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 上頁 下頁
第三章 儒學統一時代(3)


  第三節 其派別

  競爭之例,與天演相終始。外競即絕,內競斯起;于群治有然,於學術亦有然。《韓非子·顯學篇》謂孔子卒後,儒分為八。顧漢代儒學雖極盛, 而所謂八儒者,則渺不可睹。其條葉跗萼,千差萬別,又迥非初開宗時之情狀矣。今欲言漢儒之差別,請先言漢以前之派別。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表例說明:

  一 其流派不光大者不列。

  一 列子游於孟子派者,孟子言大同,而大同之說本於《禮運》,《禮運》為子遊所傳。《荀子·非十二子篇》'攻思、孟條'下又云:「以為仲尼、子遊,為茲厚於後世。」故知孟子之學出於子遊也。

  一 列仲弓于荀卿派者,《非十二子篇》以仲尼、子弓並稱。《論語》言:「雍也可使南面。」正荀子君權之學統所自出也。

  孔子之學,本有微言、大義兩派。微言亦謂之大同,大義亦謂之小康; 大同亦謂之太平,小康亦謂之拔亂,謂之升平。拔亂、升平、太平,《春秋》謂之「三世」。三世之中,複各含三世,如太平之拔亂,太平之升平,太平之太平等是也。大義之學,荀卿傳之;微言之學,孟子傳之。至微言中最上乘,所謂太平之太平者,或顏氏之子,其庶幾乎?而惜其遺緒之湮沒而不見也。莊生本南派鉅子,而複北學於中國,含英咀華,所得獨深,殆紹顏氏不傳之統者哉!然其嗣續固不可以專屬￿孔氏。然則孔學在戰國,則固已僅余孟、荀兩家,最為光大。而二派者,孔子之時便已參商,迨及末流,截然相反。孟子治《春秋》,荀子治《禮》(《春秋》,孔子所自作,明改制致太平之意者也;《禮》,孔子所雅言,為尋常人說法者也);孟子道性善,荀子言性惡(兩義皆孔子所有。言大同者必言性善,太平世當人人平等也;言小康者必言性惡,拔亂世當以賢治不肖也。故言性善者必言擴充,近於自由主義;言性惡者必言克治,近於專制主義);孟子稱堯舜,荀子法後王(堯舜者,大同之代表也,《禮運》所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等是也;後王者,禹、湯、文、武、成王、周公,小康之代表也,《禮運》所謂「三代之英」、所謂「六君子」也,所謂「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禮義以為紀」等是也)。此其大端也。若其小節,更僕難終。孟子既沒,公孫醜、萬章之徒不克負荷,其道無傳。荀子身雖不見用,而其弟子韓非、李斯等大顯于秦,秦人之政,一宗非、斯。漢世《六經》家法,強半為荀子所傳(見汪容甫《述學》),而傳經諸老師,又多故秦博士,故自漢以後,名雖為昌明孔學,實則所傳者,僅荀學一支派而已。此真孔學之大不幸也(漢代學術在荀派以外者,惟《公羊春秋》耳)

  漢儒流派繁多,綜其大別,可分兩種:

  一、說經之儒。二、著書之儒。

  一、說經之儒。在昔書籍之流布不易,故欲學者皆憑口說,非師師相傳,其學無由,故家法最重焉。今請將各經傳授本師,列表如下: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表例說明:

  一 凡傳授不斷者,以「——」為識;傳授不明者,以「------」為識。

  二 所表傳授人,只據故書,其真偽非著者之責任。

  三 每經于漢初第一本師,下施「·」為識;立於學官者,下施「▲」為識。

  由此觀之,《魯詩》《毛詩》《榖梁春秋》《左氏春秋》,皆出自荀卿, 傳有明文;而伏生、轅固生、張蒼,皆故秦博士;《禮經》傳授,高堂生之前, 雖不可考,然荀卿一書,皆崇禮由禮之言,兩戴《記》又多采荀卿文字,則其必傳自荀門,可以推見。若是乎兩漢經術,其為荀學者十而七八,昭昭然也。

  論兩漢經學學派,最當注意者,今古文之爭是也。今文傳自西漢之初, 所謂「十四博士列于學官者」是也;古文興於西漢之末,新莽篡國、劉歆校書時所晚出者也。今文雖不足以盡孔學,然猶不失為孔學一支流,古文則經亂賊偽師之改竄附托,其與孔子之意背而馳者,往往然矣。古文雖不盛於漢代,然漢末、魏、晉間,馬融、鄭玄、王肅之徒大揚其波;逾六朝以及初唐, 泐定《五經正義》,皆為古文學獨佔時代。蓋自是而儒者所傳習,不惟非孔學之舊,抑又非荀學之舊矣。今將漢代所立於學官者,列其今古文之派為一表: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

  綜而論之,兩漢經師可分四種:其一口說家。專務抱殘守缺,傳與其人,家法謹嚴,發明頗少。如田何、丁寬、伏生、歐陽生、申公、轅固生、胡母生、江翁、高堂生等其人也。其二經世家。衍經術以言政治,所謂「以《禹貢》行水,以《洪範》察變,以《春秋》折獄,以《三百五篇》當諫書」。如賈誼、董仲舒、龔勝、蕭望之、匡衡、劉向等其人也。其三災異家。災異之說何自起乎?孔子小康之義,勢不得不以一國之權托諸君主,而又恐君主之權無限,而暴君益乘以為虐也。於是乎思所以制之,乃於《春秋》特著「以元統天、以天統君」之義,而群經亦往往三致意焉。其即位也,誓天而治;其崩薨也,稱天而諡。是蓋孔子所殫思焦慮,計無複之,而不得已出於此途者也。不然,以孔之子聖智,寧不知日蝕、彗見、地震、星孛、鷁退、石隕等地文之現象,動物之恒情,於人事上、政治上毫無關係也,而齗齗然視之若甚鄭重焉者,毋亦以民權既未能興,則政府之舉動措置,既莫或監督之而匡糾之,使非於無形中有所以相懾,則民賊更何忌憚也。孔子蓋深察夫據亂時代之人類,其宗教迷信之念甚強也,故利用之而申警之。若曰:某某者天神震怒之象也,某某者地祇怨恫之征也,其必由人主之失德使然也。是不可不恐懼,是不可不修省。夫人主者,無論何人,無論何時,夫安能無失德?則雖災變日起,而無不可以附會。但使稍自愛者,能恐懼一二,修省一二, 則生民之禍,其亦可以稍弭。此孔子言災異之微意也。雖其術虛渺迂遠,斷不足以收匡正之實效,然用心蓋良苦矣。江都最知此義,故其《對天人策》, 三致意焉。漢初,大儒之言災異,大率宗此旨也。及於末流,浸乖本誼,牽合附會,自惑惑人。如《書》則有《洪範五行》,《禮》則有《明堂陰陽》,《易》則京房之象數災異,《詩》則翼奉之五際六情(齊詩派)。至於《春秋》,又益甚焉;馴至讖緯之學,支離誕妄,不可窮詰,駸駸競起,以奪孔席,則兩漢學者之罪也。其四訓詁家。漢初大師之傳經也,循其大體玩經文(見《漢書·藝文志》),不為章句訓故,舉大義而已(見《漢書·儒林傳》),故讀一經通一經之義,明一義得一義之用。自莽、歆以後,提倡校勘詁釋之學,逮東都之末,則賈、馬、許、鄭,益覃心於箋注,以破碎繁難相誇尚,於是學風又一變。近啟有唐陸(德明)、孔(穎達)之淵源,遠導近今段(玉裁)、王(引之)之嚆矢,買櫝還珠,去聖愈遠。蓋兩漢經學,雖稱極盛,而一亂於災異,再亂於訓詁。災異亂其義,訓詁亂其言,至是益非孔學之舊,而斯道亦稍陵夷衰微矣。

  二、著書之儒。今所傳漢代著述,除經注詞賦外,其稍成一家言者,有若陸賈之《新語》,賈誼之《新書》,董仲舒之《春秋繁露》,司馬遷之《史記》,淮南王安之《淮南子》,桓寬之《鹽鐵論》,劉向之《說苑》《新序》,揚雄之《法言》《太玄》,王充之《論衡》,王符之《潛夫論》,仲長統之《昌言》,許慎之《說文解字》等,四百年中,寥寥數子而已。而《說文》不過字書,于學術思想全無關係。《鹽鐵論》專紀一議案,亦非可以列于作者之林。《新語》真贗未定,《新書》割綴所成,未足以概作者之學識。要之,漢家一代著述,除《淮南子》外,皆儒家言也。而其有一論之價值者,惟董仲舒、司馬遷、劉向、揚雄、王充、王符、仲長統七人而已。江都《繁露》,雖以說經為主,然其究天人相與之故,衍微言大義之傳,實可為西漢學統之代表。《史記》千古之絕作也,不徒為我國開歷史之先聲而已,其寄意深遠,其托義皆有所獨見,而不徇於流俗。本紀之托始堯舜(五帝)也,世家之托始泰伯也,列傳之托始伯夷也,皆貴其讓國讓天下,以誅夫民賊之視國土為一姓產業者也;陳涉而列諸世家也,項羽而列諸本紀也,尊革命之首功,不以成敗論人也;孔子而列諸世家也,仲尼弟子而為列傳也,尊教統也;《孟荀列傳》而包含餘子也,著兩大師以明群學末流之離合也;老子、韓非同傳,明道、法二家之關係也;遊俠有傳,刺客有傳,厲尚武之精神也;龜策有傳,日者有傳,破宗教之迷信也;貨殖有傳,明生計學之切於人道也。故太史公誠漢代獨一無二之大儒矣。彼其家學淵源,既已深邃(《太史公自序》稱其父談「學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楊何,習道論于黃子」),生於天下之中央,而足跡遍海內(《自序》云:「遷生龍門,耕牧河山之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於是仕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還報命。」蓋今日版圖,除兩廣、貴州、福建、甘肅五省外,史公足跡皆遍矣),其於孔子之學,獨得力於《春秋》(《自序》稱「吾聞諸董生曰」云云,蓋史公于董子,必有淵源矣。《公羊傳》屢引「子司馬子曰」云云,吾友仁和夏曾佑,以為必史公也),而南派、北東派、北西派之精華,皆能咀嚼而融化之。又世在史官,承胚胎時代種種舊思想,磅礴鬱積,以入於一百三十篇之中,雖謂史公為上古學術思想之集大成可也。劉中壘粹然醇儒,然為當時陰陽五行說所困,不能自拔。《說苑》陳義至淺,殆無足雲。揚子雲新莽大夫,曲學阿世,著《太玄》以擬《易》,著《法言》以擬《論語》,是足以代表當時學者乏創作力,而惟存模擬性也。王仲任頗思為窮理察變之學,然學識不足以副之,摭其小而遺其大。吾友余杭章炳麟,以比希臘之煩瑣哲學,斯為近矣。節信(王符)、公理(仲長統)雖文辭斐然,然止於政論,指摘當時末流之弊而已,於數千年學術思想界中,不足以占一席。若是乎兩漢之以著述鳴者,惟江都、龍門二子獨有心得,為學界放一線光明而已。嗟乎!斯道之衰,一何至是。君子觀于此而益歎言論自由、思想自由之不可以已如是其甚也!

  其於說經著書之外,足以覘當時文明之跡者,則詞賦為最優。而枚乘、司馬相如、揚雄、班固等,其代表人也。而唐都、洛下閎之歷數,張仲景之醫方(著《傷寒論》),張衡之技巧(制地動儀),亦有足多者焉。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