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 上頁 下頁 |
《左氏春秋》與《國語》 |
|
然則《左氏》原書當何如?《史記·太史公自序》云:「左丘失明,厥有《國語》。」《五帝本紀》云:「餘觀《春秋》《國語》。」似司馬遷所見而據為資料者,只有一部《國語》,而《史記》各篇引今本《左傳》文甚多,引今本《國語》文甚少,因此惹起一問題:司馬遷所見《國語》是否即為今本《國語》,《史記》所引《左傳》諸文,是否包含在遷所見《國語》之中。質言之,則《左傳》《國語》是一是二之問題也。韋昭《國語解敘》云:「左丘明……複採錄前世穆王以來,下訖魯悼智伯之誅……以為《國語》。其文不主於經,故號曰外傳。」此東漢人之說,蓋起自《左傳》盛行之後,號曰「外傳」,對《左氏》之為內傳言也。然今本《國語》則大怪。論其年代,固以春秋為中堅,與《春秋》一書時代略相函,然其中述隱元年至哀十四年二百四十年間事反極少,將極主要之部分概從闕略。再反觀今本《左傳》亦大怪。既雲釋《春秋》,自當以隱元年至哀十四年為起訖之大限,乃發端記「惠公元妃孟子……」,事已在隱前,猶可曰為隱公攝位直接張本,不得不追述也。至如桓二年「晉穆侯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一篇,所記事還在《春秋》前數十年,經中亦絕無關於此事之文。釋經而縷縷道此,果何為者?全書最末一篇,記悼四年智伯之滅,又遠在獲麟後數十年,與孔子的《春秋》有何關係?釋經而縷縷道此,又何為者?是故今本《國語》與今本《左傳》,若析而為二,則兩書皆可謂自亂其例,不足以列于著作之林;若合而為一,則西週末東周初三百餘年間一良史也。其書則本名《國語》,或亦稱《左氏春秋》。《左氏春秋》者,猶《晏子春秋》《呂氏春秋》,純為一獨立之著述,與孔子之《春秋》絕無主從的關係也。其由《左氏春秋》而變成《春秋左氏傳》,則自劉歆之引傳解經始也。以上所推測若不謬,則所得結論為下列數項: 一,《國語》即《左氏春秋》,並非二書。 二,其書分國為紀,並非編年。 三,劉歆將魯惠、隱間迄哀、悼間之一部分抽出,改為編年體,取以與孔子所作《春秋》年限相比附,謂之《春秋左氏傳》;其餘無可比附者,剔出,仍其舊名及舊體例,謂之《國語》。 四,凡今本《左傳》釋經之文,皆非原書所有,皆劉歆「引傳釋經」之結果。內中有「君子曰」云云者亦同。 五,其餘全書中經劉歆竄入者當不少。 關於考證《左傳》真偽之參考書: 劉逢祿《左傳春秋考證》。 康有為《新學偽經考》關於《左傳》之部。 崔適《史記探源》關於《左傳》之部。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