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魯迅 > 二心集 | 上頁 下頁 |
現代電影與有產階級(4) |
|
四 電影與愛國主義 愛國底宣傳電影,也是世界大戰後的顯著的現象。為什麼呢?因為這種電影,雖有外形上的差違,但終極之點,是在向帝國主義戰爭的意識的準備,鼓舞,在那君權主義上,在那好戰性上,和戰爭影片是本質底地相關聯的。 那麼,那目的是在那裡呢? 直接地,是宣傳團體觀念,國旗之尊嚴,間接地,是獎勵暴力,使民心傾向右翼政黨,當和外國爭奪資本市場之際,即刻有軍事行動的事,成為妥當化。 這種影片的最活潑的影響,大抵見於選舉國會議員,選舉大總統的時期,如德國的國權黨,尤其是能夠仗了愛國主義的電影,博得許多的投票。 例如叫作《腓立大王》(FridericusRex,這在日本,是大加短縮,改題為《萊因悲愴曲》了)的普魯士勃興的歷史影片,是其中的最獲成功的。那正是大戰後的張皇的時代,且正值跟著德國革命的失敗而來的反動的火頭上,這是有產階級的巧妙的宣傳。窮極,餓透了的小市民們,在這影片中,看見精銳的腓立大王的禁軍的行進,看見七年戰爭的冠冕堂皇的勝利,於是想起了往日的皇帝的治世,便在無智的廉價的感激中,鼓掌蹈足,吹起口笛來了。 接著這個,而國民底英雄俾士麥的傳記,化成電影了,興登堡的傳記,化成電影了。 《俾士麥》(Bismarck)者,單為了那製作,就設起俾士麥電影公司來,照成了兩部二十餘卷的巨制,凡在這帝國主義底政治家一生中的一切愛國底,煽情底的要素,都一無遺漏地填進在那裡面。 《興登堡》(Hindenburg)者,是乘這老將軍當選為大統領——這叨光於影片《腓立大王》和《俾士麥》之處是多麼793現代電影與有產階級 《俾士麥》影片公演時所散佈的綱要書上,載著這樣的說明——「我們的影片的祖國底的目的(dervaterlaendischeZweck),也規定了那內面的結構和事件的時間底限制。所以俾士麥的少年時代,僅占了極簡略的開端。(中略。)而且這故事,是應該以一八七一年的德意志建國收場的。為什麼呢?就因為跟著發生的國內的紛爭,以及他的退隱,是惹起陰沉的回憶,不使觀者結合,卻使之乖離,有違於這電影全體的祖國底的目的的緣故。這影片的主要部分,是將從一八四七年,俾士麥入了政治底生活的時候起,至一八七一年止,作為一個完成了的戲曲的。(下略。)」的大呵。——之機,為了他的收羅人心而作的。 一九二七年春,德意志國權党領袖之一,奧古斯德·霞爾書店的事實上的所有者福幹培克,乘德國大公司之一烏髮公司的財政危機,買進了那股票的過半,坐了烏髮公司總經理的交椅了。於是德國的電影事業和那影響力,便全捏在國權黨的手裡。福幹培克立刻在烏髮公司的出品計劃上,露骨地顯示了他的政治底主張。那最是世界底的例子,是《世界大戰》(Weltkrieg)的二部作。 對於這,社會民主黨的內閣便即刻取了牽制底手段。就是,使德意志銀行來對抗福幹培克,投資於烏髮公司。為了使德國的獨佔底大電影公司不成為國權黨宣傳機關,這是不得已的方法。 《世界大戰》 已有刪節的片子,紹介於日本(譯者按:在上海,去年也大演了一通),那是有著怎樣的傾向和主張的事,大約現在早可以無須詳說了罷。 在表面上所標榜的,《世界大戰》是將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七年的戰爭中所攝的各國(大抵是德法)的照片,憑了純粹的歷史底客觀而編輯的留在軟片上的記錄。 而且這比起專一描寫本國軍隊的勝利,的勇敢,的愛國的亞美利加式電影來,也真好像近於寫實。然而注意較深的觀察者,卻即刻可以看見。從丹南培克之戰起,常只將興登當《世界大戰》開演之際,關於這影片,有一個將軍述其所感,登在報上道。——「戰爭是完全可怖的,但我們是認戰爭,因為在戰爭中,再沒有較之辱沒自己的職務,尤為可怖的運命了。我們的青年們,對於戰爭的恐怖,應該以平靜的鎮定和確固的意志而進行。所以這影片的淒慘的場面,決不是可以厭惡的東西,卻對於這影片給了意義,增了價值。」 堡將軍的勝利,重複地映出了好幾回。而且和寫著「在戰時屢救祖國的將軍,當平和時,也作為大統領而盡力于祖國」等語的字幕一同,這電影也就完結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