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魯迅書信 | 上頁 下頁
1925年3月15日致梁繩褘


  生為〔1〕兄:

  前承兩兄過談,甚快,後以瑣事叢集,竟未一奉書。前日乃蒙惠簡,俱悉。關於中國神話,現在誠不可無一部書,沈雁冰君之文〔2〕,但一看耳,未細閱,其中似亦有可參考者,所評西洋人諸書,殊可信。中國書多而難讀,外人論古史或文藝,遂至今不見有好書也,惟沈君于古書蓋未細檢,故于康回觸不周山故事,至於交臂失之。

  京師圖書館所藏關於神話之書,未經目睹,但見該館報告,知其名為《釋神》〔3〕,著者之名亦忘卻。倘是平常書,尚可設法借出,但此書是稿本,則照例編入「善本」中(內容善否,在所不問),視為寶貝,除就閱而外無他途矣,只能他日赴館索觀,或就抄,如亦是撮錄古書之作,則止錄其所引之書之卷數已足,無須照寫原文,似亦不費多大時日也。但或尚有更捷之法,亦未可知,容再一調查,奉告。

  中國之鬼神談,似至秦漢方士而一變,故鄙意以為當先搜集至六朝(或唐)為止群書,且又析為三期,第一期自上古至週末之書,其根柢在巫,多含古神話,第二期秦漢之書,其根柢亦在巫,但稍變為「鬼道」,又雜有方士之說,第三期六朝之書,則神仙之說多矣。今集神話,自不應雜入神仙談,但在兩可之間者,亦止得存之。

  內容分類,似可參照希臘及埃及神話之分類法作之,而加以變通。不知可析為(一)天神,(二)地衹(並幽冥界),(三)人鬼,(四)物魅否?疑不能如此分明,未嘗深考,不能定也。此外則天地開闢,萬物由來(自其發生之大原以至現狀之細故,如烏雅何故色黑,猴臀何以色紅),苟有可稽,皆當搜集。每一神衹,又當考其(一)系統,(二)名字,(三)狀貌性格,(四)功業作為,但恐亦不能完備也。

  沈君評一外人之作〔4〕,謂不當雜入現今雜說,而僕則以為此實一個問題,不能遽加論定。中國人至今未脫原始思想,的確尚有新神話發生,譬如「日」之神話,《山海經》〔5〕中有之,但吾鄉(紹興)皆謂太陽之生日〔6〕為三月十九日,此非小說,非童話,實亦神話,因眾皆信之也,而起源則必甚遲。故自唐以迄現在之神話,恐亦尚可結集,但此非數人之力所能作,只能待之異日,現在姑且畫六朝或唐(唐人所見古籍較今為多,故尚可采得舊說)為限可耳。

  魯迅三月十五日

  注釋:

  〔1〕梁繩褘又作生為,字子美,後名容若,河北行唐人。當時北京師範大學學生。他為所編注音的兒童週刊搜集古代神話改寫兒童故事,曾和同學傅作楫(築夫)同訪魯迅,故信中稱「兩兄」。

  〔2〕沈雁冰之文指《中國神話研究》,載《小說月報》第十六卷第一號(一九二五年一月)。該文結末批評了英國騰尼斯一八七六年出版的《中國民俗學》和英國威納一九二二年出版的《中國神話與傳說》,文中還說到「不過天何以忽然有破隙」,「中國的古書上都沒有說起」。按《淮南子》中的《天文訓》、《原道訓》,《列子.湯問》、《博物志》、《史記》司馬貞補《三皇本紀》等書中都記有共工(即康回)怒觸不周山的神話。

  〔3〕《釋神》清代姚東升輯錄,手抄本,一冊。分為十類:一、天地,二、山川,三、時祀,四、方祀,五、土祀,六、吉神,七、釋家,八、道家,九、仙教,十、雜神。

  〔4〕這裡所說「沈君評一外人之作」,指沈雁冰《中國神話研究》一文。其中批評威納在《中國神話與傳說》一書中把《封神演義》列為中國神話來源之一的論點說:「我想威納先生大概不知道他視為中國神話重要典籍的《封神演義》等書,竟是元明人做的;否則,他將說中國大部——或竟全部的神話是在西曆六百年頃,始由文學家從口頭的采輯為書本的了。」〔5〕《山海經》十八卷,約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二世紀間的作品。內容主要是我國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其中保存了不少上古時代留傳下來的神話故事。

  〔6〕太陽之生日紹興俗傳夏曆三月十九為朱天大帝生日,後訛為太陽菩薩生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