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戊戌政變記 | 上頁 下頁
附錄一 改革起源(4)


  此書既不克上達,康有為以為望變法於朝廷,其事頗難。然各國之革政,未有不從國民而起者,故欲倡之於下,以喚起國民之議論,振刷國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於是自捐資創《萬國公報》于京師,遍送士夫貴人,與梁啟超、麥孟華撰之,日刊送二千份。又倡設強學會於北京,京朝士大夫集者數十人,每十日一集,集則有所演說。時張之洞為南洋大臣,聞而善之,寄五千金以充會中之用。時京師無有為報者,中國士夫無有為會者,有之皆自康有為創之。然大學士徐桐、禦史褚成博等鹹欲劾之。九月,康有為出京游南京,說張之洞謀設強學分會于上海,張大喜,會遂成。此會所辦之事為五大端:一譯東西文書籍,二刊佈新報,三開大圖書館,四設博物儀器院,五建立政治學校。我國之有協會、有學社自此始也。今將康有為所撰《強學會序文》錄於下:

  俄北瞰,英西睒,法南瞵,日東眈。處四強鄰之中而為中國,汲汲哉,況磨牙涎舌思分其餘者尚十余國。遼台茫茫,回變擾擾,人心皇皇,事勢儳儳,不可終日。昔印度,亞洲之名國也,而守舊不變,英人以十二萬金之公司通商而墟五印矣。昔土耳其,回部之大國也,疆土跨亞、歐、非三洲,而守舊不變,為六國執其政、剖其地、廢其君矣。其餘若安南、緬甸,若高麗,若琉球,若暹羅,若波斯,若阿富汗,若俾路芝,及國於太平洋群島、非洲者凡千數百計,今或削或亡,舉地球守舊之國,蓋已無一瓦全者矣。我中國孱臥于群雄之中,鼾寢於火薪之上,政務防弊而不務興利,吏知奉法而不知審時,士主考古而不主通今,民能守舊而不能行遠。孟子曰:「國必自伐,而後人伐之。」蒙盟、奉吉、青海、新疆衛藏土司圉徼之守,成為異墟;燕、齊、閩、浙、江、淮、楚、粵、川、黔、滇、桂膏腴之地,悉成盜糧。吾為突厥人不遠矣。西人最嚴種族,薄視非類。法之得越南也,絕越人科舉富貴之路,昔之達宦,今作貿絲也。英之得印度百年矣,而英民所得自由之權利,印人無一能得,芸芸土著,畜若牛馬。若吾不早圖,倏忽分裂,則桀黠之輩,王、謝淪為左衽;忠憤之徒,原、郤夷為皂隸。伊川之發,駢闐于萬方,鐘儀之冠,蕭條於千里。三州父子,分為異域之奴,杜陵弟妹,各銜鄉關之蹙。哭秦庭而無路,餐周粟而匪甘。矢成梁之家丁,則螳臂易成沙蟲,覓泉明之桃源,則寸埃更無淨土。肝腦原野,衣冠塗炭,嗟吾神明之種族,豈可言哉?豈可言哉!夫中國之在大地也,神聖繩繩,國最有名,義理制度文物駕於四溟,其地之廣于萬國等在三,其人之眾等在一,其緯度處溫帶,其民聰而秀,其土腴而厚,蓋大地萬國未有能比者也。徒以風氣未開,人才乏絕,坐受淩侮。昔曾文正與倭文端諸賢講學于京師,與江忠烈、羅忠節諸公講練於湖湘,卒定撥亂之功。普魯士有愛國之會,遂報法仇,日本有尊攘之徒,用成維新。蓋學業以講求而成,人才以摩厲而出,合眾人之才力,則圖書易庀,合眾人之心思,則聞見易通。《易》曰:「君子以朋友講習。」《論語》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學以致其道。」海水沸騰,耳中夢中,炮聲隆隆,凡百君子,豈能無淪胥非類之悲乎?圖避謗乎閉戶之士哉,有能來言維新乎?豈惟聖清二帝三王孔子之教,四萬萬之人將有托耶!

  蓋中國人向來閉關自守,絕不知本國危險之狀,即有一二稍知之者,亦以為國家之禍,於己無與。蓋習聞前朝易姓革命故事,其降服新朝者皆可複得本官。民間亦安土樂業,以為雖不幸而亡國,亦不過如是,而不知今日西人之滅人國,大異于昔時也。康有為撰此開會主義書,痛陳亡國以後慘酷之狀,以激勵人心。讀之者多為之下淚,故熱血震湯,民氣漸伸,而守舊之徒惡之。禦史楊崇伊上奏劾其私立會黨,顯幹例禁,請旨查封。計北京強學會僅開四月,上海強學會僅開月餘,至乙未十一月遂被禁止。蓋吾國維新之起點,在於斯舉,而新舊黨之相爭,亦起於斯矣。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