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梁啟超 > 王安石傳 | 上頁 下頁
王安石的用人和交友(4)


  範子淵

  王安石任用的興修水利的人。《宋史》中沒有他的傳,但《河渠志》記述他建設過的水利工程非常詳細,大概他極力主張疏通河道,並能發明一些新的器具用於水利工程,也是一個有才幹的人。《宋史》對於王安石的政績,沒有不進行詆毀的,所以對範子淵也說他迎合王安石來邀寵,又說他發明的器具沒有用,但如今歷史陳跡已經湮滅很久了,他們的是非我也無法查明了。

  薛向

  唐坰彈劾王安石,說他對薛向、陳繹頤指氣使,就像對待自己的家奴一樣。王安石在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曾經舉薦薛向管理馬政,熙甯初年(公元1068年)又舉薦他為江淮發運使,不久又舉薦他為權三司使,對他的信任是很深厚的。薛向在這些單位工作成績都很突出,馬政、漕運經過他的治理,都革除了過去的弊病,熙河戰役,物資轉運沒有出任何差錯,他在理財方面的功績,大約和劉晏相當,即使《宋史》也很稱讚他。王安石善於使用有才幹的人,這也是一個例子。只是很奇怪,《宋史》在薛向的傳中,對於王安石屢次舉薦他,隻字不提,是不是不想用這樣的事玷污薛向呢?唉!

  陳繹

  (公元1021—1088年)唐坰把他和薛向並舉,他們都應該是王安石非常信任的人。熙寧間曾經知開封府。《宋史》本傳只有寥寥數行,只有論事不避權貴,當政的時候堅決摧毀豪強結成的朋黨,審理案件常常為人平反這三句。此外就是詆毀他的私德,揭發他的隱私,說他的兒子和媳婦一天晚上都死在士兵手裡。又說他善於偽裝成忠厚老實的樣子,多事的人看他像「山寨版」的顏回。在他的傳的後面,史家說:「陳繹喜歡迎合別人做事,本來沒有什麼可說的,但對閨門管理不嚴,發生了那樣的事,廉恥都沒有了,雖然很有管理才能,又有什麼可取之處呢?」根據這些材料來推論,陳繹一定是個操守嚴正做事很敏捷也很明白的人。古代那些老實守法的官吏,他們的政績有很多是非常可觀的,只是歷史很少記載。卻說他「偽裝成忠厚老實的樣子」,我不知道寫史的人是怎麼知道他一定是偽裝的;他的兒子和兒媳死於非命,和他有什麼關係,憑什麼指責他「廉恥都沒有了」?「雖然很有管理才能,並沒有什麼可取之處」,古往今來有這種論人的方法嗎?從古至今有這樣的「史筆」嗎?關鍵的是,只要是王安石關懷過的人,即使是好人也會被說成是強盜,這是全部《宋史》的一貫宗旨。

  鄧綰

  (公元1028—1086年)鄧綰的確是個反復小人,在王安石提拔的人當中,這個人是最為不肖的。王安石雖然曾經推薦了他,但後來討厭他諂媚自己,於是,自己彈劾自己舉薦失誤,王安石絕不文過飾非,這裡可以看到了。然而,世上卻說他喜歡諂媚的人,為什麼他做的正好相反呢?

  許將

  (公元1037—1111年)他究竟是不是王安石舉薦的,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然而,他在熙甯初年被破格提拔,不能說沒有王安石的作用。歐陽修曾經稱讚他文章風格像王沂公,考中進士授予外任做滿一屆之後,不願參加館職考試,這點與王安石一樣,對榮譽和利益看得都很淡泊。王安石很欣賞他,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吧。他在擔任流內銓判官時,因為考核匯總官員的名聲、政績而聞名。遼國用二十萬大軍威脅代州邊境,要求割去代州土地,朝廷派出的使節都不敢去,許將慷慨請求派他去。當面使得遼國的使節蕭禧折服,完成了他的使命安全返回。他在酒席宴前,杯酒之間,用外交談判的手段使敵人折服的功勞,不在富弼之下啊。他做尚書兵部判官,整理保甲法,成績卓著。他知鄆州,老百姓沒有犯法的,父老鄉親感歎說:「自從王沂公後五十六年,才見到監獄空了。他做兵部侍郎,逐條講述軍事策略非常全面,等到用兵西夏的時候,神宗讓宦官問他兵馬的數量,他馬上寫好呈遞上去。第二天再問那些大臣,沒有人說得上來。到了紹聖(公元1094—1098年)初年,有人提議要挖司馬光的墓,他又進諫制止了這件事。由此看來,許將這個人,才幹、謀略、品德、度量都是非常優秀的,王安石在執政的時候特意提拔他,不是沒有原因的。而《宋史》在他的傳後面評論他的時候,只說他努力制止發掘司馬光墓這件事是可取的,其他的事一概不提,這樣隨意地表現自己的好惡公正嗎?

  鄧潤甫

  (公元1027—1094年)由於王安石的推薦被任命為編修中書戶房事,不久又被提升諫院知制誥,多次升遷後做了禦史中丞。他在成為進士後,曾被舉薦為賢良方正的人,召他參加考試,他沒有參加。王安石喜歡他的淡泊名利。元豐末年(公元1078—1085年),神宗派遣李憲征西夏,鄧潤甫極力諫阻,不久就被蔡確陷害了,丟了職位,被貶知撫州。這個人也是個很耿直的人。《宋史》談論他的時候說:「鄧潤甫最早稱讚提出繼承熙甯、元豐變法遺產的主張,雖然還有其他長處,也就沒有什麼可觀之處了。啊,這又是和韓絳、元絳、陳繹各傳的筆法相同啊,一旦和奉行新法沾邊,有了再多的優點也裝作看不見,王安石任用的人怎麼能不都是小人呢?

  王子韶

  王子韶也是一個善於鑽營奔走,追逐名利的人,王安石最初用他為制置條例司屬官,後來提拔他做了監察禦史裡行,很快就被罷官,知上元縣,也許王安石自己意識到用錯人了?

  吳居厚

  (公元1039—1114年)吳居厚雖然不是王安石舉薦使用的,但王安石記錄了他的功勞並提拔了他。開始時做武安節度推官,推行新法特別用力,統計閒置的土地,均給梅山的瑤民進行耕種,取得了一定成績,升為大理寺丞,補司農屬,後來出任河北常平倉提舉。以新法為典範,增訂補充調整《役法》五十一條,史書上說他工于心計,精心籌劃,查考審核,征得賦銀盈餘數百萬。又說他鼓勵萊蕪、利國兩個地方的官員自鑄大錢,每年可獲得十萬緡(一緡為一千文錢)的收入。元祐(公元1086—1094年)時,治他的罪。紹聖(公元1094—1098年)期間,為江淮發運使,疏通支家河,以利漕運,楚、海之間的人都靠它來獲得好處。崇寧(公元1102—1106年)期間,他被任命為宰相。史書上說他在位的時間長,沒有非常明顯的毛病,但善於聚斂財富,被看作最大的污點。如今以《宋史》本傳指責他的罪狀來看,他核實閒置的土地均給瑤民,非常符合招撫的政策。冶煉鑄錢,使得一個國家的金融貨幣更充實,國家與百姓都得到它的實惠。如果說到他疏通河道,以利漕運,這是史家也肯定的。這些都不能說他搜刮民財。只有每年征得賦銀盈餘數百萬,果然是用損害百姓的辦法來使得國家獲利嗎?也許是他辦理得法,自然取得的效果?今天已經很難臆斷了,為功為罪大概也沒有定論,然而,史家特別討厭他,卻仍然說他沒有明顯的毛病,可見這個人是很能知道自尊自愛的,既然能夠知道自愛,而理財的能力又如此厲害,那麼,王安石把他從一個小官吏提拔上來,也不能說是做錯了。

  張商英

  (公元1042—1122年)唐坰說,張商英是王安石的鷹犬,而近代的大儒顏習齋也說張商英善於理財,可以和薛向相比,不知顏習齋依據的是什麼書。《宋史》本傳記載,張商英曾當面說服了章惇,章惇對他非常敬重,回來就把他推薦給了王安石。因此得以被召見,提拔他做了監察禦史,但很快又被貶出朝廷,直到熙寧末年也沒有被委以重任。他是否被王安石特別倚重,已經很難考察。哲宗親政以後,張商英上疏嚴厲彈劾元祐時的那些大臣,所以,當時的所謂士人君子,特別討厭他。宋徽宗崇甯初年(公元1102—1106年),蔡京做了宰相,張商英又上疏彈劾蔡京,說他身為輔佐皇帝的宰相,卻一門心思地巴結逢迎皇帝。蔡京因此懷恨在心,把他編入元祐黨人籍。大觀四年(公元1110年),代替蔡京做了宰相,他說,蔡京雖然主張「紹述」,即恢復熙甯、元豐時的新政,但他的目的卻是要挾持皇帝,禁錮士大夫。於是大力改革弊端,蔡京曾鑄造一種大錢,一枚可以當十枚用,可大錢的實際重量還不到三枚小錢,張商英對此進行了改革,規定一枚大錢只能當三枚小錢,穩定了貨幣;他還恢復了轉般倉,禁止運送漕糧的漕船直接抵達京城,推行貨幣交換的辦法促進商品的流通,免除對老百姓的橫徵暴斂,來解放民間的生產力。他還勸宋徽宗不要太奢侈,要崇尚節儉,不要大興土木,不要心存僥倖,要有一點危機意識,宋徽宗頗有些懼怕他。而且,張商英也不辱沒王安石對他的知遇之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