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魯迅書信 | 上頁 下頁
1935年1月18日致段幹青〔1〕


  幹青先生:

  前天收到《木刻集》〔2〕兩本,今天得到來信了,謝謝。照現在的環境,木運的情況是一定如此的,所以我以為第一著是先使它能夠存在,內容不妨避忌一點,而用了不關大緊要題材先將技術磨練起來。所以我是主張也刻風景和極平常的社會現象的。

  據來信所說的他們的話,只是詫異,還不是瞭解或接收。假如使他們挑選要那一張,我恐怕挑出來的大概並不是刻著他們的圖畫。中國現在的工農們,其實是像孩子一樣,喜新好異的,他們之所以見得頑固者,是在疑心,或實在感到「新的」有害於他們的時候。當他們在過年時所選取的花紙種類,是很可以供參考的。各種新鮮花樣,如飛機潛艇,奇花異草,也是被歡迎的東西,木刻的題材,我看還該取得廣大。但自然,這只是目前的話。

  《木刻集》看過了,據我個人的意見,《喜峰口》,《田間歸來》,《送飯》,《手》,《兩頭牛》這五幅,是好的;《豢養》和《手工業的典型》,比較的好。而當刻群像的時候,卻失敗的居多。現在的青年藝術家,不願意刻風景,但結果大概還是風景刻得較好。什麼緣故呢?我看還是因為和風景熟習的緣故。至於人物,則一者因為基本練習不夠(如素描及人體解剖之類),因此往往不像真或不生動,二者還是為了和他們的生活離開,不明底細。試看凡有木刻的人物,即使是群像,也都是極簡單的,就為此。要救這缺點,我看一是要練習素描,二是要隨時觀察一切。

  專此布複,即頌時綏

  迅上 一月十八夜。

  注釋:

  〔1〕段幹青山西永濟人,木刻家。平津木刻研究會成員。

  〔2〕《木刻集》指《幹青木刻初集》,系自費手印出版。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