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古籍序跋集 | 上頁 下頁
《唐宋傳奇集》稗邊小綴(5)


  《冥音錄》 出《廣記》四百八十九。中稱李德裕為「故相」,則大中或鹹通後作也。《唐人說薈》題朱慶餘撰,非。

  《東陽夜怪錄》出《廣記》四百九十。敘王洙述其所聞于成自虛,夜中遇精魅,以隱語相酬答事。《唐人說薈》即題洙作,非也。鄭振鐸(《中國短篇小說集》)云:「所敘情節,類似牛僧孺的《元無有》,也許這兩篇是同出一源的。」案《元無有》本在《玄怪錄》中,全書已佚。此條《廣記》三百六十九引之:

  寶應中,有元無有,常以仲春末獨行維揚郊野。

  值日晚,風雨大至。時兵荒後,人戶多逃。遂入路旁空莊。須臾霽止,斜月方出。無有坐北窗,忽聞西廊有行人聲。未幾,見月中有四人,衣冠皆異,相與談諧吟詠甚暢。乃云:「今夕如秋,風月若此,吾輩豈不為一言以展平生之事也?」其一人即曰云云。

  吟詠既朗,無有聽之具悉。其一衣冠長人,即先吟曰:「齊絝魯縞如霜雪,寥亮高聲予所發。」其二黑衣冠短陋人,詩曰:「嘉賓良會清夜時,煌煌燈燭我能持。」其三故敝黃衣冠人,亦短陋,詩曰:「清冷之泉候朝汲,桑綆相牽常出入。」其四故黑衣冠人,詩曰:「爂薪貯泉相煎熬,充他口腹我為勞。」無有亦不以四人為異,四人亦不虞無有之在堂隍也,遞相褒賞。觀其自負,則雖阮嗣宗《詠懷》,亦若不能加矣。四人遲明方歸舊所。無有就尋之,堂中惟有故杵,燈檯,水桶,破鐺。乃知四人即此物所為也。

  《靈應傳》出《廣記》四百九十二,無撰人名氏。《唐人說薈》以為於逖作,亦非。《傳》在記龍女之貞淑,鄭承符之智勇,而亦取李朝威《柳毅傳》中事,蓋受其影響,又稍變易之。涇原節度使周寶字上珪,平州盧龍人。在鎮務耕力,聚糧二十萬石,號良將。黃巢據宣歙,乃徙寶鎮海軍節度使,兼南面招討使。後為錢鏐所殺。《新唐書》(一八六)有傳。

  右第五分

  【注釋】

  《冥音錄》:傳奇篇名,作者不詳。寫崔氏姊妹得其姨母鬼魂傳授箏曲的故事。

  朱慶餘:名可久,唐代越州(治今浙江紹興)人。敬宗寶曆(825—826)間進士,官秘書省校書郎,有《朱慶餘集》。一說肅宗寶應(762)進士,則其登第後二十五年(787)李德裕方出生,不可能稱李為「故相」。按陶珽刻本《說郛》始題《冥音錄》為朱慶餘所作,《唐人說薈》沿誤。

  《東陽夜怪錄》:傳奇篇名,作者不詳。寫進士王洙轉述成自虛夜遇駱駝、老雞、破瓠、舊笠等精怪,賦詩酬答的故事。精怪詩中多用隱語自示身份。

  鄭振鐸(1898—1958)筆名西諦,福建長樂人,作家、文學史家。曾任燕京、暨南等大學教授。主編《小說月報》、《文學》等刊物,著有《插圖本中國文學史》及短篇小說集《桂公塘》等。所編《中國短篇小說集》,選錄唐代至清末的短篇小說,共三集,於一九二七年至一九二八年分冊出版。

  《靈應傳》:傳奇篇名,作者不詳。寫涇州節度使周寶應善女湫龍女九娘子之請,遣部將鄭承符魂赴龍宮,率亡卒幫助她反抗朝那龍神為弟逼婚的故事。

  於逖:唐天寶間人,生平事蹟不詳。元代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三稱其為「山顛水涯,苦學貞士」。

  取李朝威《柳毅傳》中事:《靈應傳》中九娘子自述身世,稱洞庭君為其「外祖」,又說:「頃者,涇陽君與洞庭外祖世為姻戚,後以琴瑟不調,棄擲少婦,遭錢塘之一怒,傷生害稼,懷山襄陵。涇水窮鱗,尋斃外祖之牙齒」等,皆本于《柳毅傳》。

  周寶(814—887)唐代平州盧龍(今屬河北)人。曾任涇原節度使,乾符六年(879)十月徙鎮海軍節度使兼南面招討使。

  黃巢(?—884)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人,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于乾符六年佔據宣、歙(今安徽宣城、歙縣一帶)。

  錢珽(852—932)字具美,臨安(今屬浙江)人。唐僖宗乾符時官杭州刺史,受鎮海軍節度使節制。五代時他建立吳越國,九〇七年至九三二年在位。僖宗光啟三年(887),潤州牙將劉浩等逐周寶,錢珽迎周寶到杭州。史書或說周為錢所殺,或說周之死與錢無關(參看《資治通鑒》卷二五七「考異」)。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