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劉師培 > 劉師培文選 | 上頁 下頁
《呂氏春秋高注校義》自序


  《呂氏春秋》高注,以《治要》所引勘之,得佚注八條。若注有佚句,句有捝字,以及文字殊異者約百餘則。因思高注舊文,唐代以降,刪易孔多。有因妄改注文而並改正文者:如《論人篇》「哀之以驗其仁」,注云:「仁人,見可哀者則不忍之也。」後儒妄改為「其人」。由是注文「仁人」二字,亦易為「人人」。《大樂篇》「狂者非不舞也」,注云:「雖舞不能中節。」後人妄改為「不武」。由是刪易注文,更為「雖武不足畏」。有因刪注複加竄易者:如《蕩兵篇》注:「水以療渴,(今各本訛為湯。)火以熟食,不可乏也。兵以除暴,亦不可偃。」「亦」承上言,後人刪「不可乏也」四字,則「亦」字無所承,因改為「夫何偃也」。《驕恣篇》注:「自謂有過人智,故輕物。」物,人也,以人釋物。後人刪「物,人也」三字,則「必輕物」無注文,因於故上增「曰」字。有昧注文之例妄更者:如《君守篇》注:「自以其言為當,是以知其言之當。」此就正文「言之當」言,後人疑「當」為複文,易「之當」為「之狂」。《貴因篇》注:「不知其賢而用之,故不治。」此就用賢不知言,非言不用。後人以上文既言「不知」,遂於「用」上增「不」字。《蕩兵篇》注:「若順。」後人昧「順」有若「訓」,以「若」為「如」,遂易為「若被其化」,與《審分覽》以「縱」(原作紛。)訓「放」,《達鬱篇》以「傲」(原作賤。)訓「簡」者同例。有因傳寫致誤者:如《適音篇》「養孩」,注雲「孩少」,今則並誤為「俠」。有因後人據形近之字妄改者:如《功名篇》注:「守,情守也。」後人改「情」為「清」。《適音篇》注:「事兵戍事。」後人改「戍」為「戎」。嗣外,則《知度》《貴直》諸篇注文訛捝字達廿餘,即句末「者也」諸詞,亦多省節。此均今本之異于唐本者也。夫《治要》所引呂書,十僅得一,又於注文多節引,以校元明各刊本,捝文佚句,篇必數見,則注文久非全帙矣。蟄居多暇,因掇引《治要》所引殊文,撰為校義。他籍所引,有為畢校所未載者,亦依次甄錄。即高氏序文,亦援《書鈔》(九十九。)所引,互審同異。雖高注舊本之觀,未克悉複,然衡以畢刊,夫亦稍近古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