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 上頁 下頁 |
《孟子》之內容及其價值 |
|
孟子與荀卿,為孔門下兩大師。就學派系統論,當時儒、墨、道、法四家並峙,孟子不過儒家一支流,其地位不能此老聃、墨翟,但孟子在文化史上有特別貢獻者二端: 一,高唱性善主義,教人以自動的擴大人格,在哲學上及教育學上成為一種有永久價值之學說。 二,排斥功利主義,其用意雖在矯當時之弊,然在政治學社會學上最少亦代表一面真理。 其全書要點略如下: 一,哲理談。窮究心性之體相,證成性善之旨。《告子》上下篇,《盡心》上篇,多屬此類。 二,政治類。發揮民本主義,排斥國家的功利主義;提出經濟上種種理想的建設。《梁惠王》上下篇,《滕文公》上篇,全部皆屬此類,其餘各篇亦多散見。 三,一般修養談。多用發揚蹈厲語,提倡獨立自尊的精神,排斥個人的功利主義。《滕文公》《告子》《盡心》三篇最多,余篇亦常有。 四,歷史人物批評。借古人言論行事,證成自己的主義。《萬章》篇最多。 五,對於他派之辯爭。其主要者如後儒所稱之辟楊、墨,此外如對於告子論性之辯難,對於許行、陳仲子之呵斥,對於法家者流政策之痛駁等皆是。 六,記孟子出處辭受及日常行事等。 上各項中,惟第四項之歷史談價值最低。因當時傳說,多不可信,而孟子並非史家,其著書宗旨又不在綜核古事,故凡關於此項之記載及批評,應認為孟子借事明義,不可當史讀。第五項辯爭之談,雙方皆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未可偏執一是。第二項之政治談,因時代不同,其具體的制度自多不適用,然其根本精神固有永久價值。余三項價值皆極高。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