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 上頁 下頁
科學史教篇(2)


  希臘既苓落,羅馬亦衰,而亞剌伯人繼起,受學於那思得理亞與僦思(24)人,翻譯詮釋之業大盛;眩其新異,妄信以生,於是科學之觀念漠然,而進步亦遂止。蓋希臘羅馬之科學,在探未知,而亞剌伯之科學,在模前有,故以注疏易征驗,以評騭代會通,博覽之風興,而發見之事少,宇宙見象,在當時乃又神秘而不可測矣。懷念既爾,所學遂妄,科學隱,幻術興,天學(25)不昌,占星(26)代起,所謂點金通幽(27)之術,皆以癙也。顧亦有不可貶者,為爾時學士,實非懶散而無為,精神之弛,因入退守;徒以方術之誤,結果乃止於無功,至所致力,固有足以驚歎。如當時回教新立,政事學術,相輔而蒸,可爾特跋(28)暨巴格達德(29)之二帝,對峙東西,競導希臘羅馬之學,傳之其國,又好讀亞裡士多德與柏拉圖書。而學校亦林立,以治文理數理愛智質學(30)及醫藥之事;質學有醇酒(31)硝硫酸之發明,數學有代數三角之進步;又複設度測地,以擺計時,星表(32)之作,亦始此頃,其學術之盛,蓋幾世界之中樞矣。而景教子弟,複多出入于日斯巴尼亞(33)之學校,取亞剌伯科學而傳諸宗邦,景教國之學術,為之一振;遞十一世紀,始衰微也。赫胥黎作《十九世紀後葉科學進步志》,論之曰,中世學校,咸以天文幾何算術音樂為高等教育之四分科,學者非知其一,不足稱有適當之教育;今不遇此,吾徒恥之。此其言表,與震旦謀新之士,大號興學者若同,特中之所指,乃理論科學居其三,非此之重有形應用科學而又其方術者,所可取以自塗澤其說者也。

  時亞剌伯雖如是,而景教諸國,則於科學無發揚。且不獨不發揚而已,又進而擯斥夭閼(34)之,謂人之最可貴者,無逾于道德上之義務與宗教上之希望,苟致力於科學,斯謬用其所能。有拉克坦諦(Lactantius)(35)者,彼教之能才也,嘗曰,探萬匯之原因,問大地之動定,談月表之隆陷,究星辰之懸屬,考成天之質分,而焦心苦思于此諸問端者,猶絮陳未見之國都,其愚為不可幾及。賢者如是,庸俗可知,科學之光,遂以黯淡。顧大勢如是,究亦不起於無因。准丁達爾(J.Tyndall)(36)言,則以其時羅馬及他國之都,道德無不頹廢,景教適以時起,宣福音于平人,制非極嚴,不足以矯俗,故宗徒之遘害雖多,而終得以制勝。惟心意之受嬰久,斯痕跡之漫漶也難,於是雖奉為靈糧(37)之聖文,亦以供科學之判決。見象如是,夫何進步之可期乎?至厥後教會與列國政府間之衝突,亦於究之受妨,與有力也。由是觀之,可知人間教育諸科,每不即于中道,甲張則乙弛,乙盛則甲衰,迭代往來,無有紀極。如希臘羅馬之科學,以極盛稱,迨亞剌伯學者興,則一歸於學古;景教諸國,則建至嚴之教,為德育本根,知識之不絕者如線。特以世事反復,時勢遷流,終乃屹然更興,蒸蒸以至今日。所謂世界不直進,常曲折如螺旋,大波小波,起伏萬狀,進退久之而達水裔,蓋誠言哉。且此又不獨知識與道德為然也,即科學與美藝之關係亦然。歐洲中世,畫事各有原則,迨科學進,又益以他因,而美術為之中落,迨複遵守,則車免近事耳。惟此消長,論者亦無利害之可言,蓋中世宗教暴起,壓抑科學,事或足以震驚,而社會精神,乃於此不無洗滌,薰染陶冶,亦胎嘉葩。二千年來,其色益顯,或為路德(38),或為克靈威爾(39),為彌耳敦(40),為華盛頓(41),為嘉來勒(42),後世瞻思其業,將孰謂之不偉歟?此其成果,以償沮遏科學之失,綽然有餘裕也。蓋無間教宗學術美藝文章,均人間曼衍之要旨,定其孰要,今茲未能。惟若眩至顯之實利,摹至膚之方術,則准史實所垂,當反本心而獲惡果,可決論而已。此何以故?則以如是種人之得久,蓋于文明政事二史皆未之見也。

  【注釋】

  (24)那思得理亞(Nestorians)即基督教中的聶斯托利派,我國古稱景教。僦思(Jews),今譯猶太。

  (25)天學天文學。

  (26)占星即「占星術」,以觀察星辰運行預言人事禍福的一種巫術。

  (27)點金即「煉金術」,中古時代起源於阿拉伯的一種方術。通幽,即「接神學」,認為由直覺或默示可以與神鬼交通。

  (28)可爾特跋(Cordoba)通譯科爾多瓦,西班牙地名。公元八世紀時,阿拉伯翁米亞族侵入西班牙後所建立的白衣大食國(即西薩拉森帝國)的都城,是歐洲中世紀科學與藝術的中心之一。

  (29)巴格達德(Baghdad)通譯巴格達,美索不達米亞地名,今伊拉克的首都。公元七世紀末,阿拉伯阿拔斯族所建立的黑衣大食國(即東薩拉森帝國)的都城,建有圖書館及大學。

  (30)理愛智質學即修辭學、數學、哲學、化學。

  (31)醇酒即乙醇,通稱酒精。

  (32)星表即星體運行表,著名的有托勒坦(Toletan)星表和亞豐沙(Alphonso)星表。

  (33)日斯巴尼亞即西班牙。日斯巴尼亞之學校,指設在科爾多瓦的大學。

  (34)天閼遏止。

  (35)拉克坦諦(約250—330)古羅馬拉丁語修辭學家。出生於非洲。他信仰基督教,著有《神之教》等。

  (36)丁達爾(1820—1893)通譯丁鐸爾,英國物理學家。著有《熱——一種運動形式》、《論聲》等。

  (37)靈糧精神食糧。

  (38)路德(M.Luther,1483—1546)即馬丁·路德,德國十六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的倡導者。

  (39)克靈威爾(O.Cromwell,1599—1658)通譯克倫威爾,英國政治家。他領導了十七世紀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於一六四九年判處英王查理一世死刑,宣佈英國為共和國。

  (40)彌耳敦(J.Milton,1608—1674)通譯彌爾頓,英國詩人、政論家。克倫威爾共和政府時曾任國會秘書。主要著作有《失樂園》、《為英國人聲辯》等。

  (41)華盛頓(G.Washington,1732—1799)美國政治家。他領導一七七五年至一七八三年美國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勝利後任美國第一任總統。

  (42)嘉來勒(T.Carlyle,1795—1881)通譯卡萊爾,英國著作家、歷史學家。他從貴族立場出發,批判揭露了資本主義制度。著有《論英雄與英雄崇拜》、《法國革命史》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