八次會議討論中共中央搬遷問題時建議:「遷都後對於中部幾省應有一個辦法決定」。 9月23日 出席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第十九次會議。在會上發言時提出:除了廣東以外,要特別注意兩湖工作,其次是要注意河南的工作。因為這些省份是土地革命發展的地方。兩湖要繼續發展土地革命。同時建議:中央如去滬,要組織一個長江局,長江局要有權指導所轄各省工作。會議決定調羅亦農到中共中央任組織部長;成立由顧順章、羅亦農、李維漢等四人組成的特別委員會,負責籌集黨的經費及保護党的負責同志等工作。 9月27日 與共產國際代表岳爾克商談長江局人選問題。岳爾克主張長江局由羅亦農、陳喬年、王一飛三人組成,反對毛澤東參加長江局。 9月28日 出席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第二十一次會議。會議討論了以下幾個問題:一、通過了羅亦農提出的長江局組織草案;二、關於長江局人選,會議集中討論了毛澤東應否參加長江局的問題。與會者一致反對岳爾克的意見,瞿秋白指出:「我黨有獨立意見的要算澤東」,堅決主張毛澤東參加長江局,李維漢、羅亦農發言認為毛澤東「能幹」,「是實際幹的人」,應參加長江局。會議最後決定由羅亦農、陳喬年、任旭、王一飛、毛澤東等五人組成長江局。但由於毛澤東當時正領導湘贛秋收起義部隊,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因此,事實上未到任。三、關於設立長江局軍事特派員的問題。會上,瞿秋白、李維漢提出設立長江局軍委。羅亦農主張設軍事特派員,任務是:訓練軍事人才;調查消息。會議通過了羅亦農的意見,決定由羅亦農兼任長江局軍事特派員。 9月30日 主持中共湖北省委會議。會議討論並提出了羅亦農調任長江局書記後新湖北省委委員名單,決定由任旭暫代省委書記。 同日 出席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第二十二次常委會議。會議通過了羅亦農提出的中共湖北省委名單。在討論湖南問題時,決定派羅亦農、王一飛兩人去湖南召集湖南工作同志會議。王一飛去湖南後擔任湖南省委書記。 10月1日 中共中央發出由羅亦農起草的《關於長江局的任務決議案》(即長江局組織草案),規定長江局管轄範圍為鄂、湘、豫、贛、川、皖、陝七省(隨後又增加了甘肅);任務是:一、堅決的發展土地革命。在兩湖普遍地發展遊擊戰爭,注意河南農民運動的發展,而不能忽視安徽、四川、江西、陝西等地的農民運動;二、發展職工運動,目前主要是發展經濟鬥爭,建立秘密工會與工農革命政權之宣傳;三、改造所屬各級黨部,特別注意黨內幹部之培養,從黨員群眾中提拔負責同志。 同日 中共中央發出《湘字第十四號公函》:派羅亦農、王一飛赴湘召開湖南省委緊急會議,在此會議中「一面批評過去的錯誤,一面改組省委並決定以後工作方針的計劃」。 10月2日 出席長江局第一次會議。會議由李維漢主持,羅亦農、王一飛、任旭參加。會上,李維漢代表中央介紹了關於長江局所屬八省的情況。在討論長江局當前工作時,羅亦農發言強調:在長江局各省中,「政治上最主要者為兩湖及豫,準備大暴動」。會議還討論了江西秋收暴動問題,確定以贛南為江西秋收起義的重點,提出「贛北準備,贛西須動,贛南須預備大動,贛東可作……的動作,九江須動」的方針,對南昌則認為「無辦法」,決定留待下次討論。 10月5日 寫信給中共河南、江西、安徽省委。告訴他們「中央南遷,沿江一帶各省新組長江局代行中央執權。關於各省今後工作計劃急須詳為商榷」,命令省委書記接信後即日動身來漢。 同日 寫信給省吾,介紹唐才經代表鐵總前去考察南潯路工作。 10月6日 主持長江局第二次會議。會議認為應重新確定長江局各省今後的工作方針。為此,決定調齊自黨的五次大會以來之一切信件及報告,按贛、皖、豫、陝、甘、湘、川的順序分次研究。 10月8日 主持長江局第三次會議。會議主要討論河南問題。羅亦農提出,河南今後的工作主要是:第一,使京漢、隴海路趕緊由索薪轉到罷工;第二,「農民暴動現在在豫不能普遍做,只要二三區域為重心去做」,要以遊擊戰爭為主,即以二三人集合起來奪取敵人槍支,「這是河南最需要的」;第三,開展兵士運動,組織小組等;第四,宣傳工作,使貧苦工農明白靠自己力量解放自己,不是靠別人。 同日 與鐵總討論京漢、隴海路工作問題。 10月上旬 和王一飛一起與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彭公達長談幾次,討論湖南工作。 10月9—14日 因腦病加劇休息。 10月13日 寫信給中共中央常委,報告長江局工作情況。 10月15日 主持長江局第四次會議。在聽取了江西省委書記汪澤楷和安徽省委書記柯慶施的工作彙報後,分別就江西、安徽的工作作了指示。他指出,江西主要是農民運動,農運之第一著即是暴動。由於秋收暴動未成,當前長江局的唯一任務應是招兵買馬,進行宣傳。建議將江西全省劃分為四個區:吉安、萬安、安福、蓮花為一區,組織特委,指導暴動;大庾一帶為一區,組織特委;修水、滕固(銅鼓)、萍鄉為一區,直轄于長江局;南昌附近成立一區。暴動時間,應準備三月舉行。暴動占城後,能守則守,否則遠去。工人運動,南潯路至少要恢復過去的狀況,應多組織特別委員會。同時要注意九江、吉安、南昌、景德鎮等地的鬥爭。工會策略,首先要發展經濟鬥爭,其次是組織秘密工會。省委應移于贛南或九江,不應常設於南昌。關於安徽工作,應集中發展長江、淮河、津浦路一帶。工人運動以蕪湖、荻港、蚌埠為中心。農運以壽縣、宿縣、安慶、景(旌)德、蕪湖為中心,景(旌)德可以成區。 同日 主持長江局第五次會議。根據中共中央決定,羅亦農和王一飛即將去長沙指導工作,本次長江局會議討論了長江局關於暴動的總策略和羅亦農離漢期間長江局的主持人問題。羅亦農在會上提出:由於兩湖暴動和南昌起義的失利,長江局的總策略應當是「改秋暴為遊擊戰爭」。他特別強調:要總暴動,須有準備,特別是要對農民進行宣傳。長江局各省中,江西、安徽等省不能動,河南、兩湖總暴動也「須停止一下,以作準備。在此準備時間的策略,即遊擊戰爭」,「遊擊戰爭也就是普遍的殺土劣,四抗……」。如果有可能,則宣佈某幾縣成一獨立區,如湘鄂贛交界處、鄂西等地可各成一區。故目前策略須更實際,更往群眾中去。他說,改秋收暴動為遊擊戰爭,是一大變,此事對中央須負責。會議一致贊成並通過了羅亦農的意見。關於羅亦農離漢期間長江局的主持人問題,會議決定由任旭代書記,陳喬年和劉昌群(共青團長江局書記)協同主持。 10月16日 主持長江局第六次會議。會議主要解決共青團江西省委與中共江西省委關於暴動問題之爭執。會上,共青團江西省委代表向長江局控告中共江西省委對「本可以動作」的江西暴動「沒有準備」,並對修水暴動「未充分注意」,要求長江局糾正「錯誤」,推動省委工作並健全省委組織。羅亦農在發言時支持了省委不立即動作的意見,指出:江西暴動的準備根本不充分;若說省委不健全,則各省皆然。他還在會上宣佈了長江局對江西省委組織問題的幾點決定。 10月17日 與王一飛離開武漢去長沙。 同日 寫信給中共中央,提出依兩湖秋暴失敗與廣東失敗及暴動之準備等情形,此時湘、鄂、贛、豫等省不宜有總的暴動,此時的策略應當是發展遊擊戰爭,準備上列諸省在相當時期內一總的暴動。 同日 寫信給中共江西省委,要求省委即從南昌搬到農民鬥爭的吉安或萬安去,指揮贛西南之暴動。 同日 寫信給中共安徽省臨委,要求他們「於最短期內一面發動蕪湖、荻港工人之普遍的經濟鬥爭,另一面即在景德、壽縣成立廣大的農民暴動區。」 10月19日 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召開中央緊急會議,通知羅亦農於11月7日趕到上海,出席會議。 10月20日 南京政府組成西征軍,分兩路向唐生智統治下的安徽進兵,寧漢戰爭爆發。 10月22日 中共中央發出《通告第十一號》,決定出版中共中央機關刊物《布爾塞維克》,由瞿秋白、羅亦農、鄧中夏、王若飛、鄭超齡組成編輯委員會,以瞿秋白為主任。 10月22—24日 出席中共湖南省委緊急會議,在會上作了《中國目前革命的中心問題》的報告,並作了大會結論。會議通過的由羅亦農起草的《湖南緊急會議決議》指出:目前全省總的暴動「暫時已經過去」,新省委的責任是「準備最近將來全省總的暴動」,要求「特別注意領導農民的經濟鬥爭」,「以遊擊戰爭為主要的工作的方法」,在一二月內「創造一農民暴動割據的局面,為將來全省農民暴動的重鎮」。 10月23日 寫信給安徽省委。信中分析了寧漢戰爭爆發後安徽的形勢,指出:「此時姑無論唐系軍閥將來是放棄安徽抑系必要力爭在皖既得的優勢,但敵方從此不能再保持固有的較穩定的統治勢力,是毫無疑義的。」由於反動政權的鞏固,「革命運動必要經過長期的苦鬥,但敵人的內訌,卻有利於我們工作的擴大與開展。」要求安徽省委的工作「亦應隨著政治環境而轉變——由靜而變為一個動的局面」,要「利用軍隊移動或開拔的機會及敵人政權動搖或空虛的地方領導農民」,「造成廣大的農民群眾的暴動局面」,「並繼續發展農民的遊擊戰爭」。 10月24日 寫信給江西省委,指示江西省委應利用寧漢戰爭爆發,軍閥軍隊移動開拔的機會及敵人政權動搖或空虛的地方,繼續發展農民的遊擊戰爭,發展更廣大的農民群眾暴動區域。 同日 寫信給安徽省委,告訴他們有關寧漢戰爭的軍事消息,再次指出:「在這種新軍閥互相間混戰的狀況之下,甚有利於發展和擴大我們黨的工作,特別是農民運動的工作。」要求他們在這種動盪的局勢下,忠實地實施最近的工作計劃。 10月25日 唐生智軍從蕪湖、安慶撤退,並向兩湖潰退。 10月26日 由長沙坐船回武漢。行前得知寧漢戰爭消息,留函指示新任湖南省委書記王一飛:應即舉行一反新軍閥戰爭的宣傳周,並集中党的力量於湘西、湘南、長沙附近各縣農民遊擊戰爭之發展。 同日 中共湖北省委在得知唐軍自安徽潰退的消息後,召開省委第八次常委會議,決定「立即發展普遍的鬥爭及騷動,一直發展成為奪取武裝政權的暴動,準備實現蘇維埃的政權」,並提出「暴動打倒唐生智的反革命政府!」「暴動佔領工廠管理生產!」「暴動殺盡工賊改組委員會及一切反動派!」「暴動實現工農兵的政權」等口號,隨即開始暴動前的準備。 10月27日 長江局召開第九次會議。會議由陳喬年主持,中心議題是討論唐軍潰退後黨的總策略問題。陳喬年認為,羅亦農離漢時,無暴動的可能,只有發展遊擊戰爭。但「現在情形變了」,「長江局所轄四省已起變化」,因此應變更以前所訂的總策略。會議討論後決定:由汪澤楷起草給中共中央的報告,建議中央令上海、廣東準備暴動;由陳喬年起草關於長江局所轄區域暴動問題的決議草案,但此案要等羅亦農回來後再正式決定。 10月28日 由長沙返抵漢口。在聽取了任旭、陳喬年關於利用甯漢戰爭唐軍敗退時組織武漢暴動的意見後,當晚召開了中共湖北省委會議,在會上明確表示反對馬上暴動,批評省委「對主觀力量的估計均不正確,含有冒險主義的傾向」,指出,「現在是長期的做準備工作,不應馬上暴動」。 10月29日 主持長江局第十次會議,討論寧漢戰爭期間長江局的策略。會上,劉昌群力主在唐生智倒臺時在武漢「加緊造成暴動之局面以造黨」,同時提出:「因為戰爭是要蔓延各省的」,因此,在長江局所屬八省中應「城市鬥爭與農村騷擾同時進行。豫鄂交界處、修水銅鼓一帶及鄂西統應形成暴動區。」他還建議:目前我們「不僅注意武漢,而要注意全國」,所以應向中央建議上海、廣東暴動。任旭同意在武漢舉行暴動。陳喬年雖同意舉行暴動,但指出:新軍閥戰爭是軍閥間的分化,但還不是敗潰;唐軍退出安徽,但不見得馬上即放棄湖北。我們不可輕視敵人之力量。羅亦農在最後發言,他分析了主客觀形勢,指出:新軍閥戰爭的日益擴大與發展,必然要動搖政權,推動革命高潮的到來,但敵人的勢力沒有可能馬上崩潰,唐生智軍雖退守武漢,但仍有戰鬥力;主觀上湘鄂黨的力量甚弱,敵人力量尚大,如果馬上暴動,不過是徒以犧牲,甚至是兒戲。會議經討論,通過了羅亦農起草的《長江局最近政治決議案》。決議案規定:目前黨的策略是「聚集與擴大工農群眾的階級力量,加緊一般的勞苦群眾的政治宣傳,加緊鄉村中土地之發展,創造一新的革命的大潮,準備一奪取政權的總暴動時期」。 同日 中共中央致函兩湖省委,指示:「現在寧漢戰爭有第二次發動工農群眾整個的暴動奪取政權的可能」,要求省委「堅決的勇敢的準備」。 10月30日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會議決議:一致接受長江局《最近政治決議案》,「重新」規定湖北最近工作。會議特別指出,議決案關於「目前情形不是馬上暴動的局面」,「這一點對於湖北工作上的指示,更非常之適當」,當前湖北黨的方針,不是馬上暴動奪取政權,而是「準備」群眾的暴動。 10月31日 主持長江局第十二次會議。會議中心議題是討論河南暴動問題。中共河南省委曾在10月10日、17日、25日三次下令豫南特委在確山、四望山組織暴動,受到豫南特委的抵制。會上,羅亦農在聽取了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周以栗和豫南特委書記王克新的意見後,指出,現兩湖秋收起義失敗,「河南不應有總的暴動」,「目前主要是農民革命」,「方法即是遊擊戰爭,到處實行四抗,助農民可能時佔領縣城,更至割據幾縣以成根據之暴動區」。他要求,省委應有一計劃,「以部分的行動創造一將來革命的大潮」,特別指出「部分的爭鬥與總的暴動不同」,強調「應當免去隨便動作之觀念」。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