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魯迅書信 | 上頁 下頁
1921年7月16日致周作人


  二弟覽:《猶太人》略抄好了,今帶上,只不過帶上,你大約無拜讀之必要,可以原車帶回的。作者的事實,只有《斯拉夫文學史》中的幾行(且無誕生年代),別紙抄上;其小說集〔1〕中無序。

  這篇跋語〔2〕,我想只能由你出名去做了。因為如此三四校,老三似乎尚無此大作為。請你校世界語譯,是狠近理的。請我校德譯〔3〕,未免太巧。如你出名,則可雲用信託我,我造了一段假回信〔4〕,錄在別紙,或錄入或摘用就好了。

  德譯雖亦〔5〕有刪略,然比英世本似精神得多,至於英世不同的句子,德亦往往不與英世同,而較為易解,大約該一句原文本不易懂,而某女士與巴博士因各以意為之也。

  樹上七月十六日夜抄跋之格子和白紙附上。

  Dr.Josef Karásek《斯拉夫文學史》П.17.最新的波蘭的散文。

  Adam Szymanski也經歷過送往西伯利亞的流人的運命,是一個身在異地而向祖國竭盡渴仰的,抒情的精靈(人物)。從他那描寫流人和嚴酷的極北的自然相抗爭的物語(敘事,小說)中,每飄出深沉的哀痛。他並非多作的文人,但是每一個他的著作事業的果實,在波蘭卻用了多大的同情而領受的。

  所寄譯稿,已用S.Lopuszánski之德譯本對比一過,似各本皆略有刪節,今互相補湊,或較近於足本矣。……德譯本在DevaRoman-Sammlung〔6〕中,亦以消閒為目的,而非注重研究之書,惟因譯者亦波蘭人,知原文較深,故勝於英譯及世界語譯本處頗不少,今皆據以改正;此外單字之不同者尚多,既以英譯為主則不復一一改易也。

  即就開首數葉而言:如英譯之在半冰凍的土地裡此作在冰硬的土地裡;陳放著B的死屍此作躺著B的渣(軀殼);被雪洗濯的B的面貌此作除去積雪之後的B的面貌;霜雪依然極嚴冽此作霜雪更其嚴冽了;如可憐的小狗此作如可憐的小動物……

  〔1〕小說集指德譯本《什曼斯奇小說集》。

  〔2〕跋語指周作人為《猶太人》譯文所作的附記。

  〔3〕世界語譯指《猶太人》的世界語譯本。德譯,指《猶太人》的德譯本。

  〔4〕假回信見本信附文第二部分。周作人在其《跋語》中曾經摘錄。

  〔5〕英世本指《猶太人》的英譯本及世界語譯本。

  〔6〕DevaRoman-Sammlung《德意志出版社小說叢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